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比较环泊酚注射液与丙泊酚注射液分别联合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行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推注20 μg·kg-1阿芬太尼、0.4 mg·kg-1环泊酚和0.2 mg·kg-1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静脉推注20 μg·kg-1阿芬太尼、2 mg·kg-1丙泊酚和0.2 mg·kg-1顺势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2组患者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试验组静脉给予0.8 mg·kg-1·h-1环泊酚和0.5~1.0 μg·kg-1·min-1阿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静脉给予8 mg·kg-1·h-1丙泊酚和0.5~1.0 μg·kg-1·min-1阿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麻醉诱导和恢复时间、阿芬太尼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入组70例,脱落10例,最终有60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入组70例,脱落10例,最终有60例纳入统计分析.在诱导3 min后(T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79.32±5.73)和(73.15±6.20)mmHg,心率(HR)分别为(70.53±8.20)和(65.77±7.75)beat·min-1;在置入支气管镜时(T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AP分别为(82.52±5.81)和(75.99±6.09)mmHg,HR 分别为(70.27±7.94)和(65.42±7.73)beat·min-1;试验组在T1、T2时的MAP和HR均显著高于同时刻的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分别为(76.23±6.51)和(66.93±6.26)s,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苏醒期睁眼时间分别为(8.42±1.94)和(8.48±2.13)min,术中阿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 456.67±608.51)和(3 515.00±619.41)μg,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诱导期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33%和30.00%,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8.33%和40.00%,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3.33%,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丙泊酚注射液联合阿芬太尼注射液,环泊酚注射液联合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行气管镜检查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4月赤峰市医院住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各30例。静脉注射阿芬太尼行麻醉诱导后,R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镇静,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进行镇静。在获得适当的镇静程度后,开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检查前和离室前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补救率和术中药物补救次率。比较诱导前(T 0)、开始检查时(T 1)、纤维支气管镜到气管隆突时(T 2)、镜检结束(T 3)和患者清醒时(T 4)患者血压、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SpO 2值和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药物起效和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MMSE评分、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镇静成功率、镇静药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R组术中药物追加人数明显多于P组( P<0.05)。P组患者在T 1和T 2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BIS值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给药后,两组MOAA/S评分开始降低,P组的降低幅度明显超过R组,且分别在给药后第3分钟和第4分钟患者MOAA/S值最低。P组开始给药至MOAA/S评分≤3分的时间明显短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组患者注射后疼痛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多于R组( P<0.05)。 结论: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应用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镇静效果较好,麻醉质量高,且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用于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治疗用于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小儿扁桃体腺体肥大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前先给予1~2 mg·kg-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 mg·kg-1艾司氯胺酮+0.2 mg·kg-1米库氯铵,插管后给予4~5 mg·kg·h-1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0.5~1 mg·kg·h-1艾司氯胺酮、0.5 mg·kg·h-1米库氯铵进行维持麻醉;试验组先吸入8%的七氟烷的混合100%氧气,气体流速控制为5 L·min-1,患者入睡后再进行静脉诱导,给予1~2 mg·kg-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 μg·kg-1阿芬太尼、0.2 mg·kg-1米库氯铵,插管后给予2%~3%的七氟烷、0.5~1.0μg·kg·min-1阿芬太尼、4~5 mg·kg·h-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0.5 mg·kg·h-1米库氯铵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疼痛反应消失及麻醉恢复时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70例和5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麻醉结束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98.49±0.24)%和(94.87±0.46)%;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MAP分别为(86.12±7.28)和(83.33±6.98)mmHg;试验组的苏醒、麻醉恢复、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分别为(15.36±7.87)、(125.49±12.35)和(119.92±16.97)min,对照组分别为(20.51±5.43)、(164.05±8.88)和(155.33±24.67)min,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7%,对照组为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烷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在儿童扁桃体腺体切除术中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注射剂联合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0.3 g·kg-1瑞马唑仑;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间隔120 s后静脉推注阿芬太尼,起始剂量500 μg,术中追加250 μg.比较2组患者的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前列腺素E2、5-羟色胺和神经肽Y、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72例,脱落2例,最终70例纳入分析;对照组入组73例,脱落3例,最终70例纳入分析.试验组术毕和苏醒 15、30、60 min 时宫缩痛 VAS 评分分别为(1.70±0.53)、(1.15±0.30)、(1.12±0.32)和(1.10±0.30)分,对照组分别为(2.10±0.89)、(1.81±0.62)、(1.78±0.49)和(1.7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肾上腺素分别为(110.41±20.41)和(134.54±18.81)mg·L-1,去甲肾上腺素分别为(398.87±34.45)和(432.21±35.51)mg·L-1,皮质醇分别为(310.14±46.62)和(340.51±51.18)mg·L-1,前列腺素E2分别i为(210.41±25.54)和(250.04±24.43)ng·L-1,5-羟色胺分别为(322.41±41.15)和(365.30±44.80)ng·mL-1,神经肽 Y 分别为(51.14±11.80)和(63.80±12.19)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分别为(44.90±9.82)和(60.05±11.14)s,苏醒时间分别为(4.70±1.15)和(6.65±1.20)min,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5.19±1.30)和(6.80±1.2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和躁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注射剂联合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无痛诊疗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宫腔镜无痛诊疗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80 例行宫腔镜无痛诊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 10 μg/kg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0.15 mg/kg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 10 μg/kg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0.20 mg/kg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静脉滴注,待两组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宫腔镜无痛诊疗,两组术后均随访 1 d.比较两组术中麻醉效果、麻醉苏醒质量,术前,术后 3、6 h镇静、镇痛、认知功能情况,麻醉诱导前、给药后 3 min、扩张宫颈时生命体征指标及随访期间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 h,两组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均呈逐渐递增趋势,且术后3、6 h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 3、6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呈逐渐递增趋势,但术后 3、6 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 h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 3 h比较,术后 6 h两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给药后 3 min、扩张宫颈时,两组心率(HR)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给药后 3 min比较,扩张宫颈时对照组HR升高,观察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给药后 3 min、扩张宫颈时,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均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后3 min比较,扩张宫颈时,两组SpO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给药后 3 min、扩张宫颈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BP)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 3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宫颈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给药后3 min比较,扩张宫颈时对照组MBP升高,观察组MBP降低,差异显著(P<0.05).随访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0 mg/kg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10 μg/kg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宫腔镜无痛诊疗中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发挥较好镇静、镇痛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进而可提高麻醉苏醒质量,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内镜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内镜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120例内镜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丙泊酚+盐酸阿芬太尼麻醉)与对照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各6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术中(T3)、拔管前(T4)、拔管后(T5)]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麻醉诱导给药后呛咳反应、复苏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在T0、T1、T2、T3时段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段,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为(104.40±7.77)mmHg、(61.71±6.60)mmHg、(89.15±10.61)次/min和(107.85±9.45)mmHg、(64.02±7.40)mmHg、(88.12±9.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111.82±11.06)mmHg、(66.83±9.10)mmHg、(96.20±15.23)次/min和(118.48±10.27)mmHg、(73.83±8.60)mmHg、(99.08±12.80)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为(6.85±2.63)、(7.28±3.12)、(7.43±3.42)min,均短于对照组[(9.27±3.84)、(9.92±4.36)、(10.12±4.57)min],Steward评分为(4.70±0.83)分,高于对照组[(4.12±0.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内镜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麻醉,有利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呛咳发生率低,促进麻醉后复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筛选受试者352名,分层随机分配至芬太尼组(A组,n=176)和阿芬太尼组(B组,n=176).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25 μg·kg-1(A组)或阿芬太尼4 μg·kg-1(B组)+丙泊酚2 mg·kg-1+罗库溴铵0.8mg·kg-1.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烷+芬太尼(A组)或阿芬太尼(B组)+罗库溴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相关补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阿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效应明显优于芬太尼(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及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阿芬太尼与芬太尼可以同样有效地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但阿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压、心率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