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成瘾症的原因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食物成瘾症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耶鲁食物成瘾量表可用于评估和诊断食物成瘾症。食物成瘾症的形成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病态、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风险因素。可以通过管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营养指导、心理干预、调整公共卫生政策、借助内科药物干预、减重手术、中医中药治疗来改善食物成瘾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手机应用程序的膳食干预对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上超重或肥胖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健康宣教和个体化饮食指导,并通过智能手机体重管理APP上交饮食日志,营养师对饮食不达标的受试者进行指导和纠正12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耶鲁食物成瘾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食物成瘾症状计数得分及食物成瘾者比例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 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体成分测量值、血生化指标以及症状计数得分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共纳入101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男性31例,女性70例,年龄为(30.4±7.3)岁,体质指数(BMI)为(32.76±4.46) kg/m 2,体重为(89.95±17.12) kg,食物成瘾者占比为26.73%。通过手机APP膳食干预12周后,患有食物成瘾的人数从27例减至14例,比例下降了12.9%,症状计数≥3的比例从41.6%下降到19.8%(χ2 =5.17、11.26,均 P<0.01),症状计数由2.25±1.61下降到1.50±1.31( t=3.64, P<0.001);同时,体重、BMI和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6.54±1.03) kg、(2.35±0.36) kg/m 2、(6.50±0.86) cm ( t=6.36、5.62、3.78,均 P<0.001);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改善,分别下降了(0.38±0.10) mmol/L、1.83±0.46、(0.22±0.75) mmol/L( t=3.67、3.59、2.97,均 P<0.01)。 结论: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膳食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食物成瘾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在肥胖症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肥胖症及减重后不能维持健康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多为食物成瘾,食物成瘾在神经影像学中表现为奖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神经环路的失衡.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反馈(real tim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feedback,rtfMRI-NF)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反馈技术,已被应用于其他物质成瘾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中.在食物成瘾肥胖症中,rtfMRI-NF同样具有重塑异常脑功能、改善摄食行为并达到减重效果的潜力.本综述总结了肥胖患者食物成瘾的功能磁共振脑成像模型,探讨应用rtfMRI-NF作为其潜在治疗工具的可行神经靶点,并回顾了rtfMRI-NF在肥胖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rtfMRI-NF在肥胖中的治疗策略和临床指导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抑郁焦虑压力情况与中小学生食物成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索抑郁、焦虑、压力情况与中小学生食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为中小学生保持健康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干预及促进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苏省宜兴市4所小学和初高中的4 180名中小学生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和相关行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Wilcox-on 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宜兴市中小学生食物成瘾检出率为0.98%(41名),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食物成瘾与抑郁、焦虑、压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H=-1.34~5.74,P值均>0.05).食物成瘾与暴饮暴食行为、抑郁、焦虑、压力均存在正相关(r=0.14~0.23,P值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焦虑(OR=5.68,95%CI=1.74~18.55)和压力(OR=5.41,95%CI=2.20~13.32)与中小学生食物成瘾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有焦虑、压力症状的中小学生发生食物成瘾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覆盖整个义务制教育及高中时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食物成瘾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孕妇超重和肥胖对子代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的影响及管理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5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期营养过剩、孕妇超重和肥胖可能影响子代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发育,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孕妇超重和肥胖对子代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影响及机制进展,发现孕妇超重和肥胖可能增加子代罹患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与抑郁、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和食物成瘾的风险,但是宫内环境影响子代神经精神系统发育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大脑发育过程中胰岛素及葡萄糖和瘦素信号系统失调、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失调及反馈环路受损、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受损等.孕期体质量的合理管理可能会改善孕妇超重和肥胖对子代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加强育龄女性社区保健工作是协助管理超重和肥胖孕妇的重要环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型糖尿病患者食物成瘾率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食物成瘾(FA)率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耶律食物成瘾量表(YFAS)于2019年7月-2020年10月对上海闵行地区的1719例T2MD患者进行横断面FA现状及影响因素方便抽样问卷调查,并比较FA与非食物成瘾(NFA)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719位受试者总得分为5245分,人均(3.05±0.04)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成瘾倾向,T2DM患者FA率为20.54%(353/1719).其中女性FA患病率为25.17%(181/719),男性FA患病率为17.2%(172/1000),FA在女性T2DM患者中更易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FA与性别、年龄、腰围、BMI、婚姻状况、饮酒史、每日就餐次数、是否喜欢吃零食及等多个空腹血糖(FBG)因素相关,在30~49岁更易发生.结论 上海闵行地区T2DM患者FA率为20.54%,受性别、年龄、腰围、BMI、婚姻状况、饮酒史、每日就餐次数、是否喜欢吃零食及空腹血糖等因素影响,并有年龄分布特点,建议协助具有FA倾向的T2DM患者制定干预措施,定期筛查食物成瘾症状,并做好风险管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