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门脉高压临床研究与多学科团队处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规范化处理是完成2030年消灭乙肝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处理门脉高压相关临床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无创门脉压力预测模型的建立是临床的迫切需求,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需要真实世界临床证据,处理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指南亟需来自中国人群的数据验证。设计合理的高质量门脉高压临床研究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可信证据,促进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相关诊治决策的精准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脾弹性硬度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获得的肝脾弹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55±12)岁,回顾性分析2D-SWE技术获得的肝(L-SWE)脾(S-SWE)弹性值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相关性,并与常见血清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HVPG测值,58例患者中HVPG≥10 mmHg(1 mmHg=0.133 kPa)者47例,为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SPH),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增高;HVPG≥12 mmHg者34例,为严重门脉高压(SPH),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概率增加。相关分析显示L-SWE与HVPG值呈中等程度正相关( r=0.42, P<0.01),S-SWE为高度正相关( r=0.68, P<0.01)。血清学模型为低度正相关( r=0.36及 r=0.28,均 P<0.01)。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C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8、0.89,当L-SWE>12.86 kPa或S-SWE>35.73 kPa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风险性增高。L-SWE、S-SWE及二者联合预测S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81、0.77,且S-SWE特异度最高,当S-SWE>41.5 kPa时,曲张静脉出血风险大。 结论:2D-SWE技术获得的L-SWE及S-SWE可协助诊断CSPH及SPH,进行危险分级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肝外型门脉高压行急诊Rex手术1例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门静脉高压并发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儿童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现报道一例既往外院行Rex手术治疗后发生搭桥血管栓塞,反复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而急诊手术止血后再次成功施行Rex术治疗的案例。探讨出血情况下的治疗方式、急诊情况下Rex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其指征、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术后管理措施,总结临床诊治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静脉高压内镜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内镜治疗作为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控制出血与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诊疗不断地走向个体化、精准、全程管理模式。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可以准确判断门脉高压病因与临床特点,重视门脉高压的病因诊断与处理可以更有效控制静脉曲张的进展。静脉曲张分型复杂,依据内镜、增强 CT门脉重建、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等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分层分级评估选择方案,结合改良组织胶治疗技术精准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关注门脉高压其他并发症与患者合并疾病,联合多学科诊疗管理,及时综合处理,是改善门脉高压患者内镜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udd-Chiari综合征中文命名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Budd-Chia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和/或肝静脉开口上方之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肝脏淤血引起的门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我国大量病例以肝静脉开口处和肝静脉开口上方之下腔静脉隔膜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与西方国家以肝静脉血栓形成为主病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隔膜形成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国内对Budd-Chiari 综合征的翻译是基于字母发音被译成6个不同的中文名称,在综合征大全中有11个异名,一个疾病存在多个译名不利于学术交流、病历管理和医疗保险支付,为了统一和规范本病的中文名称,经多学科专家讨论建议使用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Budd-Chiari综合征的中文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发性肠系膜下动静脉瘘致大量腹水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肠系膜下动静脉瘘(IMAVF)是指肠系膜下动脉与肠系膜下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短期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CT检查提示肠系膜下动脉远端与肠系膜下静脉之间存在动静脉瘘,经介入栓塞局部动静脉瘘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门静脉高压病因转变与功能状态调整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发生了许多变化。除了需关注病毒性、酒精性肝病,肥胖、高脂与糖尿病人群外,各种药物尤其是铂类药物化疗后、骨髓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等都需要列入高危筛查人群。病因的改变带来复杂的病理生理学状态,我们需要通过全面评估,了解既往病史,完善门脉血管CT、肝脏弹性成像、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为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镜治疗疗效,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多组学等新理念,获得更准确的门静脉压力与临床特征预测,细化风险分层,为临床的诊疗做出更精准的个体化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可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肝脏疾病中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对有关PHG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一例以咳嗽、腹泻、下肢水肿起病的中年男性,病情进展迅速,在一年内即出现了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脾大、门脉高压、全身多发骨质病变,辗转多家医院行多次病理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最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骨髓穿刺、分子遗传学以及组织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罕见的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经过干扰素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炎症指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新型炎症指数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因肝硬化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行门脉血管CT检查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明确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门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门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122例患者,根据门脉血管CT结果分为血栓组20例,无血栓组102例。血栓组患者MLR和PLR显著高于无血栓组患者( P=0.038 7, P=0.040 7)。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LR、SII、白蛋白、ALT、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通过logistics回归模型构建门脉血栓诊断模型,发现MLR联合D-二聚体和腹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灵敏度为0.850,特异度为0.431。 结论:新型炎症指数(包括MLR和PLR)在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肝硬化患者中显著升高,MLR联合D-二聚体、腹水可以预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