-
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致病性耶尔森菌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了解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分布及流行现状.方法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5个县,采集鼠盲肠及犬肛门拭子标本,通过冷增菌后提取增菌液DNA并对foxA、ail、inv、caf1等特异基因进行PCR检测,基因阳性可疑标本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后进行菌落PCR鉴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集标本1 631份,其中鼠盲肠段标本985份、犬肛门拭子标本646份.自鼠肠道中共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4株,分离率为2.44%(24/985),自犬肛门拭子中共分离到14株,分离率为2.17%(14/64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分离率为2.33%(38/1 631),且3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自昭通永善县犬肛门拭子中分离到唯一 1株假结核耶尔森菌,分离率为0.15%(1/646);未分离到鼠疫耶尔森菌.结论 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鼠和家犬中携带非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云南省首次自鼠疫指示动物犬中分离到假结核耶尔森菌,未发现鼠疫耶尔森菌的相关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水鸟保护的长江流域湿地优先保护格局模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长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气候、地貌分异的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其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同时考虑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物种保目标,依托Marxan系统保护规划工具,确定了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先保护格局.该格局能以最小的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代价最大程度的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对比现有湿地保护格局,最终确定了游离于现有保护体系外的湿地保护空缺.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源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无需新建保护区;金沙江流域湿地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现有保护区周围,可以适当扩充保护区外围或调整边界;嘉陵江流域和长江上游干流流域的保护空缺严重,大面积集中在重庆西北部,乌江流域的贵州省习水县北部湖泊湿地存在保护空缺,这些区域建议适当新建保护区或者保护小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与安徽境内的沿江湖泊湿地,建议建立湿地公园及合理进行河流岸坡修复.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体系调整、保护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从宏观层面上为长江流域湿地统筹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30 mm,体质量441.0 g,年龄4龄;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52 mm,体质量396.6 g,年龄3龄;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和全长分别为雌性4.32龄406 mm,雄性4.44龄412 mm;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37﹕1,繁殖群体中雌性年龄为4—7龄,雄性年龄为3—7龄;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以6龄个体最高,分别为10.55%和3.45%;平均卵径为0.16 cm,卵径分布呈双峰型.定点和流动亲鱼收集的雌性性成熟个体的结果表明:圆口铜鱼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4055—137900粒/尾,平均值为22817粒/尾;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73粒/g,平均值为20粒/g,75.68%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在10000—30000粒/尾之间,70.27%个体的相对繁殖力在15—20粒/g之间;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随着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指数分布函数正相关,而与相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圆口铜鱼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凤尾蕨科三种濒危植物:种群现状与保护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5
凤尾蕨科是中国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排名第四的大科,其中涵盖地生、岩生、水生等多种生态类型的18个濒危物种.考察具有不同生态类型和适应性的濒危物种的种群现状、比较生态适应特征,并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格局,可以为凤尾蕨科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实地考察了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nboiddes)、中国蕨(Aleuritopteris grevilleoides)和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3 种濒危凤尾蕨科植物在中国大陆的野生种群的地理分布与规模;分析了影响其生存的关键气候因子;并通过MaxEnt模型模拟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仅分布于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忠县至万州的狭长区域,对温度变化范围较敏感,野外种群规模仅有500余株,人为干扰严重,亟待保护;中国蕨适应冬季温暖、年降水量较少的环境,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北部楚雄州大姚县与昆明市禄劝县等地,模型模拟发现同为金沙江流域的元谋县、永仁县、永胜县等地是中国蕨的高度适生区,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野生居群;粗梗水蕨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湿地以及山东微山湖芦苇荡,种群规模相对较大.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对这3种凤尾蕨科植物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