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覆二氧化锰的纳米平台用于双模态成像及化学动力疗法治疗胰腺癌:体外实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制备具有化学动力疗法(CDT)疗效的多功能二氧化锰包覆二氧化硅纳米平台(SiO2@MnO2 NPs),并观察其体外MRI/超声的成像效果.材料与方法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纳米粒(SiO2 NPs),并基于氨水、聚乙二醇与高锰酸钾的还原反应制备SiO2@MnO2 NPs.观察两种纳米粒的形貌、粒径大小和表面电位,验证SiO2@MnO2 NPs产生毒性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评估纳米粒体外MRI/超声成像的效果,观察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以及纳米粒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并评估纳米粒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CDT疗效.结果 成功制备SiO2@MnO2 NPs,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碎片状MnO2的壳层包覆在球形SiO2 NPs表面,平均粒径(115.9±2.0)nm,平均电位(-32.51±0.30)mV.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亚甲基蓝随SiO2@MnO2 NPs浓度的升高逐渐降解,提示毒性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见SiO2@MnO2 NPs可增强MRI/超声成像效果;于PANC-1细胞内检出大量活性氧生成并发挥CDT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多功能性SiO2@MnO2 NPs,体外显示了良好的CDT效应和双模态成像效果,对PANC-1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为增效CDT和构建多功能纳米平台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硫酸亚铁特殊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在黑色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富含黑色素的肿瘤染色方法进行改进,探索一种新的非脱色素的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方法:对5例含黑色素丰富的黑色素肿瘤进行5种不同方法染色,包括3种当前使用的染色方法及改进的硫酸亚铁特殊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染色抗体包括鉴别诊断中常用的Ki-67、Melan A、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比较上述抗体经5种不同方法染色的效果。结果:未脱色素组的染色结果因黑色素与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结果互相重叠,难以区分;高锰酸钾脱色素组由于氧化的作用,导致组织易脱片、抗原丢失致染色弱等问题;3-氨基-9-乙基咔唑(3-amino-9-ethylcarbazole,AEC)染色虽然能较好区分黑色素与肿瘤细胞染色,但染色较弱,且不利于长期保存;硫酸亚铁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能很好地将肿瘤细胞染成棕黄色、黑色素染成墨绿色,既不会导致抗原丢失,又便于区分。结论:硫酸亚铁特殊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能很好地将肿瘤中黑色素与肿瘤细胞的DAB显色结果区分开来,且不影响染色强度,显著优于现有的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处理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自动配比药液泡脚装置的设计与介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部分下肢关节镜手术为防止足部皮肤细菌影响伤口愈合,患者术前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双脚,需要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配比出合适比例的药液。但目前临床中尚不能精准地调节水与高锰酸钾的比例,导致药物浓度不够精确,影响浸泡效果,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泡脚装置,解决常规的泡脚装置的不足,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AGE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CNKI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收集既往文献报道的儿童AGEP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总结儿童AGEP的临床特征。结果:(1)患儿,男,10岁,有发热,皮损表现为在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基础上出现密集分布的细小脓疱,伴有皮肤瘙痒、灼痛,诊断为AGEP。持续约1周后脓疱消退,继发广泛脱屑,予抗过敏、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皮肤护理等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病情无复发。(2)梳理本例及既往检索到的109例病例,总结儿童AGEP的临床特征。结论:AGEP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无菌性脓疱病,多见于成人,儿童也时有报道,儿科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EB病毒感染相关急性生殖器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36岁,因反复阴茎溃疡2年、复发并加重6个月,于2020年8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灼热、瘙痒,2 d后龟头、阴茎出现点状溃疡,稍疼痛,无渗出、流脓,于外院诊断为生殖器溃疡待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HIV抗体检查均为阴性,予外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洁皮肤,龟头及阴茎溃疡面逐渐增大,伴明显渗出、红肿、疼痛,后予外用中草药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龟头、阴茎再次出现溃疡,外院诊断为固定性药疹可能,予口服甲泼尼龙和头孢类抗生素,外用中草药治疗5 d,溃疡面积增大伴红肿、部分脓性渗出物、渗血,疼痛显著,遂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精神、睡眠较差,体重无明显增减。否认冶游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可疑食物及药物服用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方法在不同程度色素覆盖的黑色素瘤辅助诊断运用中的对比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黑色素处理方法在不同程度黑色素含量黑色素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HE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质量,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运用脱黑色素法和异色染色法(AEC显色法和Giemsa双染法)对15例黑色素瘤组织(中少量黑色素组织10例,多量黑色素组织5例)进行黑色素处理,然后进行HE和IHC染色,对比观察,筛选出最佳黑色素处理方法。IHC抗体为鉴别诊断中常用的Melan A、HMB45。结果:(1)HE:0.25%高锰酸钾氧化20 min脱黑色素HE染色评分高,与0.1%、0.5%高锰酸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IHC:对照组:黑色素未处理,呈棕黑色与DAB棕黄色难以区分。脱黑色素法:高锰酸钾法、改良高锰酸钾法和H 2O 2法,黑色素去除基本干净,但由于强氧化作用抗原丢失致染色减弱,部分存在脱片现象。异色染色法:Giemsa双染法将黑色素染成墨绿色,与肿瘤细胞对比明显,便于区分。AEC显色法肿瘤细胞呈红色可与黑色素区分,但染片不能长期保存。Melan A、HMB45在高锰酸钾法、改良高锰酸钾法、H 2O 2法、AEC显色法、Giemsa双染法和对照组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Giemsa双染法、AEC显色法和改良高锰酸钾法评分高于高锰酸钾法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中少量黑色素组织中,Melan A、HMB45在Giemsa双染法中评分显著高于改良高锰酸钾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多量黑色素组织中,改良高锰酸钾法评分高于Giemsa双染法,HMB45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Giemsa双染法,染色清晰,对比明显,优于其他黑色素处理方法。但在不同黑色素含量组织中,Giemsa双染法适合于中少量黑色素病例;而在多量黑色素组织中,因黑色素与肿瘤细胞互相叠加区域多,不易分辨,推荐改良高锰酸钾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拟参花洗剂外熏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自拟参花洗剂联合智能肛周熏洗仪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肛瘘瘘管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 n=40)、B组( n=40)及C组( n=40)。A组术后予以自拟参花洗剂联合智能肛周熏洗仪进行熏洗治疗,B组术后予以自拟参花洗剂联合坐浴熏洗法进行熏洗治疗,C组予以高锰酸钾坐浴熏洗法治疗。记录三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三组创面愈合及新生血管情况。 结果:治疗后,A组新生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13.65±2.25)vs(11.23±2.01)vs(9.34±1.62),(52.40±5.53)vs(45.40±4.93)vs(37.89±4.49),(1803.68±128.25)vs(1694.48±119.95)vs(1579.24±111.54),(86.91±8.25)vs(78.88±7.53)vs(65.07±6.22),(183.76±16.40)vs(156.29±14.31)vs(109.09±10.44)],B组高于C组( P<0.01);A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渗液评分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及C组[(0.78±0.34)vs(1.27±0.39)vs(1.85±0.51),(0.19±0.07)vs(0.33±0.09)vs(0.50±0.11),(0.18±0.07)vs(0.23±0.09)vs(0.29±0.12),(85.49±9.27)vs(97.26±10.60)vs(129.69±12.42)],B组低于C组;此外,A组总有效率较B及C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14.05, P<0.05),B组总有效率较C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0, 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拟参花洗剂联合智能肛周熏洗仪用于肛瘘患者能显著减少术后水肿及疼痛,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与上皮组织增生,继而加快创面早期愈合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浸浴方案对天疱疮患者皮损愈合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对天疱疮患者皮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浸浴护理的天疱疮患者,比较采用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候选变量与患者出院恢复情况是否良好的关系。结果:纳入74例天疱疮患者,年龄52(41,60)岁[ M( Q1, Q3)],男45例(60.81%)、女29例(39.19%),原发皮疹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中位数为40%。接受臭氧浸浴32例、1∶8 000高锰酸钾浸浴25例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17例,3组的平均住院时长、平均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性别、皮疹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患者接受的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浆、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外用抗生素等,3组间使用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臭氧组系统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两高锰酸钾组(均 P < 0.01)。出院时,臭氧浸浴组1例好转,21例基本痊愈,10例痊愈;1∶8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4例好转,13例基本痊愈,8例痊愈;1∶5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5例好转,8例基本痊愈,4例痊愈。臭氧浸浴组恢复良好患者比例(31/32例)高于高锰酸钾浸浴组(33/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臭氧浸浴对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是患者出院"恢复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HR = 8.455,95% CI:1.011 ~ 70.672, P = 0.049)。 结论:臭氧浸浴对天疱疮患者的皮疹恢复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方法:含黑色素肿瘤30例,其中蓝痣10例,黑色素瘤20例,构建组织芯片。采用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1%甲基绿对比染色进行比较,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B45、Melan A、S-100蛋白、SOX10的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对含黑色素肿瘤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判读的影响。结果:经过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处理后,部分病例出现破片、脱片现象;HMB45的染色效果与1%甲基绿对比染色后HMB45染色效果基本一致;SOX10出现假阴性;Melan A大部分病例出现表达减弱或阴性表达;S-100蛋白表达良好。经1%甲基绿对比染色后黑色素被染成绿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棕黄色形成对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定位准确,易于判读。2例含重度黑色素的病例组织由于色素覆盖厚重,影响不同指标的显色结果判读。结论:含黑色素的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采用1%甲基绿对比染色法,在解决轻-中度含黑色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判读上相对比传统的高锰酸钾氧化草酸漂白法脱黑色素方法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氯异氰尿酸脱黑色素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三氯异氰尿酸脱黑色素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影响。方法:对40例含黑色素的病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氧化剂(三氯异氰尿酸、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对Ki-67、S-100蛋白、HMB45、Melan A、SOX10、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漂白,比较3种方法的染色合格率和漂白时间。通过无色素的对照组织验证各抗体DAB信号在三氯异氰尿酸漂白的耐受时间。结果:8%三氯异氰尿酸溶液为最佳反应浓度。8%三氯异氰尿酸漂白在Ki-67、S-100蛋白、SOX10、HMB45、Melan A、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尤其是在中、高色素含量的标本)漂白合格率明显高于0.5%高锰酸钾和10%过氧化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8%三氯异氰尿酸的漂白时间(<20 min)短于0.5%高锰酸钾(约40 min)和10%过氧化氢(24 h)。8%三氯异氰尿酸对各种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的DAB信号均无影响且耐受时间长(20~78 h)。 结论:8%三氯异氰尿酸的DAB后漂白可以作为富含黑色素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漂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