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挽手心连心-记内蒙古通辽市帮扶活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24年7月18 日,由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丽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医务处郭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病案统计科胡滨、病案专业委员会办公室杨亚琴组成的病案管理专家团队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进行为期3日的帮扶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徳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4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报道4例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由胰岛素四针强化治疗方案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过程。4例均为T2DM患者,体重指数均>25 kg/m 2,腰围均超标,其中有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2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过胰岛素四针强化治疗方案血糖不达标。入院后完善检查,4例患者均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除1例以外的其他患者虽病程较长,但仍有一定的胰岛功能存在。患者空腹血糖为6.97~9.32 mmol/L,餐后2 h血糖8.12~13.7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9.4%。将患者治疗方案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口服药治疗,使用过程中耐受性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不增加体重或轻度降低体重,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蒙古族地区1951年至2005年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地区1951年至2005年期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及趋势。方法:通过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规范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下,于2003年至2019年在通辽地区的3个旗县对16~46岁汉族及蒙古族女性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获得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基础数据,以每年、每5年、每10年为节点,分析其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本研究共完成46 928例(汉族24 450例,蒙古族22 478例)的调查,调查有效率为96.09%(46 928/48 836)。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发生年龄逐渐提前;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在以每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的(16.22±0.52)岁和(15.86±1.24)岁变化为2005年的(12.37±1.15)岁和(12.33±0.98)岁,分别提前3.85岁和3.54岁(平均每年分别提前0.84个月和0.77个月),变化趋势表现出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均 P<0.000 1);在以每5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至1955年的(15.54±1.45)岁和(15.53±1.48)岁变化为2001年至2005年的(12.41±0.97)岁和(12.47±0.96)岁,分别提前3.13岁和3.06岁(平均每5年分别提前3.41个月和3.34个月);在以每10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至1960年的(15.79±0.95)岁和(15.53±1.33)岁变化为2001年至2005年的(12.41±0.97)岁和(12.47±0.96)岁,分别提前3.38岁和3.06岁(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6.76个月和6.12个月);相同出生年代的汉族与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接近,在1951年至1965年15年间、1966年至1970年、1971年至1990年20年间、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分别集中在15~16岁、14~15岁、13~14岁、12~13岁;在2001年至2005年的汉族和蒙古族出生者月经初潮年龄发生在11岁、12岁、13岁分别占26.79%(457/1 706)、73.27%(1 250/1 706)、92.85%(1 584/1 706)和23.25%(653/2 809)、62.01%(1 742/2 809)、90.14%(2 532/2 809)。 结论: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均呈明显提前趋势,民族间趋于一致。建议在8~9岁开始开展青春期教育,重视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提前的变化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低流量医院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低流量医院开展全腹腔镜下"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通辽市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各为430、385、425 min;术中出血量各为550、420、400 ml;术后均未见胰瘘、胆漏、肠瘘。术后均未见胃排空障碍,排气时间为术后第4天、第5天、第5天,均于术后第6天拔出胃管及进流食,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均为第7天、第7天、第9天;术后恢复均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各为18、15、16 d。术后病理诊断:1例为胰头高-中分化导管腺癌;1例为十二指肠壶腹高-中分化腺癌;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高分化腺癌。结论:"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可在低流量医院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通辽市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通辽市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为通辽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7月,收集并分析通辽市不同行业104家企业各岗位中的煤尘、矽尘、水泥粉尘、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以及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χ 2检验分析不同工龄组间作业人员的胸片检查结果。 结果:104家企业检测岗位的煤尘、矽尘、水泥粉尘、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中位数分别为0.94、0.30、0.70、0.95 mg/m 3,噪声的8 h等效声级( LEX,8 h)中位数为74.1 dB(A),矽尘、水泥粉尘、噪声接触岗位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0.83%(16/240)、7.14%(2/28)和0.48%(3/628)。不同工龄煤尘、矽尘作业人员胸片检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18.50、531.80, P<0.001);不同工龄噪声作业人员听阈检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290.00, P<0.001)。接触苯作业人员白细胞减少率为41.90%(44/105),中性粒细胞减少率为20.95%(22/105);接触布鲁氏菌作业人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1.33%(1/75),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23%(3/93)。 结论:通辽市部分岗位存在矽尘、水泥粉尘和噪声超标,部分作业人员感染布鲁氏菌。今后可重点监测产生噪声的岗位,加大监管力度和落实防控措施,以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内蒙古自治区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心房颤动(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7月至9月,采取横断面研究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通辽市、呼和浩特市、乌海市3个地区,年龄≥?18岁的4 077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年龄、民族、冠心病史、心力衰竭史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和心电图检查,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全人群、男性及女性的房颤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 077例,其中男1 853例,年龄(56.29±15.90)岁。房颤的标化患病率为1.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1.5%对1.3%),农村高于城市(2.0%对1.6%)。通过3个模型筛选房颤的危险因素。全人群模型:年龄( AOR=1.031,95% CI 1.014~1.047, P<0.001)、肥胖( AOR=2.005,95% CI 1.152~3.492, P=0.014);男性群体模型:年龄( AOR=1.024,95% CI 1.001~1.047, P=0.014)、冠心病史( AOR=2.733,95% CI 1.279~5.839, P=0.009);女性群体模型:年龄( AOR=1.040,95% CI 1.015~1.065, P=0.002)、肥胖( AOR=2.709,95% CI 1.309~5.605, P=0.007)、心力衰竭史( AOR=5.584,95% CI 1.550~10.115, P=0.009)。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房颤的患病率呈现较低的水平,危险因素以年龄、肥胖、冠心病史与心力衰竭史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烹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分析烹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中1 117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9个盟市区.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烹饪情况,根据烹饪情况将患者分为经常烹饪组(612例)和从不或偶尔烹饪组(505例).结果 经常烹饪组女性占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25%)高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用力呼出25%~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75)低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P<0.05).经常烹饪组轻度COPD患者FVC、FVC%、FEV1、PEF、FEF50、FEF75、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FEF25~75低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FEV1/FVC、FEF25%高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P<0.05).经常烹饪组中度COPD患者FVC、FEV1、PEF、FEF75、FEF25~75低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FEF25、FEF25%、FEF50高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P<0.05).经常烹饪组重度COPD患者FVC、FEV1、PEF、FEF75、FEF25~75低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P<0.05).经常烹饪组极重度COPD患者FVC低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FEF75%、FEF25~75%高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组(P<0.05).结论 经常烹饪的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可能差于从不或偶尔烹饪的COPD患者;烹饪对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可能均有影响,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其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特征,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内蒙古地区9个地级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和通辽市)和3个盟(兴安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各200例,共240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微生态学特征分析.结果 从2400份痰液标本中共鉴定出1 896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183例(62.39%),革兰阳性菌641例(33.81%),真菌72例(3.80%).其中1 183例革兰阴性菌中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641例革兰阳性菌中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72例真菌中主要包括白假丝酵母、曲霉菌和热带假丝酵母.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成功地从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细菌中克隆得到了 16SrRNA V3基因;(2)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菌群与正常组对比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其自身的独特特点;(3)乌兰浩特市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9.31%);(4)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病原菌的特点与患者年龄相关,当患者年龄≤50周岁时,其体内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相当,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体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当年龄≥71周岁时,其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72.98%.结论 本研究样本量大,是一次对内蒙古地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和分布较综合、全面的研究,在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内蒙古地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太行林蛙地理分布厘定
编辑人员丨2024/7/6
太行林蛙Rana taihangensis 目前已知分布在河南、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地.根据采自宁夏固原和山东青岛的标本,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山东省太行林蛙新分布记录.根据采集自内蒙古通辽和辽宁阜新的太行林蛙标本对其进行形态学补充描述.基于不同地区蛙属Rana标本线粒体cyt b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和陕西省为此前尚未记录的太行林蛙分布区.由此可将太行林蛙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增加4个省(自治区),目前太行林蛙的分布范围则包括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累积生态风险与初中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攻击规范信念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累积生态风险与初中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2023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用累积生态风险量表、攻击规范信念量表和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所中学34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累积生态风险与网络攻击行为和攻击规范信念呈显著正相关(r=0.51,r=0.53,P均<0.01);攻击规范信念与网络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网络攻击行为对累积生态风险和攻击规范信念有显著正向回归(β=0.18,95%CI:0.09~0.26,β=0.63,95%CI:0.56~0.70,P<0.001),攻击规范信念对累积生态风险有显著正向回归(β=0.52,95%CI:0.44~0.67,P<0.001).攻击规范信念在累积生态风险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3(95%CI:0.27~0.40),占总效应的64.71%.结论 累积生态风险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攻击行为,而且可以通过攻击规范信念间接影响初中生网络攻击行为,未来可以通过干预攻击规范信念来调控网络攻击行为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