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腥草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对 144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鱼腥草根部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的定量分析,阐明其特征,为中药印迹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集全国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取根部挥发油,通过GC-MS法获得指纹图谱并建立相应的成分数据库.对各批鱼腥草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进行定量表征,获得其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物芯指数(core index,CI)、总量统计矩参数、信息熵、信息量等参数.结果 各批样品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批样品间峰面积、信息量变化很大(RSD值分别为 68.67%、79.72%),峰数变化较大(RSD值为 22.03%);而信息熵、总量统计一阶矩、物芯指数(Xvp零阶、Xvp一阶、Xvp二阶)的变化不大(RSD值分别为 16.17%、13.32%、5.46%、6.38%、6.03%).结论 鱼腥草生长过程中以"印迹模板"为中心修饰而成的具体成分及含量是随时随域变化,整体表现为"变"与"不变"规律,其印迹性质量评价可为中药更全面准确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鱼腥草水提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体外诱导肺炎支原体耐药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亚抑制浓度鱼腥草水提物和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对肺炎支原体(MP)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株的耐药诱导作用,探讨鱼腥草用于治疗MP感染的可能优势。方法:10株对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敏感的MP临床菌株体外用不同浓度梯度的鱼腥草水提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逐级诱导传代。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对传代后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耐药相关基因23S rRNA结构域V区和核糖体蛋白L4、L22基因并测序。结果:经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体外诱导后,分别有8株、5株和4株成为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稳定耐药株;与耐药诱导前相比,药物对各临床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提高了2~16倍;诱导前后,所有菌株的核糖体蛋白L4、L22编码基因测序均未发现突变,8株诱导耐药株中的6株出现23S rRNA结构域V区A2063G/T突变。经鱼腥草水提物诱导传代的各临床菌株最低抑菌浓度提高均不超过2倍。结论:体外多步骤亚抑菌浓度大环内酯类药物诱导作用可致MP的23S rRNA选择性突变而产生稳定性耐药。与抗菌药物相比,鱼腥草水提物诱导后的MP不易产生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咳平喘颗粒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清咳平喘颗粒(原名清宣颗粒)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在其基础上增加金荞麦、鱼腥草、川贝母、矮地茶、枇杷叶、紫苏子六味清肺、化痰、解毒之品,经现代制药工艺精制而成,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平喘、解毒化痰功效,主要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配伍应用举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初期多为外寒内饮证,可选用具有温宣及温化作用的药对或角药,如麻黄与苦杏仁,干姜、细辛与五味子,桂枝与茯苓;感染诱发AECOPD时,可从“痈”论治,选用清热消痈、祛痰逐饮药对,如鱼腥草与金荞麦、葶苈子与紫苏子、桔梗与陈皮;AECOPD病程中多存在气逆痰阻、瘀血阻络,可选用降气化痰、活血化瘀药对,如白前与前胡、半夏与枇杷叶、薏苡仁与桃仁。AECOPD的治疗宜标本兼顾,重在祛邪。临床应谨守病机,活用药对与角药,方可收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病毒所致心力衰竭的组学机制分析及药物预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心力衰竭(心衰)的机制,并预测对其可能有效的药物。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检索冠状病毒和心衰,并筛选符合实验要求的组学数据。采用R语言Limma程序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两组差异基因导入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取两组结果的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对所有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最后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Med预测冠状病毒所致心衰的治疗药物。结果:在GEO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GSE59185冠状病毒数据集,根据不同的亚型分为wt组、?E组、?3组、?5组、对照组5组样本,差异分析发现各亚组交集上调基因191?个,下调基因18?个。在GEO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GSE126062心衰数据集,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495?个,其中上调165?个,下调330?个。冠状病毒与心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取交集处理共有GO条目20条,主要富集在病毒反应、病毒防御反应、Ⅰ型干扰素反应、γ干扰素调节、先天免疫反应调节、病毒生命周期负调控、病毒基因组复制调控等;共有5条KEGG通路,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10、IL-17、TNF、干扰素调节因子9、2′, 5′-寡腺苷酸合成酶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CXC趋化因子配体10、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共10?个核心基因。EpiMed平台预测可能对冠状病毒所致心衰有效的药物为TNF-α抑制剂、白藜醇、利托那韦、白芍、维甲酸、连翘、鱼腥草等。结论:多个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衰的原因,白藜芦醇、利托那韦、维甲酸、白芍、连翘、鱼腥草可能对其具有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陈芥菜卤文献考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陈芥菜卤为传统中药中独特的发酵类液体入药,其前身为齑水,至明代陈芥菜卤的名称才逐渐确立。经考证发现古代芥菜的主要基原植物为十字花科芸苔族芸苔属芥菜(原变种) 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 var. juncea,而陈芥菜卤所用芥菜的基原主要为十字花科芸苔族芸苔属芥菜的栽培变种(雪里蕻) Brssica juncea var. multiceps Tsen et Lee,属于芥菜叶芥类分蘗芥。陈芥菜卤味辛、咸,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定嗽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痈的治疗,还可用于肺痿、喉癣、喘胀、咳嗽、吐脓血、面肿等病症。其用法包括:直接服用(或温服)、用热豆浆冲服、加入饭菜中食用、兑入汤药中冲服、用鱼腥草捣汁兑服等。陈芥菜卤之道地产地应为浙江嘉兴地区,尤以嘉善天凝镇天宁寺所藏出名,常州天宁寺是为讹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抑制性突变相关炎症反应与干预药物的组学分析及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抑制性突变相关炎症机制及其潜在干预药物,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从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选具有ACE2突变的肺腺癌数据,采用R程序语言edgeR包与clusterProfiler包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基因本体学(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分析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应用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genomic Precision Medicine Prediction Platform,EpiMed)对关键基因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和药物预测。结果:共得到差异基因1 005个,其中表达上调91个,下调914个。GO富集71条,其中生物学进程45条,细胞组分16条,分子功能10条。KEGG通路共富集13条,主要富集在炎症通路、病毒感染性疾病、转录调控、药物代谢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相关通路。PPI网络分析共得到252个蛋白质,H2A簇状组蛋白16、H3簇状组蛋白2、H3簇状组蛋白7、H3簇状组蛋白11、H3簇状组蛋白3、H2B簇状组蛋白3、H2B簇状组蛋白6、H4簇状组蛋白2、H1-4接头组蛋白、H2A簇状组蛋白4为筛选出的10个核心基因。α干扰素、白藜芦醇、塞来昔布、鱼腥草、连翘、地塞米松、白头翁、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甘草和泛昔洛韦可能是治疗ACE2突变相关炎症的药物。结论:ACE2抑制性突变相关炎症与COVID-19发病机制类似,通过激活促进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炎症通路导致疾病发生,白藜芦醇、干扰素、塞来昔布等药物可能对COVID-19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用养阴清肺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放射性肺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肺,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肺、痰凝血瘀为标。其中,肺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肺法为主要治法,自拟养阴清肺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鱼腥草素钠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鱼腥草素钠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高血压组(n=13)和鱼腥草素钠组(n=13).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血压组和鱼腥草素钠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压模型.测量大鼠基线血压,每周监测1次大鼠体重,从第5周起监测大鼠尾动脉血压,第9周起鱼腥草素钠组大鼠采用鱼腥草素钠灌胃,对照组及高血压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3周后检测3组大鼠血浆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浓度.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和鱼腥草素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高血压组(P<0.05);鱼腥草素钠组和高血压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腥草素钠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鱼腥草素钠干预后,可明显缓解炎症,降低高脂喂食大鼠导致的高血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之间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干预中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简称"新冠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探讨新冠后CFS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分子机制,并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潜在中药,为治疗新冠后CF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使用R语言4.2.1中的"Seurat"包处理新冠后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外周血单细胞测序数据,"CellChat"包进行细胞通讯分析,"scMetabolism"包评估细胞代谢特征,综合5种算法(AddModuleScore、AUCell、UCell、singscore和ssGSEA)计算新冠后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中5种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评分,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使用"scCODE"包鉴定各类免疫细胞在正常受试者与新冠后CFS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differential expression,DE)基因.Upset图分析得到新冠后CFS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nflammatory response related genes,IRGs)、氧化应激相关基因(oxidative stress related genes,OSRGs)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poptosis related genes,ARGs).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分别对 IRGs、OSRGs、ARGs 进行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ene ontology biological process,GOBP)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IRGs-OSRGs-ARGs"分子交互复杂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OREMINE数据库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中药,并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分类.结果 共鉴定出5种免疫细胞,分别为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相比于正常受试者,新冠后CFS患者的细胞通讯更为丰富且强度更大,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的细胞代谢特征.新冠后CFS患者中各类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评分普遍高于正常受试者.共得到33个IRGs、17个OSRGs和54个ARGs."IRGs-OSRGs-ARGs"分子交互网络显示,IRGs、OSRGs和ARGs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最后鉴定出8个关键基因.干预中药药性以寒为主,温、平次之;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肺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甘草、人参等)、清热药(黄芩、鱼腥草等)、活血化瘀药(郁金、丹参等)为主.结论 新冠后CFS患者存在异常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状态,且三者之间密切关联.8个关键基因(TNF、BCL2、CTNNB1、CXCL8、IFNG、HIF1A、MCL1、CYCS)可能是新冠后CFS的潜在治疗靶标.临床治疗新冠后CFS应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等药物的配伍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