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茂兰喀斯特区圆果化香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探讨喀斯特区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群落内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该研究通过对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圆果化香群落内36株对象木及1502株竞争木的调查,结合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计算了喀斯特圆果化香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显示:(1)圆果化香的种内竞争强度(387.05)显著高于其种间竞争强度(226.19)(P<0.01),其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内竞争.(2)圆果化香的伴生种类较多,有59种,其中竞争指数>5的树种为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密花树(Myrsine seguinii)>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ifolia)>短刺栲(Castan-opsis echidnocarp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青篱柴(Tirpitzia s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3)圆果化香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和种内的竞争指数与对象木的胸径之间均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对象木胸径越大,其竞争压力越小.(4)竞争模型预测表明,随着圆果化香胸径增大,其种内、种间、整个林分的竞争指数随之降低;当圆果化香胸径大于第Ⅰ径级(DBH<3 cm)时受到种间的竞争压力变小,当胸径大于第Ⅱ径级(3 cm≤DBH<6 cm)时受到的种内竞争压力变小,当胸径大于第Ⅲ径级(6 cm≤DBH<9 cm)时受到的整个林分的竞争压力变小,说明圆果化香在中小径级就具有较高竞争能力.研究表明,圆果化香作为建群种,在群落的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更适应喀斯特地区环境,在群落演化中占有很大优势,为揭示圆果化香种群在喀斯特森林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青篱柴通过促进亲和花粉生长而提高传粉精确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异型花柱植物的适应意义在于提高亲和花粉的传递,从而促进异交,但是有不少研究发现柱头上落置了大量不亲和花粉.目前,很少有人研究柱头是否有利于亲和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以及通过去雄处理排除花内和植株内不亲和花粉干扰从而验证二型花柱植物是否可以促进异交.本研究以亚麻科青篱柴属(Tirpitzia)的二型花柱植物青篱柴(T.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居群调查了青篱柴长、短柱型的植株数量,测量不同柱型的花粉与柱头大小以及观察其表面纹饰,测定不同开花时间长、短柱型的柱头活性与花粉活力,统计自然状态下柱头上落置的不同表型花粉比例,进一步统计花内、株内去雄和自然对照下柱头上落置的不同表型花粉比例,计算型间、型内和混合授粉花粉管长度和花粉萌发率,人工授粉检测其是否型内异交不亲和与自交不亲和.结果表明,自然居群中长、短柱型青篱柴植株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短柱型青篱柴花粉体积显著大于长柱型,且二者花粉表面纹饰不同,但不同柱型的柱头表面积与表面纹饰无差异;青篱柴开花第一天的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开花第二天,而柱头活性在开花前两天无显著性差异;自然状态下柱头上落置的不亲和花粉比例显著高于亲和花粉;在长柱型青篱柴中,花内和株内去雄显著提高了柱头上亲和花粉的落置比例;柱头上授型内花粉,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长度都显著低于授型间花粉;授粉结果表明青篱柴为型内异交不亲和与自交不亲和.二型花柱植物通过促进亲和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而有利于型间授粉,从而显著提高其传粉精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