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恢复草被对浅沟侵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浅沟侵蚀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种重要侵蚀类型.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农地浅沟,有关自然恢复草被对浅沟侵蚀影响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野外原位冲刷试验,以裸地浅沟为对照,探究放水流量为5、10、15、20和25 L·min-1条件下草地浅沟的径流产沙特征及侵蚀机理.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草地浅沟平均流速、稳定径流率、雷诺数、弗劳德数分别减小25.4%~67.3%、8.4%~26.6%、54.9%~80.5%、18.6% ~65.1%,阻力系数增大0.09~7.18倍.草地浅沟最大产沙率、稳定产沙率和平均产沙率较裸地浅沟分别减小55.1%~90.9%、61.8%~95.4%和64.8%~92.4%;5~25 L·min-1放水流量下,自然恢复草被的减沙效益可达65.9%~88.8%,且随放水流量增大,减沙效益呈减小趋势.与裸地相比,草地浅沟的平均径流功率和平均径流剪切力分别减小54.9% ~ 80.5%和12.4%~51.1%,临界径流功率增大1.43倍,临界剪切力增大33.7%;草地和裸地浅沟平均产沙率与平均径流功率、平均径流剪切力均呈显著线性相关.自然恢复草被显著增加了浅沟抗蚀性能,降低了浅沟径流侵蚀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SS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SSc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评估SSc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SSc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一般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健康评估问卷(HA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调查,并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共收集68例SSc患者,平均年龄(52±11)岁,平均病程(35±48)个月,其中存在雷诺现象59例(87%),指端溃疡9例(13%),肺动脉高压(PAH)16例(24%),抗Scl-70抗体阳性59例(87%).②SSc患者在SF-36量表评分生理机能(64±29)分、生理职能(53±33)分、躯体疼痛(66±19)分、社会功能(53±20)分、一般情况(58±24)分、精力(53±18)分、情感职能(47±35)分、精神健康(45±21)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7.726,7.132,8.586,12.29,8.296,9.526,6.893,13.973,4.384,均P<0.01.SSc患者HAQ量表得分(1.13±0.79)分、VAS量表得分(3.22±1.31)分,SGRQ量表中症状分(44.39±19.16)、活动分(50.26±14.30)、影响分(53.69±19.03)、总均分(49.39±15.6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11.823,19.578,14.043,16.688,21.210,20.053,均P<0.01).③与局限皮肤型(Ic)SSc患者相比,弥漫皮肤型(dc)SSc患者在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F=17.035,P=0.030)、生理职能(F=17.579,P=0.033)、躯体疼痛(F=23.002,P=0.032)、精力(F=35.737,P=0.008)等领域得分降低;HAQ、VAS量表得分明显增高(F=42.541和110.243,P<0.01).④SSc患者在SF-36量表评分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均与HRCT评分(r=-5.088,-2.896,-2.566,-3.450,-4.173)、改良的罗德曼皮肤评分(MRSS)(r=-3.847,-3.044,-2.651,-2.571,-2.455)、C3相关(r=2.372,2.133,2.370,2.493,2.387);躯体疼痛,HAQ和VAS量表评分与雷诺现象(r=2.502,-2.683,-3.703)、MRSS相关(r=2.141,-2.683,-3.703);VAS量表评分还与关节疼痛相关(r=-2.943);SGRQ量表中症状分、活动分、影响分均与HRCT评分(r=4.001,-3.213,2.478)、吸烟相关(r=-3.040,-2.007,-2.218),均P<0.05.结论 SSc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生活质量较健康人明显下降,活动能力受限,躯体疼痛增多,dcSSc较lcSSc患者更为显著,生活质量下降与肺纤维化,皮肤硬化程度,补体C3水平有明显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anofat移植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1893年德国外科医生Gustav Neuber首次报道了自体脂肪移植术,现自体脂肪移植的技术手段、移植理念和应用范围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近年来,随着对脂肪来源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及应用的开展,自体脂肪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用于软组织填充治疗,逐步扩展到了整形外科、修复重建外科和美容外科等领域,如瘢痕治疗、皮肤肌腱粘连治疗、雷诺综合征治疗、丰乳、面部年轻化及身体塑形等.起源于自体脂肪移植的Nanofat移植技术,尽管就此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米技术,但由于其在局部皮肤年轻化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成为了整形外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膨润土喷雾剂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膨润土喷雾剂缓解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30例,给予膨润土喷雾剂;西药对照组30例,给予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中药对照组20例,给予博科滴通鼻炎水喷雾剂,三组均为每鼻孔各2喷,卡他症状发作时(开始打喷嚏后)喷入,每天不超过2次,疗程3d.观察三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瘁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 膨润土喷雾剂在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四个症状的缓解时间方面均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与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疗效相似,并在喷嚏症状的10 min缓解率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势(P<0.05).结论 膨润土喷雾剂在缓解鼻炎各症状的发作时间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可以作为激素的替代品用于军事训练,尤其适用于野外隐蔽作业条件下变应性鼻炎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瘤消胶囊联合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陕西神木市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雷德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瘤消胶囊联合诺雷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 125) 和CA 199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 % )高于对照组(73.81 % );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CA 125、CA 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VEGF、CA 125、CA 199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 estradiol,E2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E2 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宫瘤消胶囊联合诺雷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灌木斑块格局对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景观斑块盖度和连通方式影响下坡面径流、输沙及其水动力学参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水动力机制和水文连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灌木样地不同覆盖度水平(0%、20%、40%、60%、90%)和不同连通方式(竖路径、横路径、S路径、随机斑块路径)下坡面径流、输沙及其水动力学参量的变化.结果 表明:随灌木覆盖度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均呈指数递减趋势;覆盖度增加到60%以上时,灌木减水减沙能力趋于稳定.随灌木覆盖度增加,流速、径流深、雷诺数、弗劳德数、径流功率和径流剪切力显著降低,曼宁糙率系数和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显著增大;但当灌木覆盖度增加到60%以上时,水力学参数特征值变化无显著差异.4种连通方式的产流率大小依次为竖路径>S路径>横路径>随机斑块;产沙率表现为竖路径最大,S路径次之,横路径与随机斑块无显著差异.连通性差的路径(横路径、随机斑块路径)与连通性好的路径(竖路径、S路径)相比,表现出较强的水力传输阻力和较差的水力挟沙能力.研究灌木斑块不同覆盖度和不同组合方式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水动力参量的作用,阐明植被减水减沙的临界盖度和合理配置方式,可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隔药灸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与红外热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雷诺考特)对肾阳虚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探讨鼻部温度与变应性鼻炎症情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采用雷诺考特治疗,每次每侧鼻孔1喷(每喷约64μg),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用肾俞、肺俞、至阳、大椎隔药灸治疗,每穴灸3壮,单次治疗持续约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AR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采用红外热成像诊断系统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肺、大肠、肾体表投影区域热值(温度、极差)的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与鼻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30/35),高于对照组的71.9%(23/32,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温度、肺极差、大肠极差、肾极差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鼻温度、鼻极差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鼻温度、鼻极差、肾极差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均与鼻部温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西药改善中重度持续性AR症状的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且可以改善患者鼻、肺、大肠、肾体表投影区域的热值.此外,鼻部温度可反映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症情的严重程度,或可作为评价AR症情的次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SSc患者,调查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情况,并对影响SSc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Sc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66.48±23.99)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1.21±23.24)分,躯体疼痛评分为(63.26±32.3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9.18±22.34)分,精力评分为(68.46±23.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2.18±23.27)分,情感职能评分为(69.51±32.68)分,精神健康评分为(69.48±23.25)分;本次对76例SSc患者研究发现,生活质量较高者有53例,占比为69.74%(53/76),生活质量较低者有23例,占比为30.26%(23/76);生活质量较低患者的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吸烟史、罗德曼皮肤评分(MRSS)(≥23分)、指端溃疡、关节受累、肌肉受累、食管吞咽功能障碍占比均明显高于生活质量较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吸烟史、MRSS评分(≥23分)、指端溃疡、关节受累、肌肉受累、食管吞咽功能障碍均为导致SSc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间质性肺病、雷诺现象、吸烟史等均为导致SSc患者生活质量较低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正确的生活指导、劝解戒烟,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减少食管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促进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人群中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慢性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可提高SSc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35例着丝点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135例抗核抗体中着丝点抗体阳性的免疫性疾病分布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获取13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后离心,并应用德国欧盟诊断试剂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核抗体滴度,联合免疫印迹半定量方法检测B亚型着丝点抗体,分析着丝点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布和潜在临床意义.结果 135例着丝点抗体阳性患者中,1∶32滴度抗核抗体14例,1∶100滴度26例,1∶320滴度56例,1∶1 000滴度39例.135例患者中包括3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关节痛患者,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7例结缔组织病患者,14例免疫性不孕和流产患者,12例硬皮病患者,6例雷诺现象患者,2例皮肌炎患者,湿疹、甲亢和骨关节炎患者各1例.结论 免疫性疾病中合并着丝点抗体阳性率为最高的疾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对坡面流水动力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生物结皮的分布格局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因素之一,但其格局对侵蚀动力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妨碍了进一步解析生物结皮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带状、棋盘和随机3种分布格局下生物结皮坡面景观指数和水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裸土坡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生物结皮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动力,其分布格局是影响坡面侵蚀动力的因素之一.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显著降低了坡面流速(54.6%)和弗劳德数(67.0%),显著增加了径流深(86.2%)和阻力系数(10.68倍),但对雷诺数和径流功率的影响较小;除径流深外,3种格局的生物结皮坡面的各水力学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随机格局对坡面侵蚀动力的影响最大.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连结度和分离度5个指标作为描述生物结皮斑块分布特征的指标.其中,生物结皮斑块间的斑块连结度和分离度是影响坡面侵蚀动力的主要格局因子.随着生物结皮斑块间斑块连结度减小、分离度增大,坡面流速增加,阻力减小,坡面侵蚀加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