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市大气O3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寿命损失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沈阳市O3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寿命损失的影响,并探讨人口特征和季节对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方法 收集沈阳市2014-2018年心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逐日死亡人数、O3逐日平均浓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并计算逐日寿命损失年(YLL),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O3污染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ER及YLL效应值).结果 O3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累积滞后3d(lag03)达到最大效应,O3每增加10 μg/m3,ER及YLL效应值分别为1.08%(95%CI:0.53%~1.62%)和3.97(0.54~7.40)人年.不同人口特征下,O3对女性、≥65岁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死亡风险 ER 更高,分别为 1.23%(95%CI:0.48%~1.98%),1.33%(95%C/:0.73%~1.93%),1.17%(95%CI:0.08%~2.27%),但仅不同性别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LL效应值在男性、≥65岁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表现出更高风险,但不同亚组人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暖季,O3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ER及YLL效应值的影响均明显增加.结论 沈阳市大气O3污染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YLL有一定相关性,女性、≥65岁人群为O3健康损伤的脆弱人群,暖季可增加O3对人群死亡风险及YLL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556篇中文文献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与空气污染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我国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与空气污染的相关研究状况、关注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为我国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去重、无关文献剔除、缺失信息(发表时间、作者、关键词、机构等)详细补充、同一机构和同义词的识别替换等处理.统计发文量分布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使用有效中文文献556篇,发文数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近10年增幅扩大明显.主要作者团队和机构内的合作较为密切,但之间合作较为缺乏.研究呈现出污染物、疾病、其他结局或指标、研究方法、动物模型、机制等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方面,PM2.5的研究热度可能持续,而近年突现明显的臭氧、气温、健康风险等方面也可能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部分热点.随着时间发展,相关研究内容逐渐具体化、细化和全面化.结论 基于本研究文献,我国CVD与空气污染相关研究可能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将持续受到关注.建议进一步加强跨区域、跨机构、跨团队的多元研究合作,持续关注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变化,推动我国CVD与空气污染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康复医院及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LDH患者93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射频消融术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疗效;术前、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疼痛情况;术前和术后7 d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术前和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89.36%(42/47)]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33/47)](χ 2=4.63, P < 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7 d[(2.91±0.54)分]和术后3个月[(1.32±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6±0.62)分、(2.08±0.47)分]( t=7.06、9.22,均 P < 0.001)。观察组术后7 d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0.24±0.05)μg/L]、IL-6[(18.49±3.47)ng/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97.94±17.43)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7±0.09)μg/L、(24.31±4.12)ng/L和(148.87±20.13)ng/L]( t=8.63、7.37、13.05,均 P < 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5.68±2.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17±3.24)分],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9.84±1.4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46±2.18)分]( t=-7.78、9.49,均 P < 0.001)。 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LDH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州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与儿童支气管肺炎住院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大气气态污染物与儿童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州市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臭氧(O 3)等大气气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和气象条件(包括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等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上述气态污染物与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数的关系。 结果:研究发现,2015-2019年期间,广州市CO日均浓度每升高1 mg/m 3,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数增加4.16倍(95% CI:1.49,6.90);NO 2、SO 2浓度每升高10 μg/m 3,儿童支气管肺炎入院人数分别增加8.13倍(95% CI:1.91,14.74)、2.17倍(95% CI:0.83,3.53)。 结论:CO、NO 2、SO 2日平均浓度的升高可能与儿童发生支气管肺炎住院风险的上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命早期维生素D饮食对不同哮喘内型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不同剂量维生素D饮食对不同哮喘内型小鼠模型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22年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动物房饲养孕14 d的BALB/c小鼠,子鼠出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每组12只。维生素D充足组小鼠给予维生素D含量充足饲料,维生素D缺乏组小鼠饲料不含有维生素D。小鼠8周龄开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T2型哮喘模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联合臭氧暴露建立非T2型哮喘模型,每种模型各6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肺组织行HE染色,评估炎性反应评分,并计算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密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和IL-17A表达水平及炎症细胞计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计数)。 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小鼠和非T2型哮喘小鼠血清25(OH)D 3均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8.12 ± 1.72)μg/L比(26.63 ± 2.54)μg/L和(6.86 ± 1.65)μg/L比(23.81 ± 3.0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炎性反应评分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非T2型哮喘小鼠[(2.58 ± 0.49)分比(1.83 ± 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T2型哮喘小鼠炎性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中性粒细胞密度和嗜酸粒细胞密度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20.30 ± 1.95)个/100 μm比(12.58 ± 1.04)个/100 μm和(5.25 ± 0.62)个/100 μm比(3.15 ± 0.35)个/100 μm;非T2型哮喘:(53.48 ± 5.19)个/100 μm比(33.80 ± 2.74)个/100 μm和(3.00 ± 0.29)个/100 μm比(2.17 ± 0.21)个/100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BALF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小鼠,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T2型哮喘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T2型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非T2哮喘模型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组内非T2型哮喘小鼠BALF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而T2型哮喘小鼠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非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4、IL-6和IL-17A均明显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BALF IL-10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在维生素D缺乏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4明显低于T2型哮喘小鼠,BALF IL-6和IL-17A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维生素D充足组,非T2型哮喘小鼠BALF IL-6和IL-17A明显高于T2型哮喘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维生素D参与了T2型哮喘和非T2型哮喘的不同气道炎性反应机制,这种影响可能对非T2型哮喘作用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用臭氧作用机制及其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臭氧因强氧化性,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随着临床研究技术的进步和人工臭氧发生设备的不断升级,医用臭氧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临床治疗作用凸显,其疗效得到了充分肯定。由于医用臭氧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故医用臭氧为临床医护人员在HIV/AIDS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新思路。本篇综述中将主要描述医用臭氧的作用机制及其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以期对医用臭氧在HIV/AIDS患者中的安全应用有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大气臭氧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山东省大气O 3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的关联。 方法:于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人类精子库招募健康捐精志愿者,共计对2 971名健康志愿者的37 977份捐精数据进行了分析;年均O 3浓度(0.01°×0.01°)按家庭住址匹配。采用多元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前1年平均O 3暴露浓度与精子质量的暴露-反应关系,以每位捐精者作为随机截距,估计O 3增加每10 μg/m 3相关精液质量参数的百分比变化,采用分层分析评估个体特征对O 3与精液质量的修饰效应。 结果:精液采集前1年平均O 3浓度为(107.09±7.50)μg/m 3,O 3暴露与精子浓度(-3.12%,95% CI:-4.55%,-1.67%)、精子总数(-5.21%,95% CI:-7.28%,-3.09%)、精子活动率(-1.49%,95% CI:-2.37%,-0.61%)、前向运动精子比率(-2.53%,95% CI:-3.78%,-1.26%)、活动精子总数(-5.82%,95% CI:-8.17%,-3.41%)和前向运动精子总数(-6.22%,95% CI:-8.73%,-3.64%)下降有强关联。30岁及以上、肥胖且学历较低男性的精子质量可能更容易受到O 3的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山东省大气O 3长期暴露与精子质量下降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暴露窗口空气污染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窗口期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与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患者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对空气污染物暴露敏感的时间窗。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首次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的2 071例40岁以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日是否供暖将患者分为供暖季组和非供暖季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妊娠结局。按IVF/ICSI治疗时间线划分为4个离散的暴露时间窗:暴露窗1,即Gn启动前75 d到Gn启动日;暴露窗2,即Gn启动日到取卵前一天;暴露窗3,即取卵日到第3天胚胎移植日;暴露窗4,即胚胎移植日到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日。分别计算每个患者在各个暴露窗口期6种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 2.5)、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 10)、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 2)、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 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臭氧(ozone,O 3)]的日平均水平。主要结局指标是持续妊娠率。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暴露窗口期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并针对重要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 结果:供暖季组的生化妊娠率[51.7%(465/900)]、临床妊娠率[45.2%(407/900)]、持续妊娠率[38.2%(344/900)]和活产率[36.1%(325/900)]均显著低于非供暖季组[56.3%(659/1 171), P=0.037;51.2%(599/1 171), P=0.007;44.3%(519/1 171), P=0.005;41.3%(484/1 171), P=0.016]。在4个时间窗都可以观察到SO 2和NO 2暴露与持续妊娠呈显著负相关,SO 2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对应a OR和95% CI分别为0.92(0.85~0.99)、0.92(0.87~0.99)、0.93(0.87~0.99)和0.93(0.87~0.99)。对于NO 2,每个IQR增量的a OR和95% CI分别为0.83(0.72~0.95)、0.87(0.77~0.97)、0.90(0.81~1.00)和0.85(0.77~0.95)。在暴露窗1和4,PM 10暴露与持续妊娠可能性降低显著相关(a OR=0.86,95% CI:0.75~0.98;a OR=0.89,95% CI:0.80~1.00)。在暴露窗1,PM 2.5暴露与持续妊娠呈显著负关联(a OR=0.86,95% CI:0.75~0.99)。此外,在除暴露窗3之外的所有暴露窗口中都观察到NO 2 暴露与临床妊娠失败显著相关(暴露窗1:a OR=0.85,95% CI:0.74~0.97;暴露窗2:a OR=0.88,95% CI:0.79~0.99;暴露窗4:a OR=0.89,95% CI:0.81~0.99)。没有显示CO和O 3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论:空气污染物暴露会降低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持续妊娠的可能性,并且在IVF助孕之前的窦前卵泡到窦卵泡阶段,这种影响同样存在。在几乎所有暴露窗口中都观察到,NO 2暴露与临床妊娠和持续妊娠失败显著相关,提示NO 2可能是与IVF妊娠结局相关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覆盖UVA1的新型防晒剂MCE对色素和老化体征的影响:一项在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进行的为期8周、随机、自身对照、前瞻性户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不同的紫外线(UV)波段中,长波UVA(UVA1,340 ~ 400 nm)具有更高的皮肤穿透力,并且受气象条件和臭氧层厚度等环境参数的影响较小,因此更容易到达皮肤深部的真皮层,对细胞成分(如DNA、脂质和蛋白质)造成氧化损伤。UVA1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与衰老、致癌作用、多种皮肤疾病和色素问题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下臭氧水注射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臭氧水与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ACS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臭氧水组(T组)和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组(C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肩关节腔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及肩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睡眠质量评分(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NRS、SRSS均低于治疗前,ROM(前屈、后伸、外展)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周、1个月,两组间NRS及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T组NRS及镇痛药物使用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各时点,两组间ROM(前屈、后伸、外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及S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T组治疗有效率低于C组、T组SRSS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共有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短暂的疼痛加重,合并糖尿病的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臭氧水和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治疗ACS疗效显著,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的中期疗效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