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劳动者接触水平。方法:于2018年9月,对6家输电工程和3家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典型工艺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变电工程破碎工接触矽尘、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分别为2.72、14.03 mg/m 3,输电工程木工及变电工程破碎工、钢筋工、木工、架子工和筑路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结果分别为87.9、92.5、87.1、92.5、93.0、90.2 dB(A),输电工程瓦工及变电工程的瓦工、普工3、筑路工1、筑路工2接触手传振动的4 h时间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分别为5.36、5.21、5.28、10.71、5.22 m/s 2,输电工程和变电工程电焊工肢体电焊弧光有效辐照度分别为401.19、319.68 μW/cm 2,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各岗位化学性有害因素、高温及热辐射接触水平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多个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超标情况,应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针对性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阴囊至臀部高温钢筋贯通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3年11月1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例23岁经外院转入的阴囊至臀部高温钢筋贯通伤男性患者。入院后及早行会阴、右大腿、右臀部扩创缝合引流术,术中以1根吸痰管作为扩创引导标识以保证扩创方向及范围的准确性,切口予以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充分引流。术后第20天(入院后第25天),未愈合创面移植右大腿刃厚皮,加强术区引流及换药。伤后53 d,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后出院。本病例提示,早期清创后行VSD是治疗高温钢筋贯通伤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伤性下直肌麻痹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1,男,58岁,因"左眼外伤后双眼复视8个月"于2022年4月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患者8个月前被钢筋戳伤左眼下睑,伤后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左眼眶周软组织损伤并积气,于外院行左眼结膜裂伤及下睑皮肤裂伤缝合;伤后数天开始出现双眼复视,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本院眼科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5,左眼0.6;最佳矫正视力(BCVA)右眼0.8(+1.75 DS/-0.75 DC×100°),左眼0.8(+2.00 DS/-0.50 DC×113°);眼前节检查:右眼晶状体皮质及后囊下混浊,余未见异常;左眼下睑轻度瘢痕性退缩,颞下方球结膜斜形瘢痕长约6 mm,晶状体皮质不均匀混浊;眼底检查:右眼底朦胧;左眼底未见异常。主视眼为左眼。角膜映光法示左眼上斜视(Left hypertropia,LHT)。交替遮盖示右眼由下到中、左眼由上到中。斜视度检查:右眼注视:6 m原在位LHT10 △、左上注视位LHT6 △、左下注视位-4 △LHT35 △,33 cm原在位LHT6 △;左眼注视:6 m原在位LHT18 △、左上注视位LHT10 △、左下注视位-14 △LHT40 △,33 cm原在位LHT10 △。双眼运动:右眼内下转亢进+3,左眼外下转不足-3,余方向基本协调(图1)。单眼运动:右眼正常;左眼外下转不足-2,余方向到位。Titmus近立体视400″。代偿头位:下颌内收10°,面左转、视线向右10°。复视像检查:垂直复视、左下方物像分离最大、周边物像属左眼。复查眼眶CT未见眼外肌异常改变。诊断:左眼外伤性下直肌不全麻痹,双眼白内障。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左眼斜视矫正术,术中被动牵拉试验(Forced duction test,FDT)示双眼均无限制;主动收缩试验(Force generation test,FGT)示左眼下直肌中等肌力、余肌力正常;探查见下直肌止端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肌腹无粘连。最终术式:左眼下直肌缩短5 mm、上直肌颞侧肌腱切开6 mm、外直肌肌腹向下转位术 [1]。术后早期左眼颞上、颞下运动均轻度落后于右眼,复视和代偿头位消失。术后10个月斜视度检查:左下方注视位LHT4 △,余方位双眼均正位。双眼各方向运动协调(图2)。Titmus近立体视20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物完全贯通致左房-室间隔心大静脉及左肺穿透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脏穿透伤属于严重的胸部损伤,院内少见且病死率极高,其中复杂性心脏穿透伤合并肺穿透伤更为少见,及时转运、快速准确诊断、尽早手术及多学科团队配合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笔者结合我院2018年7月成功救治的1例钢筋完全贯通致左房-室间隔心大静脉及左肺穿透伤患者,探讨此类损伤的诊疗要点,供临床医师借鉴以提高该损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法医学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1案例1.1病案摘要张某某,男,56岁.2021年1月23日在工地施工时,钢筋断裂,致使腹部受伤.入院查体示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上腹部显著,反跳痛阳性等.CT检查考虑右中下腹小肠及肠系膜损伤,腹盆腔积血/积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积血约500 ml,远端小肠系膜部分撕裂,小肠血供受损,距损伤处小肠周围10 cm系膜结扎离断,切断部分小肠.术后病理诊断示小肠粘膜慢性炎伴血管扩张、充血.2021年1月25日患者出现言语错乱、精神异常,请神经内科会诊,查头颅CT片示左侧颞枕叶大片脑梗塞.予对症治疗.出院诊断为腹部损伤,肠系膜裂伤,肠系膜出血,脑梗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穿戴式能耗仪调查铁路隧道施工典型工种体力劳动强度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基于ActiGraph GT3X+设备对铁路隧道施工典型工种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科学监管铁路隧道施工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7-8月,从铁路隧道施工现场典型工种招募24名工人(电焊工3人,立架工7人,防水工4人,钢筋工10人)参加本研究.利用佩戴在优势侧手腕的人体能量消耗仪连续记录其全天24 h的身体活动3~5 d.基于加速度计提供的每分活动计数、能量消耗、代谢当量等估算各工种的劳动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结果 23名工人完成了调查.防水工、钢筋工、电焊工和立架工单位小时内的活动计数指标,除最大活动计数之外,活动计数的总和、平均值和每分活动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防水工的活动计数值最大(P<0.05).4个工种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分别为(1 303.0±78.5)、(760.8± 24.5)、(554.8±91.4)和(521.9±30.4)kcals(1 kcal=4.184 kJ),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2,P=0.006);代谢当量分别为(2.89±0.22)、(2.57±0.39)、(1.81±0.07)和(1.70±0.27)METs,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P=0.002).结论 不同隧道施工典型工种的劳动强度不同,防水工的体力劳动强度相当于Ⅲ级(重强度),钢筋工、电焊工和立架工属Ⅱ级(中等强度).隧道施工管理方应重视不同工种之间体力劳动强度的差异,合理制定劳动限额和分配人力资源,保护工人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耳部钢筋复杂穿刺伤救治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复杂耳部利器伤的急症处理及后续并发症防治.方法 追踪1 例耳部利器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结果 患者听力部分改善,面瘫情况较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耳周围有诸多重要血管及神经穿行,严重耳部利器伤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更有甚者危及生命.利器导致的外耳道损伤无可避免,同时合并的多发性损伤大大加剧了手术难度、术后相关护理难度及术后并发症防治处理难度.论文对此病例进行讨论,结合患者情况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厚皮指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双手关节梭形肿胀、皮肤增厚7年,于2015年5月18日来我院就诊.7年前患者发现右手中指关节肿胀,呈梭形.伴局部皮肤增厚,皮色及皮温正常,无发热、关节痛、晨僵等症状,逐渐发展至其他手指,偶有麻木感,各关节无疼痛及晨僵,局部皮肤无瘙痒及疼痛等,双手活动未受明显影响.患者从事钢筋工作10余年,反复用手绕钢筋.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严重钢筋盲管伤救治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钢筋经下肢、臀腰背部长距离盲管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此类多发伤具有伤情重、病情发展迅速、诊断困难等特点[1].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迅速对伤情进行评估,缩短入院至手术时间[2].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针对多发伤的“早期综合一体化救治体系”,不仅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接受确定性手术的等待时间,更是大大降低了严重多发伤的病死率[3].我院于2016年6月收治1例严重钢筋盲管伤患者,在急诊科成功救治.笔者旨在探讨长距离躯干穿透伤救治经验和教训,以及“早期综合一体化救治体系”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某LNG储罐建设项目施工期职业病危害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广西某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建设项目施工期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工人接触情况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等,描述该项目在建设施工期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并提出合理和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自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收集该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原辅材料、主要机械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确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工人接触情况,对其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该项目施工期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各工种接触粉尘的个体检测结果中,钢筋工(电焊)电焊烟尘检测结果(2.4mg/m3)、钢筋工(切割)、打磨工砂轮磨尘检测结果(1.6、0.6mg/m3)、钻机司机、打桩机司机土尘检测结果(0.7、0.9mg/m3)、木工木粉尘检测结果(1.4mg/m3)、混凝土工(凿毛、打磨)水泥粉尘(总尘)检测结果和水泥粉尘(呼尘)检测结果(0.8~2.5、0.4~1.0mg/m3)、电焊工电焊烟尘检测结果(0.7~3.9mg/m3)、珍珠岩工矽尘(总尘)和矽尘(呼尘)检测结果(0.3、0.1mg/m3)及保温工玻璃棉粉尘检测结果(0.5~1.7mg/m3)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油漆工所接触的有毒物质个体检测结果中,二甲苯(<0.05~3.5mg/m3)、乙苯(<0.03mg/m3)、丁醇(<0.3mg/m3)和乙酸乙酯(<0.7mg/m3)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打桩机司机、钢筋工(切割)和打磨工的个体噪声测量结果[88.4、85.6~86.4和87.7 dB(A)]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X射线测量结果(0.05~0.47μSv/h3)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 LNG储罐项目施工期长,工程内容多,施工环境复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接触人数多,噪声超标情况突出.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综合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