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训练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开口训练能有效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因放疗导致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水肿、细胞破坏及纤维化而造成的张口受限。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楔形硬橡皮块、阶梯形木块等辅助张口训练工具缺少精准测量开口度、受力程度以及训练记录等功能。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以辅助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的训练装置,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论 学、颌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口腔医师在诊疗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 学、颌学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口腔医师的重要性。第一,牙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史表明,最早正是 学和颌学的创建将仅为技艺活的牙匠转型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学科;第二,从 、颌和TMJ进化的演变过程论述 、颌和TMJ是现代人类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的独特性及其在人体结构中的唯一性;第三,牙、口腔器官不仅具有咀嚼和消化功能,还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功能。因此,用口颌系统表述更有整体观念,也更有利于诊治咬合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本文用5个常见的医疗和医患问题说明 学、颌学和TMJ学的重要性,指出 学、颌学和TMJ学是全科及各亚专业口腔医师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处置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颈部压力疼痛阈值和头前伸姿势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颈部肌肉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与头前伸姿势及颈部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的145例TMD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2例,年龄为28(9)岁。评估所有患者的头前伸角度、颈部特定肌肉PPT。通过照片拍摄法测量耳屏与C7棘突的连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头前伸角度(头颈角),头颈角≤51°为头前伸组,头颈角>51°为非头前伸组。PPT的测定点为上束斜方肌的中点及C5-C6棘突旁1 cm。患者填写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两组患者的年龄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采用独立 t′检验;两组患者的PPT、NDI和头颈角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头前伸组患者70例,非前伸组患者75例。头前伸组患者的斜方肌PPT[2.82(0.86) kg]显著大于非前伸组[2.46(0.80) kg]( P<0.01)。两组患者的C5-C6棘突旁PPT及N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头颈角与斜方肌PPT呈低度负相关( r=-0.273, P<0.01),与C5-C6处PPT不相关( r=-0.124, P>0.05);NDI与斜方肌PPT呈中度负相关( r=-0.301, P<0.01),与C5-C6处PPT呈低度负相关( r=-0.206, P<0.05)。 结论:TMD患者仅颈部斜方肌PPT与头前伸姿势呈低度负相关,患者头愈前伸反而颈部肌肉抗压痛能力愈强。颈部功能与头前伸角度不相关,但与肌肉压痛阈值密切相关,阈值愈高颈部功能愈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打印技术在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3DP)在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48例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患者,术前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颌面部三维重建,将数据输入3D打印机,智能化地模拟颅颌面多发性骨折内固定手术,并打印3D模型。利用模型设计复位治疗方法:如设计手术切口,置入固定钛板的长度、定位及数目等,完成内固定置入手术。术前、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和术后分别测量:额结节至鼻根部点直线距离(双侧Fr-N),下颌角点至髁突点直线距离(双侧Co-Go),双侧额结节点直线距离(Fr-Fr′),鼻根部点至颏下点直线距离(N-Me),下颌角点至颏下点直线距离(双侧Go-Me),鼻根部点至眶下点直线距离(双侧N-Or)。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和术后左右两侧Go-Me/Co-Go、Fr-N/N-Or、Fr-Fr′/N-Me及Or-Or′/N-Me,采用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 结果: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对称,颞颌关节功能得到改善,与术前设计吻合度较高,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咬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右侧Go-Me/Co-G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12、0.006, 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左右侧Go-Me/Co-G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31、0.167, 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右两侧Fr-N/N-O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50、0.044, P<0.05),术前左右两侧3D模拟复位模型Fr-N/N-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55、0.003, P>0.05);患者术前、术后Fr-Fr′/N-M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65, 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Fr-Fr′/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19, P>0.05);术前及术后Or-Or′/N-M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076, 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Or-Or′/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79, P>0.05)。 结论:3D打印技术在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术中切口定位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感染、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TM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TMD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辅以温针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则辅以消炎止痛药物口服及外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量表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用力咬合时其颞肌、咬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I评分、肌肉压痛指数(P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DI)评分、健侧及患侧颞肌、咬肌RMS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经2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DI评分[(0.213±0.045)分]、CMI评分[(0.149±0.356)分]、患侧咬肌RMS值[(81.381±10.253)μV]、颞肌RMS值[(67.635±14.285)μV]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72±0.75)分]、PI评分[(0.083±0.049)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33±0.91)分]、PI评分[(0.133±0.081)分]、CMI评分[(0.235±0.043)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结论:温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TMD患者疼痛,减轻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程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线整合型MRI信号放大器高清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无线整合型MRI信号放大器(wireless amplified MRI detector,WAND)耦合常规头颈联合线圈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高清成像,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TMD的患者85例(共160侧TMJ),其中男性16例,女性69例,年龄(32.7±14.2)岁(16~80岁),所有纳入对象均行张、闭口斜矢状位以及冠状位WAND耦合头颈联合线圈双侧TMJ高清扫描。基于TMJ及翼外肌高清成像,对比分析TMD患者翼外肌附着类型与TMD患者关节盘位置,采用χ 2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翼外肌附着类型存在3种,Ⅰ型共51侧[31.9%(51/160)],Ⅱ型共77侧[48.1%(77/160)],Ⅲ型共32侧[20.0%(32/160)];TMD患者翼外肌不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存在强相关(χ 2=28.20, P=0.002, r=0.776);不同附着类型翼外肌与关节盘是否可复性移位之间无显著相关(χ 2=0.24, P=0.887, r=0.825)。 结论:TMD患者翼外肌不同附着类型与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相关,WNAD耦合常规头颈联合线圈TMJ高清扫描可为TMD患者在评估翼外肌附着类型及关节盘位置提供可靠影像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认识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古老但又具有挑战的临床常见疾病,挑战在于要明确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及二者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关节骨性结构各种病损间的关系并探索发病机制,要明确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要能够进行有效和规范的治疗,本文针对以上内容进行逐一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少年期与成年期患者唾液菌群差异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近年来菌群成为研究热点,而口腔菌群的一些背景状况,如年龄的差异化表现尚有待澄清。本研究拟对少年期与成年期的唾液菌群差异开展前瞻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52例门诊患者,在平衡了性别、民族、地区、症状、压力、口腔伴随疾病等因素后,组成少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14(1)岁,男性比例26.9%;成年组26例,年龄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距)为35(7)岁,男性比例15.4%。两组研究对象均除外深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重度牙周炎、严重牙列拥挤、明显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口腔黏膜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情况、关节调查Fonseca记忆指数(Fonseca anamnestic index, FAI)、压力状态水平、睡眠质量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清晨非刺激条件下采集口腔唾液,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两个年龄组的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少年组和成年组的唾液菌群 α多样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 β多样性呈现明显区别(Bray-Curtis距离 F值=3.044, P=0.001;Jaccard距离 F值=1.670, P=0.001),菌群构成上的丰度差异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属水平的显著富集菌群,在少年组是普雷沃菌属、放线菌属、奇异菌属、乏养菌属、乳杆菌属,在成年组是嗜血杆菌属、卟啉单胞菌属、隐蔽菌_(SR1)_[G-1]、密螺旋体属、小单胞菌属、土地杆菌属、坦纳菌属、毛螺菌科_[G-8]、厌氧球形菌属、毛螺菌科_[G-3]。功能预测在两组间亦有区别,少年组涉及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磷酸肌醇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光合作用通路,成年组涉及生物素代谢、丁酸代谢、硫辛酸代谢、甲烷代谢、蛋白质外排、RNA降解以及霍乱肠毒素致病循环。 结论:少年组的特异菌群含有常驻菌、益生菌,成年组与感染相关致病菌的种类增加。今后在进行口腔菌群分析时须区分少年与成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MRI直方图纹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的翼外肌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8例TMD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6.2±12.1)岁(15~62岁);同时门诊招募13名颞下颌关节正常志愿者,男性6名,女性7名,年龄(23.5±3.3)岁(20~30)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侧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TMD关节盘位置正常侧(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TMD-DwoD)组(38侧)、TMD关节盘不可复性向前移位侧(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TMD-DDwoR)组(18侧)、正常对照关节盘位置正常侧(normal control-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NC-DwoD)组(26侧)。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闭口位时颞下颌关节翼外肌上肌腹与下肌腹面积、平均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异系数、偏度及峰度等直方图纹理参数。结果:翼外肌上腹TMD-DwoD组的面积[(67.36±30.23) mm 2]显著小于NC-DwoD组[(91.42±45.01) mm 2]( P<0.05),与TMD-DDwoR组[(72.27±37.53) mm 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304.20±29.90和315.06±40.20)均显著大于NC-DwoD组(269.79±25.54)( P<0.05);TMD-DwoD组变异系数(8.89±2.60)显著大于NC-DwoD组及TMD-DDwoR组(分别为6.76±1.82和7.63±1.62)( P<0.05);组间峰度、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翼外肌下腹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286.69±23.48和275.98±30.55)显著大于NC-DwoD组(243.56±17.04)( 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变异系数(分别为9.96±2.24和10.25±1.96)均显著大于NC-DwoD组(8.49±1.94)( 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偏度(分别为0.90±0.94和0.73±0.97)显著小于NC-DwoD组(1.40±1.03)( P<0.05);3组组间的翼外肌下腹面积、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可初步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外肌功能的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颞下颌关节滑膜A型细胞起源、体外培养、纯化分离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颞下颌关节(TMJ)由关节囊包绕,关节囊光滑的内层即为滑膜,各种关节内疾病均会累及滑膜,滑膜是关节疾病的关键性区域。滑膜A型细胞位于滑膜衬里层,多位于滑膜靠近关节腔一侧,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主要作用是清除关节腔内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物。目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体内细胞的生长环境,并能确切地了解单一和多元因素对滑膜细胞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基础研究手段。从细胞起源、体外培养、纯化分离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对人TMJ滑膜A型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