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下裂多次手术后阴茎皮肤缺损模式化修复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手术中包皮缺损模式化修复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9例尿道下裂手术失败患儿的病例资料。年龄(6.9±3.2)岁。根据尿道修复后的阴茎、阴囊皮肤条件选择阴茎皮肤整形方法,其中20例采用单纯包皮多个减张小切口完成阴茎皮瓣整形,22例伴有阴茎、阴囊转位者采用阴茎侧边阴囊皮瓣完成阴茎腹侧覆盖,12例采用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覆盖尿道腹侧,5例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覆盖阴茎。结果:减张小切口术后1周创面完全愈合,未见明显瘢痕形成。采用阴茎侧边阴囊皮瓣完成阴茎腹侧覆盖者,未见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采用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覆盖尿道腹侧者,皮瓣均存活,无阴囊血肿。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覆盖阴茎缺损者,皮瓣均存活,未发生取材部位的创面感染、腹部疝等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均无尿道瘘和尿道憩室,阴囊中缝带蒂皮瓣组和阴茎侧边阴囊皮瓣组各1例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治愈。单纯小切口组和阴茎侧边阴囊皮肤组各1例出现阴茎头开裂,采用Mathieu方式二次修复后治愈。结论:对尿道下裂手术中包皮缺损情况采用模式化修复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可重复性好。减张小切口可用于所有类型的皮瓣减张,阴茎侧边阴囊皮瓣适用于伴有阴茎阴囊转位情况,阴囊中缝带蒂皮瓣和腹壁下浅动脉穿支皮瓣适用于缺损面积较大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源性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阴茎增粗术后大面积皮肤坏死的修复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补片阴茎增粗术后一个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阴茎背部皮肤大面积坏死,由于阴茎皮肤较薄且具有良好的弹性、柔韧性和延展性,修复手术往往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ADM补片的植入又增加了修复的难度。2014年3月至2019年8月我们收治了13例ADM补片阴茎增粗术后阴茎背部皮肤大面积坏死的患者,经清创及换药后,7例采用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6例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阴茎功能未受影响,对治疗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纽扣法"带蒂岛状包皮背侧皮瓣转移术在儿童重型隐匿阴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纽扣法"带蒂岛状包皮背侧皮瓣转移术在儿童重型隐匿阴茎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行"纽扣法"带蒂岛状包皮背侧皮瓣转移术治疗的重型隐匿阴茎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患儿平均年龄为7岁1个月,年龄范围为3~16岁;本研究患儿的纳入标准为重型隐匿阴茎,阴茎完全隐匿于皮下,可见锥状皮丘内无阴茎显露,腹壁皮肤平面仅能扪及包皮套,年龄范围要求为3~16岁,手术方式为"纽扣法"带蒂岛状包皮背侧皮瓣转移术。分析患儿术后出血、感染、阴茎回缩等并发症情况,采用Boemers标准进行术后评价,评估该手术方式在重型隐匿阴茎患儿的应用情况。结果:4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Boemers标准评价均为良好,家长对阴茎外观满意,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包皮转移皮瓣无坏死感染。术后有8例患儿出现转移皮瓣的明显水肿,6~8周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个月阴茎体均无回缩,无包皮赘生及瘢痕狭窄,无痛性勃起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纽扣法"带蒂岛状包皮背侧皮瓣转移术是治疗重型隐匿阴茎的理想手术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重型隐匿阴茎皮肤覆盖缺损的问题,具有术后外观美观,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阴囊皮瓣在阴茎阴囊Paget病切除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阴囊皮瓣即刻修复阴茎阴囊Paget病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21例确诊为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年龄42~74岁,所有患者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定阴性边缘,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所有患者均使用阴囊皮瓣或阴囊皮瓣联合其他手术方法修复缺损。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以及对缺损区域修复效果,随访Paget病复发情况。结果:修复时单纯应用阴囊皮瓣10例,阴囊皮瓣联合其他皮瓣7例,阴囊皮瓣联合植皮4例。全部转移的阴囊皮瓣血运良好,除2例植皮小部分坏死及1例皮瓣供区延迟愈合外,其余18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30.6个月。绝大部分患者[20例(95.2%)]对术后阴茎及阴囊外形满意,全部转移皮瓣无水肿表现;4例患者2年内出现局部复发,1例在3年内出现局部复发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率为23.8%(5/21)。因局部复发病损较小,故局部复发病灶扩大切除后,再次成功利用阴囊邻近皮瓣转移修复,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结论:应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阴囊Paget病术后缺损,具有切取面积大、设计切取灵活、皮瓣转移方便、血运可靠、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的特点,并可获得满意的术后阴茎及阴囊外形。对于难以单纯应用阴囊皮瓣修复的病损,可联合其他皮瓣或植皮方法进行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绝大多数的复发病损,仍可再次应用残留的阴囊皮肤形成阴囊皮瓣进行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阴茎根部合并部分阴囊皮肤撕脱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20年7月,完成1例阴茎根部合并部分阴囊皮肤撕脱离断再植。该患者被妻子用剪刀剪切损伤。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阴茎再植术,术后予以抗炎、扩张血管、伤口清创等处理,术后4周拔除膀胱造瘘, 6周拔除尿管。再植阴茎成活,血运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离断阴囊皮肤小部分发生坏死,经过清创缝合处理,伤口愈合良好,阴囊无明显缩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呈系统性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71岁,血尿1周,检查发现膀胱肿物,外院影像学检查示阴茎、双侧睾丸、背部皮肤、膀胱及腰3椎体多发性占位。病理学表现为梭形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细胞轻度异型性或不明显,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肿瘤性坏死,间质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病变细胞呈CD68、CD16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1、ALK(D5F3)、波形蛋白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均见ALK基因分离信号;二代测序检测到KIF5B(NM_004521)-ALK(NM_004304)融合基因。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罕见,本文结合本例特征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单一机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单一机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阴茎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52.0±8.6)岁。6例均为阴茎癌术后,原发灶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2例,中分化4例。术前查体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均提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均无远处转移。6例均接受单一机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取平卧位,头低足高约15°,双腿伸直呈"八"字尽量分开。可视下建立皮下空间,置入套管后将达芬奇机器人床旁机械臂定泊于两腿间,连接机械臂和套管后开始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以外环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为上界,以髂前上棘与其下20 cm处的连线为外界,以耻骨结节及其下15 cm处的股内侧为内界,内界和外界下缘的连线为下界。结果:本组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均同期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均一次成功建立皮下空间并置入套管,术中均无需移动机械臂系统。平均手术时间(105.0±20.5)min,术中出血量均<50 ml。单侧平均清扫淋巴结(15.0±2.5)枚,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2例单枚淋巴结转移,4例无淋巴结转移。平均住院时间(7±3)d。6例均未发生皮肤坏死,其中1例因为局部小面积切口感染,换药1周后愈合;2例出现淋巴瘘,保守治疗后治愈。6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原发灶与腹股沟淋巴结均无复发、转移。结论:单一机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阴茎阴囊皮肤大面积缺损修复术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阴茎阴囊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修复治疗及随访情况。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未发生感染坏死等并发症,阴茎外形满意,生理功能恢复良好。阴茎阴囊皮肤大面积缺损可采用自体皮片移植或皮瓣转位修复,疗效和安全性确定,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4月—2022年8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手术患儿2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儿基础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检验其评估效果.结果 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的患儿42例为发生组,其余158例为未发生组.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阴茎下弯程度、尿道缺损长度、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术后导尿通畅度(P<0.05).其中,年龄>3岁、中重度阴茎下弯、尿道缺损长度≥4 cm、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较差、引流不畅患者发生尿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发生风险评估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8,P=0.573),提示拟合优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69~0.950),最大约登指数为0.645.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以P≥0.536为预测发生术后尿道并发症的标准,模型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90%以上,表明预测结果具有非常高的真实性,并且Kappa>0.75,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非常高.结论 影响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阴茎下弯程度、尿道缺损长度、切口感染、术后皮肤坏死、切口愈合、术后导尿通畅度.根据回归方程构建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尿道并发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