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市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健康三明是三明医改再出发的新阶段、新目标、新站位。本研究基于彩虹模型总结分析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理论逻辑、内容框架和实践成效,总结健康三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系统诠释健康中国的三明实践。纵向维度上,宏观层面通过制度整合构建区域健康管护机制,完善保障体系;中观层面通过组织整合推进四级联动转诊模式,筑造保障网络;微观层面通过专业整合深入开展医防协同与融合从而守护重点人群,并通过服务整合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夯实健康覆盖。横向维度上,工具层面通过功能整合创新医保基金支付方式,驱动健康绩效;价值层面通过规范整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均衡资源布局。构建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是健康三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已实现公立医院从以治病为目的转向治病与健康管理并重,服务体系从医疗与健康项目制转向医防协同与融合,医保支付从规范医生执业行为转向鼓励开展健康促进,可为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相衔接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基于胜任力的美国麻醉住院医师培训里程碑2.0解读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经过近30年的医学教育变革,住院医师培训的评价从基于时间转变为基于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高效且可重复评估工具的开发面临挑战,因此全球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开发与专业相关性强、普适性高,且可测量的住院医师培养和评价体系。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持续致力于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质量,以确保国家住院医师项目能够培养出达到胜任力、可信任且富有同情心的医师。里程碑是ACGME基于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即从新手到专家的5级阶段和二级胜任力,致力于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可应用的里程碑。里程碑1.0经过5年的麻醉医师人才培养过程的积累仍待改进,亦为里程碑2.0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和独特视角。里程碑1.0在麻醉住院医师人才培养和评价等方面均面临挑战,例如,二级胜任力与当前和未来麻醉临床实践的不匹配,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评估与评价,以及教师自身发展工具的开发等。2021年美国ACGME经过多轮的专家咨询,召集各利益相关方构建麻醉住院医师培训里程碑2.0。本文对美国麻醉住院医师里程碑2.0进行解读,着重强调修订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以期为中国麻醉住院医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目前,中国尚缺乏系统、合作、连续的麻醉教育研究,亟待基于胜任力和里程碑的麻醉住院医师人才培养框架,以期缩小与发达国家麻醉人才培养的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据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多中心和多形式的临床研究开展,而如何高效整合利用临床研究数据资源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于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模型,设计"S-C-V-C-R-A"数据管理平台框架,确定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可控(controllable)、可见(visible)、可信(credible)、可靠(reliable)、可得(available)6项数据管理原则,通过解决数据聚合、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共享3项关键技术,搭建一体化临床科研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管理计划标准化、获取可控、处理可见、分析可信、存储可靠、发布与共享可得,解决了数据质量差、利用效率低、安全性低、共享难的问题。截至2023年7月,该平台已聚合487 096例老年临床病例数据,开展10余项科研项目,支撑200余家协同创新网络单位,建设4个老年特色人群队列。该平台实现了数据管理计划、获取、处理、分析、保存、发布与共享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科研效率,促进了协同研究和数据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某口腔专科医疗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现状及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分析某口腔医疗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现状,探讨建设适宜的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数据,通过文献总结和经验分析提出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要点。结果:口腔医疗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数量逐年攀升,整体体量较小,执行周期较短;中青年医务人员是项目开展的主力军;研究以论文发表和申请专利为主要成果形式。基于需求、对策、周期和管理4个维度,融合方法学门诊、数据平台和转化门诊等支撑平台,结合监督检查探索建设IIT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结论:IIT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有助于项目规范开展和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未来可细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为开展更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的现状、优势和难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分析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规范化管理的现状、优势和难点。方法:总结归纳国内外临床研究管理要求和政策规定、国内外临床研究发展情况、中国临床研究管理发展的成绩和优势、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汇总了一些医疗机构在IIT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模式。结果:中国临床医学论文发表数量较多且在全球排名靠前,但高质量论文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内关于IIT的管理要求正在逐步完善,为医疗机构落实IIT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管理部门划分、管理标准统一、全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科学性审查、高风险项目管理及注册备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管理难点。结论:借鉴国内医疗机构的优秀经验,通过落实主责部门、建立统一监查标准、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解决IIT管理的难点,提升IIT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的开发应用与实践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开发应用和实践经验。方法:介绍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开发建设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的过程,重点描述、展示平台功能和优势,分析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潜在风险。结果: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符合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管理要求,通过平台能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在平台对接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数据安全、信息抓取、共享及互通的关键问题。结论:临床研究一体化平台有效提高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规范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近视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布局思考:基于2014—2023年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现有近视患者多达5亿,具有"早发高发、程度重、并发症多"的鲜明特点,社会经济负担沉重,防治形势严峻。近视及其并发症防治的重要前提是阐明其发病机制,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有遗传、环境调控、视网膜多巴胺-脉络膜血流-巩膜缺氧和炎症四类学说,但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近视及其并发症的共性机制,最根本的科学问题尚无理想答案。根据2014—2023年近视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近视领域基础研究相对滞后,顶层设计尚有欠缺,科学问题凝练不足,缺乏有组织的研究,研究方向相对独立且分散,缺乏深度交叉融合,未形成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研究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进一步加强近视领域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优化资助布局,加大资助强度,引导高水平临床学者和基础研究人员,着力提高近视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基础研究水平,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近视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设计简介与建设概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GMP检查视角的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监测要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提供参考,同时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无菌检查环境监测提供检查思路.方法:对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监测法规及其内容进行概述,对无菌检查时环境控制、空调净化系统确认常见易混淆检查点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全生命周期环境监测程序的建立和实施重点,并基于GMP无菌检查视角归纳环境监测典型缺陷项目.结果:环境监测与环境控制、空调净化系统确认对应着不同的法规要求且均有各自监测重点,从检查视角看,环境监测典型缺陷涵盖环境监测程序建立不完善、风险点评估不准确、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存疑、未能有效利用监测数据等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建立并实施环境监测程序,是确保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结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需对环境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内容,确保无菌药品质量.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监测是GMP无菌检查重点关注内容,作为药品监管部门,检查过程秉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检查思路,是客观评价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无菌保障能力的重要检查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运营与绩效分会2023年度课题研究成果简报
编辑人员丨2025/4/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实践现代医院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运营与绩效分会针对医院高质量发展与运营绩效领域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于2023年6月启动了课题研究项目,经组织结题评估,遴选出18项研究成果:①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效益分析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戴小喆等);②医院招标采购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信息化招标采购系统的内控管理探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海平等);③康复医疗价值与价格研究(南通市康复医院,任建兵等);④公立医院多院区模式下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刘惠娟等);⑤医院招标采购活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山西白求恩医院,程燕玲等);⑥基于病种的医用耗材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化探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于靖等);⑦基于价值医疗和医院运营视角的医用耗材遴选和准入策略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林等);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十堰市人民医院,谭向东等);⑨业务驱动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实行研究(江苏省人民医院,郭建军等);⑩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工具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黄晓春等];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林等);DRG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吴丹);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公立医院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晏妮、林青等);医院招标采购内控管理的构建及信息化应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锋等);医疗设备政府采购风险分析与控制办法研究(十堰市人民医院,谭向东等);医疗器械价格体系与药品价格体系比较研究(中日友好医院,陈学斌等);DRG背景下运营与绩效创新管理机制(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单红燕等);医院运营与绩效人才的培养、评价和管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戴智敏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