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舒适度评分、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OP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感,提高患儿术后锻炼舒适度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锻炼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文献,收集文献中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挖掘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共筛选小儿秋季腹泻推拿处方101个,涉及穴位61个,使用频率大于10的穴位18个,得到穴位组合共35个,其中15个两穴组合、11个三穴组合、2个四穴组合,得到7个新穴位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以具有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脐7穴,可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三棱镜递减治疗法对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短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三棱镜递减治疗法对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行三棱镜递减治疗的斜视度数≤25三棱镜度(PD)的17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4~60岁。三棱镜递减治疗法为首次给予患者压贴欠矫度数的三棱镜,随患者斜视度数的减小逐渐递减压贴的三棱镜度数。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时统计治疗效果。治愈标准为摘掉三棱镜、复视消失及眼位正位。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斜视度数、近立体视(Titmus立体视觉图)、Worth四灯试验、同视机融合功能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统计学方法主要为配对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为近视眼,2例为正视眼。治疗前戴屈光矫正镜看远的斜视度数为(15.76±5.24)PD,看近的斜视度数为(13.94±5.83)PD。治疗6个月随访时,7例患者达治愈标准;其余10例患者看远、看近斜视度数分别为(10.60±7.16)、(9.80±6.00)PD,与治疗前的看远、看近斜视度数(17.50±5.40)、(16.10±5.47)PD比较均明显减小( t=3.69,4.10;均 P<0.01)。17例患者Titmus立体视觉图检查结果,治疗前2例为立体盲、6例为周边立体视、3例为黄斑立体视、6例为中心凹立体视,经三棱镜递减治疗6个月3例为黄斑立体视、14例为中心凹立体视;Worth四灯试验结果,治疗前看远、看近时看到4个灯的患者分别为0、2例,治疗后分别为7、9例;治疗后Titmus立体视觉图( Z=-2.99)和Worth四灯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同视机分开性融合和集合性融合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病程、治疗前斜视度数、Titmus立体视觉图检查结果、屈光度数、年龄与治疗效果均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7例治愈患者继续观察6~24个月(中位数11个月),均未发现内斜视及复视复发。 结论:三棱镜递减治疗法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治疗6个月时部分患者可摘掉三棱镜,眼位正位,复视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小儿肝内副神经节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九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T1表示入室安静后5 min、T2表示麻醉诱导后、T3表示切皮时即刻、T4表示手术完成)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和苏醒时间、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SpO 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1时间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在T2、T3、T4时间段,观察组MAP分别为(67.25±1.32)mmHg、(67.52±1.32)mmHg、(66.28±1.31)mmHg,HR分别为(115.21±2.32)次/min、(112.21±1.34)次/min、(111.25±1.32)次/min,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176、16.817、30.015、58.797、51.649、2.617,均 P<0.05)。观察组手术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2.32±0.2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26±0.32)min,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睁眼或体动时间(3.21±1.32)min、出室时间(5.52±1.13)min,均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247、4.251、91.851、109.641,均 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6.01±1.3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2±1.32)U/L、碱性磷酸酶(486.32±2.74)U/L、胆红素(0.66±0.02)U/L,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36、6.798、23.741、3.500,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χ 2=9.470, P<0.05)。 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对机械通气儿童扣背排痰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对机械通气儿童扣背排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扣背手法,观察组采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进行扣背排痰。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及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PaO 2、SpO 2、PaCO 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儿PaO 2、SpO 2、PaCO 2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日均排痰量、肺部影像学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痰频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应用于机械通气儿童的扣背排痰中,能有效促进痰液排除,改善血气指标及肺部症状,缩短通气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小儿肝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为肝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诊治的39例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确诊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9例中,男18例,女21例;确诊中位年龄4月龄;11例于孕期超声检查发现,16例查体偶然发现,其他原因就诊12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高回声19例,低回声14例,混杂回声6例;边界清晰27例;形态规则25例;血流信号丰富16例;有钙化灶6例。局灶型37例,多发型1例,弥漫型1例。25例患儿给予保守观察,其中9例血管瘤消失,9例缩小,7例无变化。7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2例血管瘤消失,3例直径缩小,1例无变化,1例血管瘤逐渐增大后行手术切除。1例弥漫型肝血管瘤给予口服雷帕霉素及泼尼松治疗,因出现肺感染而停药,后给予肝动脉栓塞术,复查肿瘤直径较前明显缩小。7例患儿行手术切除,术后无并发症,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小儿肝血管瘤大多预后良好,应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肿瘤直径以及分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腹腔镜诊治胃重复畸形1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胃重复畸形是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的一种,临床上非常罕见,约占全部消化道重复畸形的9%,多见于女性婴儿,临床表现各异,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大多数经开腹手术证实[1].本文将报道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一例胃重复畸形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三合一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3例;左侧19例,右侧16例;年龄(6.8±2.5)岁;桡骨头向前侧脱位30例,向前外侧脱位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7.9±9.9)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三合一手术治疗。测量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及肘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12个月随访,术后1.5~4.0个月尺骨截骨端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肘关节伸直活动度(-1.0°±5.9°)、屈曲活动度(128.5°±4.9°)均较术前(-9.3°±18.0°、108.4°±17.3°)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前臂旋前活动度(61.5°±19.4°)较术前(72.7°±22.4°)受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前臂旋后活动度(86.7°±4.5°)与术前(81.0°±1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肘关节HSS评分[(93.5±5.2)分]优于术前[(80.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肘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2例,一般2例,优良率94.3%(33/35)。1例患者术后发生再脱位。 结论:切开探查、尺骨截骨、环状韧带复位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有显著改善,前臂旋前功能稍有受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儿童心脏移植后的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单中心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用于心脏切开术后低心排患儿,但较少用于心脏移植后。本文总结了心脏移植后接受ECMO支持患儿的预后特点。设计: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场所:大型儿童心脏转诊中心。对象:1995至2016年所有接受心脏移植且插管行ECMO支持的患儿。干预措施:主要预后指标为ECMO后12个月的病死率。根据早期移植失败(心脏移植后ECMO≤7 d)和晚期移植失败,分析患儿的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研究期间共进行了246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44例患儿进行了50次ECMO。心脏移植至ECMO的中位时间为1 d(0 d~11.7年),其中28例患儿早期移植失败[1(0~2)d],20例晚期移植失败患儿共行22次ECMO[中位时间0.8年(8 d~11.7年)],其中4例患儿之前因早期移植失败亦接受过ECMO支持。26例(59%)患儿存活至出院,24例(55%)患儿ECMO后12个月仍存活,晚期移植失败患儿的存活率较低(40%比67%, P=0.02)。12个月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较高的肺血管阻力指数别体表面积值(>2.2 Woods U/m 2)和较高的肌酐值。高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仅与晚期移植失败组12个月病死率有关。 结论:ECMO可有效地用于抢救心脏移植后移植功能障碍的患儿,但其早期病死率较高。与12个月内病死率相关的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肺血管阻力指数别体表面积值升高;在心脏移植后晚期ECMO支持患儿还包括高HLA致敏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