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杀虫灯防治白木香黄野螟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利用杀虫灯防治白木香重要害虫黄野螟的方法.方法:黄野螟成虫羽化期,探讨频振式杀虫灯挂灯时间、诱捕范围和诱捕高度,比较频振式杀虫灯与其他诱虫灯具对黄野螟的防治效果差异.结果: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频振式杀虫灯控虫范围100 m+2 m的悬挂高度+19:30开灯次日6:30(或次日3:30)关闭的特定参数组合之下,每盏灯每日可诱杀几十至上百头成虫.结论:频振式杀虫灯可用于白木香害虫黄野螟的监测和防治,对黄野螟成虫具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尤其是诱杀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害虫虫口密度和基数,达到无公害防治害虫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不同诱源的趋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scrobiculatus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中国北方严重危害臭椿的钻蛀性害虫.为开发这两种象虫的诱捕技术,本文比较了8种不同波长的LED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和臭椿木段对两种象甲的引诱效果,并在室内、野外进行回捕试验.室内不同诱源选择结果表明,沟眶象对臭椿木段最敏感,臭椿沟眶象对频振式杀虫灯最敏感;在室内,臭椿木段对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频振式杀虫灯对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最高;在野外,频振式杀虫灯对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回捕率均最高.本研究建议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和防治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黏虫成虫世代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汉江中游流域是湖北小麦等作物的主产区,也是黏虫的常年发生地.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在汉江中游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 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宜城地区黏虫成虫可分为4代:越冬代及1代至3代.越冬代成虫峰期出现在2月中下旬至3月底,其中最早始见期为2017年2月14日,最晚为2015年3月10日.1代成虫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底,且1代为黏虫累积虫量最多的世代,7月至10月的2代、3代黏虫成虫数量稀少,没有明显的成虫峰期,但2017年7月底至8月初出现较明显2代成虫峰期.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属于1代黏虫多发区;1月份温度不足以影响此地黏虫越冬,此地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在田间变温环境下,夏季高温对宜城黏虫成虫种群无显著抑制作用;黏虫在宜城越冬代及1代成虫量是全国黏虫发生量的重要预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温度关系初探——以通辽市开鲁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于2007-2016年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结合当地气象数据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 表明,自然条件下内蒙古通辽地区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始见期在6月初(6月5日左右),高峰期在6月下旬(6月26日左右),终见期为7月中旬(7月14日左右),整个成虫期有效温度累积范围在150.0℃~750.0℃之间,高峰期集中在350.0℃~450.0℃的范围内.总的来看,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与高峰期与吉林省中部地区大体相同,终见期稍晚于吉林中部地区但早于黑龙江哈尔滨地区.通辽与吉林中部地区越冬代成虫期(均40d左右)约比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短10 d.可见,各地越冬代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的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因地而异,同一地区受年份间的气温变化其也会出现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