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碘通过内质网应激和P38MAPK信号通路诱导甲状腺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高碘诱导甲状腺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ori 3-1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40 mmol·L-1碘化钾)、4-苯基丁酸(4-PBA)组[40 mmol·L-1 碘化钾和 2 mmol·L-1 4-PBA]、SB203580 组(40 mmol·L-1碘化钾和10 μmol·L-1 SB203580).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P38/P38的表达水平;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增殖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4-PBA组和SB203580组 GRP78 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 0.15±0.03、0.61±0.07、0.27±0.03 和0.37±0.04;p-P38/P38 比值分别为 0.12±0.03、0.53±0.04、0.35±0.04 和0.25±0.0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53.71±6.16)%、(80.24±8.17)%和(71.29±7.36)%;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71.36±25.18)、(96.09±10.79)、(183.24±15.36)和(141.24±16.18)个;凋亡率分别为(1.04±0.21)%、(9.27±1.67)%、(3.18±1.52)%和(3.82±1.09)%;IL-6水平分别为(0.71±0.08)、(9.17±0.87)、(3.26±0.29)和(4.71±0.41)nmol·L-1.上述指标,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PBA组、SB203580组和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碘可抑制Nthy-ori 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高碘激活内质网应激和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NRSF参与调控癫痫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REST/NRSF)参与调控癫痫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癫痫患者病灶组织和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癫痫小鼠海马脑区REST/NRSF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病毒注射,脑电图记录和行为学方法检测在海马CA1区分别敲低或过表达REST/NRSF后对小鼠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病灶REST/NRSF表达水平相对于脑外伤患者脑组织明显升高;KA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REST/NRSF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Kv7.2、Kv7.3钾通道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脑内注射NMDA兴奋海马脑区小鼠REST/NRSF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海马CA1区敲低REST/NRSF明显升高Kv7.2、Kv7.3钾通道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小鼠脑电图棘波、尖波发放频率以及癫痫发作等级;海马CA1区过表达REST/NRSF明显降低Kv7.2、Kv7.3钾通道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小鼠棘波、尖波发放频率,癫痫症状明显加重.结论 小鼠海马脑区REST/NRSF通过转录调控Kv7.2、Kv7.3钾通道参与癫痫疾病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伴有异位ACTH综合征的非典型胸腺类癌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43岁.半月前出现四肢及颌面部水肿,全身无力,皮肤变黑,血压升高(157/88 mmHg).入院后发现严重的低钾血症(2. 39 mmol/L)以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227. 00 pg/ml).采用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监测一天中的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发现COR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鞍区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cTnI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肌钙蛋白Ⅰ(cTnI)对重症肺炎(SP)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弘慈医院收治的65例SP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作为合并心肌损伤组、41例单纯SP患者作为单纯SP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P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LVEF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LVEDD、LVESD、cTnI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及两者联合预测SP患者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55(0.704~0.807)、0.859(0.808~0.911)、0.904(0.853~0.956).合并心肌损伤组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低钾血症占比、发病至入院时间≥1周占比大于单纯SP组,CRP、WBC、PCT、CK-MB水平高于单纯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OR=2.085,95%CI:1.429~3.044)、PCT水平升高(OR=2.385,95%CI:1.598~3.578)、LVEF水平降低(OR=0.367,95%CI:0.238~0.566)、cTnI水平升高(OR=3.377,95%CI:2.135~5.342)是SP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Hcy、hs-CRP表达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接受透析治疗且发生心律失常的60例CRF患者病历资料作为发生组,同期纳入接受透析治疗且未发生心律失常的60例CRF患者病历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收集发生组和未发生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Hcy、hs-CRP等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Hcy、hs-CRP与CRF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发生组的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与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呈正相关(r>0,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F透析患者血清Hcy、hs-CRP及血钾水平高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Hey、hs-CRP水平与CRF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关系,且二者水平升高可增加患者心律失常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术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与KCC2/NKCC1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大鼠术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与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1(NKCC1)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16~18月龄,体重440~540 g,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建立MCI模型。取MCI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P组)。S组、P组、SP组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方法:SP组吸入1.7%七氟烷复合静脉输注丙泊酚20 mg·kg -1·h -1 3 h,S组吸入3%七氟烷3 h,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0 mg·kg -1·h -1 3 h。术后14 d行新异物体实验,计算新异物体识别指数。术后19 d行在体电生理实验,测定长时程增强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幅值,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KCC2和NKCC1的表达水平,计算KCC2/NKCC1比值。术后30 d行Golgi-Cox染色,计算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 结果:与Sham组比较,S组和P组新异物体识别指数、海马KCC2/NKCC1比值、CA1区突触棘密度和fEPSP幅值降低( P<0.05),SP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S组或P组比较,SP组新异物体识别指数、海马KCC2/NKCC1比值、CA1区突触棘密度和fEPSP幅值升高( P<0.05)。 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不加重MCI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维持海马KCC2/NKCC1平衡,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例受者在慢性肾脏病期均无明显表现,而在肾移植后出现高血压伴持续性低钾血症,一般降压药物无疗效,口服补钾治疗效果欠佳。排除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后对受者进行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检查。2例受者的血浆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大幅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受到抑制,腹部CT检查显示肾上腺单侧腺瘤。2例受者均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钾恢复正常,血压控制明显改善。结论:(1)肾移植术后高血压伴持续性低钾血症应考虑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2)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肾移植后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串联质谱法检测24 h尿醛固酮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醛固酮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性能评价。选取2019年1月到10月间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患者413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3例。测定立位2 h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及肾素浓度(DRC),留取24 h尿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尿醛固酮。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尿醛固酮及尿醛固酮与肾素浓度比值(UADRR)在筛查PA中的价值,并与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DRR)筛查PA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考察尿钠大于200 mmol/24 h、老年患者或低血钾患者中尿醛固酮在筛查PA中的应用价值。结果:LC-MS/MS检测尿醛固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95 %CI 0.679~0.767),最佳切点为7.13 μg/24 h,低于ADRR的ROC曲线下面积(0.958, 95 %CI 0.934~0.975)。UADR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95 %CI 0.920~0.966),最佳切点为1.11(μg/24 h)/(μIU/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89.0%,与ADRR无统计学差异。当24 h尿钠含量大于200 mmol时,尿醛固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 %CI 0.730~0.910),最佳切点值为9.31 μg/24 h,该切点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和68.7%。对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尿醛固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95 %CI 0.770~0.925),最佳切点值为6.91 μg/24 h,该切点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1.3%。当入院血钾水平小于3.50 mmol/L时,尿醛固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 %CI 0.684~0.917),最佳切点值为10.63 μg/24 h,该切点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6.7%。 结论:LC-MS/MS检测尿醛固酮可为临床筛查PA提供参考,且在24 h尿钠大于200 mmol、老年患者或低血钾患者中筛查性能更优,若联合肾素浓度检测可提供与ADRR相当的筛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中肠扭转致肠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肠扭转致肠坏死的病例特点及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并经手术确诊的新生儿中肠扭转病例资料,发生肠坏死的病例为肠坏死组,并从无肠坏死患儿中随机抽取约4倍于肠坏死组病例数的患儿为无肠坏死组,比较两组个人史、发病日龄、首发症状、入院2 h内生命体征、出现症状到手术时间、临床结局、入院2 h内实验室指标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中肠扭转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有效预警指标。结果:(1)231例中肠扭转患儿中,手术时已出现肠坏死21例,占9.1%(21/231),无肠坏死组共纳入87例。(2)肠坏死组入院2 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糖及血钾水平均高于无肠坏死组( P<0.05)。入院日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钠、pH及BE水平均低于无肠坏死组( 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2 h内心率增快、平均动脉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钠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降低、低pH为中肠扭转致肠坏死的相关因素。(4)C反应蛋白单独预测中肠扭转发生肠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最佳切点值为9.88 mg/L,敏感度76.2%,特异度94.3%。血清白蛋白单独预测中肠扭转并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最佳切点值为36.65 g/L,敏感度70.1%,特异度94.3%。 结论:心率、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增高及血钠、血清白蛋白、pH降低对判断新生儿中肠扭转是否发生肠坏死有一定帮助,其中C反应蛋白>9.88 mg/L和血清白蛋白<36.65 g/L为较好的预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