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提升临床医师对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的认识,进一步规范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建立临床实践中不同霉酚酸类药物替换的基本原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此共识,希望能为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肝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肝移植受者新冠病毒感染相关资料。共纳入130例肝移植受者,其中男性103例,女性27例,年龄(53.6±11.4)岁。分析感染新冠病毒严重程度、症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受者转阴时间。结果:130例受者中感染新冠病毒轻型121例(93.1%),中型5例(3.8%),重型3例(2.3%),危重型1例(0.8%)。在126例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受者常见的症状为发热、乏力、咳嗽和肌痛。126例轻中型受者的转阴时间为3.0~29.0(范围)(10.1±4.5)d。126轻中型受者中肝移植术后时间≤12个月、口服霉酚酸酯类药物、口服甲泼尼龙的受者( n=28、53、10)转阴时间为(11.6±5.1)d、(11.4±5.4)d、(13.4±6.4)d,长于术后时间>12个月、未口服霉酚酸酯类药物、未口服甲泼尼龙的受者( n=98、73、116)转阴时间(9.7±4.2)d、(9.2±3.4)d、(9.8±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乏力、咳嗽症状的肝移植受者( n=71、59)转阴时间(11.0±5.1)d、(11.4±5.2)d,长于无乏力、咳嗽症状的肝移植受者( n=55、67)(9.0±3.3)d、(9.0±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4、2.92, P=0.009、0.004)。 结论:肝移植受者本轮感染新冠病毒主要为轻型和中型,轻中型受者常见症状为发热、乏力、咳嗽和肌痛,肝移植术后时间短、口服霉酚酸酯类药物和甲泼尼龙、有乏力、咳嗽的受者转阴时间延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7—2022年中国105家医院肾移植术后门诊受者免疫抑制剂用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门诊受者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全国9个城市105家医疗机构肾移植门诊含有免疫抑制剂的处方数据,提取性别、年龄、就诊人次、免疫抑制剂种类和联用情况等信息。结果:共纳入161 989人次的367 526张处方。霉酚酸类药物开具人次最多(125 824,77.67%),其次为他克莫司(97 979,60.48%)和糖皮质激素类(72 776,44.93%)。联合方案中,他克莫司+霉酚酸类+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8.87%~27.98%)和他克莫司+霉酚酸类二联免疫抑制方案使用率(23.14%~27.16%)较高。从年变化趋势上看,环孢素开具人次呈逐年降低趋势(由24.75%降至13.28%,R2=0.970 8),咪唑立宾开具人次有逐年升高趋势(由1.33%升至2.67%,R2=0.956 6)。无CNI方案和西罗莫司开具人次均在2022年最多。无激素方案开具人次在2017年最高(14 813,61.09%),2020年下降至最低(12 309,49.78%),随后开始回升。结论:肾移植术后CNI类药物使用中他克莫司占主导地位,抗细胞增殖类药物中霉酚酸类为主要选择,他克莫司+霉酚酸类联合或不联合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为肾移植术后主要的免疫抑制维持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肝移植术后出现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一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是足细胞病的一种,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是治疗MCD的首选,大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但易于复发.对于频繁复发的MCD患者,可以联用烷基化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s)、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本文报道了一例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在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前提下出现了 MCD,在激素联合CNIs、麦考酚钠免疫抑制治疗中,激素减量时出现了 MCD复发,提示传统的CNIs类药物及麦考酚钠等免疫抑制剂并不是防治MCD复发的关键,激素在MCD的治疗中具有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为了提升临床医师对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的认识,进一步规范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建立临床实践中不同霉酚酸类药物替换的基本原则,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此共识,希望能为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药物TDM的意愿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调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MPA)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愿,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指南推荐意见形成及临床决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法,设计MPA TDM患者意愿调查问卷,选取2022年4月14日至2022年6月27日在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MPA类药物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进行调研.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对影响患者意愿决策的因素进行排序及一致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77.35%.140例患者接受MPA TDM的平均意愿得分为(4.01±0.65)分,表明总体意愿值较高;有116例(82.86%)患者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MPA TDM;既往接受过TDM与未接受过TDM患者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0.53)分 vs.(3.80±0.65)分,P<0.001].患者对MPA TDM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与接受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01).患者决策影响因素排序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致性(P<0.001),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舒适程度、经济性及时间成本.结论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对MPA TDM的接受意愿较高,MPA TDM既往就诊经历和对MPA TDM的了解、重视程度为影响患者意愿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肾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的临床特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和病毒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 月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中心随访的肾移植受者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的感染情况,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问卷填写,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吸烟、共病情况(合并慢性病)、肾移植术后时间、病毒转阴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免疫抑制方案、服用熊去氧胆酸及SARS-CoV-2 抗体产生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和病毒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628 例肾移植受者参加调查问卷,其中感染组476 例,非感染组 152 例.感染组男女比例为 1.9∶1,以轻型为主;合并 1 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75.21%,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非/部分接种组和完全/增强接种组分别为300 例和328 例.在感染时距离末次疫苗接种的时间>6 个月者占82.59%(166/201);200 例肾移植受者感染后行SARS-CoV-2 抗体检测,感染至抗体检测中位时间为47 d,IgG阳性或弱阳性者占48.50%(97/200).病毒转阴时间与免疫抑制方案相关,含霉酚酸(MPA)类药物的免疫抑制方案病毒转阴时间较含咪唑立宾(MZR)方案长.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年龄、性别、肾移植术后时间、共病及新冠疫苗接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与性别及肾移植术后时间有关.结论 肾移植受者在各年龄段及术后不同时期对于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普遍易感,以轻型为主.感染后普遍产生SARS-CoV-2 IgG抗体.服用含MZR的免疫抑制方案较含MPA类药物方案感染后病毒转阴时间短.接种新冠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男性及肾移植术后时间较长的肾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霉酚酸类药物暴露和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2
霉酚酸(MPA)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预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脱氧核糖(或核糖)核酸合成抑制剂,其治疗窗窄,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个体差异显著,具有明显且重要的肠肝循环过程.基因多态性是MPA代谢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MPA肠肝循环涉及多种转运体,因此,除代谢酶外,相关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也与MPA代谢紧密相关.目前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MPA暴露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本文旨在综述转运体基因(ABCB1、ABCC2、ABCG2、SLCO1B1和SLCO1B3)多态性对MPA体内暴露和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为MPA个体化用药和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性别对肾移植术后受体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115例接受活体肾移植的受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将受体分为两组,男性为S1组(61例),女性为S2组(54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每次2 mg,每日2次)+吗替麦考酚酯(MMF,每次0.75 g,每日2次)+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至少1周,检测两组受体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的MPA血药谷浓度.分析两组受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S1组受体的MPA血药谷浓度均低于S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服药后不同时间点S1组与S2组受体MPA血药谷浓度均数的比值较稳定,波动在0.71~0.84.S1组MPA血药谷浓度<1.0μg/mL者的例数较多,尤其是服药后1、2周,达到44%、20%,而S2组MPA血药谷浓度>3.5μg/mL者的例数较多,波动在30%~78%.S1组中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3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失功;S2组中7例发生胃肠道紊乱,3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 性别对于肾移植受体术后服用MPA类药物的血药浓度有一定影响,女性受体术后MPA血药谷浓度明显高于男性受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九——免疫抑制剂与预防接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1概况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抑制免疫反应相关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1],临床上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移植后排异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2]:(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细胞毒类药物,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3)真菌产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4)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如CD3单克隆抗体(OKT3)、利妥昔单抗等;(5)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伊那西普、托珠单抗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