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源性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会阴部体表亚单位分区指导阴囊及阴茎Paget病扩大切除术后创面皮瓣修复七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根据男性会阴部体表亚单位分区指导阴囊及阴茎Paget病扩大切除术后创面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对7例术前经病理检查证实的Ray A期男性会阴部Paget病患者,术中依据快速冰冻切片结果扩大切除,切缘距病灶边缘皮肤2.0 cm,切除后软组织缺损面积为9.0 cm×6.5 cm~15.0 cm×12.0 cm。根据男性会阴部体表亚单位分区,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2例,闭孔动脉前支穿支推进皮瓣修复2例,腹壁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阴部外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均定期随访。结果:7例切口均I期愈合,皮瓣顺利成活,局部形态良好。术后随访5~20个月,局部皮损均无复发,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会阴部毛发生长旺盛,排尿与性功能满意。结论:男性会阴部体表亚单位分区指导阴囊及阴茎Paget病扩大切除术后的创面修复,可以有效的覆盖创面缺损,并最大程度的恢复会阴部外观与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阴茎增粗术后大面积皮肤坏死的修复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补片阴茎增粗术后一个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阴茎背部皮肤大面积坏死,由于阴茎皮肤较薄且具有良好的弹性、柔韧性和延展性,修复手术往往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ADM补片的植入又增加了修复的难度。2014年3月至2019年8月我们收治了13例ADM补片阴茎增粗术后阴茎背部皮肤大面积坏死的患者,经清创及换药后,7例采用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6例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阴茎功能未受影响,对治疗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失患者、5例先天性阴道缺如患者及6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再造所需皮瓣或病变组织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7 cm ×5 cm~25 cm×9 cm.术前行腹部CT血管造影,将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根据创面大小、形状构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观察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以及腹壁下浅静脉数量、走行及位置.以脐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左右两侧的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观察其走行情况及分型.术前根据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设计皮瓣,并标记腹壁下动脉穿支等.游离移植双侧横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应用单侧纵行带蒂修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阴道再造及阴茎、阴囊Paget病创面修复,并将皮瓣手术中观察到的情况与三维模型进行比较.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 ×6 cm ~25 cm×10 cm. 结果 共建立17个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其中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6个、单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模型1 1个.模型中共观察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2支,其中右侧(3.2±0.7)支、左侧(3.1±0.8)支;右侧最粗穿支位置为[(-3.2±1.4)cm,(-1.0±0.7)cm],左侧最粗穿支位置为[(4.0±1.2)cm,(-1.2±1.1)cm].最粗腹壁下动脉穿支在腹直肌中走行直接型14支、迂曲型9支.模型中观察到腹壁浅静脉23支.术中观察到腹壁下动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的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共探查到可靠腹壁下动脉穿支70支,另有2支由于解剖过程中出血影响而无法辨认,其走行均与三维模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本组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患者中,除1例患者会阴部部分切口延迟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1年,所有皮瓣均存活,外形及质地良好. 结论 基于CT血管造影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三维模型制作相对简单,该模型提供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及腹壁浅静脉数量、位置及走行等信息,可有效指导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及术中切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会阴部亚单位缺损修复重建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会阴部亚单位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五病区收治的21例会阴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68岁,平均26.4岁.受伤原因包括烧伤11例,外伤2例,Paget病2例,Brown病2例,会阴部鳞癌3例,血管瘤1例.根据会阴部解剖结构,分为4个亚单位:1个前区(阴阜或耻骨联合)、2个中区(阴唇或阴囊)和1个后区(肛周).会阴部病变切除后遗留创面23 cm×11 cm~5 cm×3 cm,根据会阴分区和组织缺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1例患者中采用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9例,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3例,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和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联合修复2例,阴部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2例,皮瓣切取范围25 cm×12cm~6cm×3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9年,平均13个月,供、受区外观良好,瘢痕隐蔽,患者满意.结论 根据会阴部亚单位分区原则合理选择皮瓣对会阴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可更好地恢复其功能和外观,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带阴毛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特征,为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例,男18例、女12例),采用乳胶灌注、显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重点观测:①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与分布;②阴阜区穿支间的吻合情况.结果 阴阜区皮肤血供主要由阴部外浅动脉供养,该动脉自股动脉发出后行向内上,在大隐静脉末段内、外侧分出上、下两支.上支向内上跨过腹股沟韧带进入阴阜部,并在前正中线附近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走行过程中发皮支供养阴阜部阴毛覆盖区大部皮肤.下支近水平行向内侧进入耻骨前区,沿途分支营养股内侧部上份、耻骨前区及阴囊(唇).上、下支起始外径分别为(1.2±0.2)mm和(1.1±0.3)mm.结论 阴阜区皮肤血供丰富,可以阴部外浅动脉穿支为蒂设计带阴毛阴阜区皮瓣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