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频热疗对膝骨关节炎实验兔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OA)形成过程中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OA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射频热疗组给予射频热疗干预,选择谐振模式,温度设定为36.5~38.5 ℃,每日治疗1次;模型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6 d、12 d及18 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标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滑膜中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经相同时间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射频热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其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逐渐降低,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比较,射频热疗能进一步改善膝OA实验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瑞舒伐他汀联合鹿瓜多肽辅助LCP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代谢、再骨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鹿瓜多肽辅助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 1-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108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 例.在LCP内固定术后,予以对照组患者鹿瓜多肽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联合鹿瓜多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Ⅰ)和骨钙素(BGP)]及骨折修复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 92.59%(50/54),高于对照组的 74.07%(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可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L3、L4 BMD高于对照组;TRACP-5b、N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BMP-2 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3/54),与对照组的 16.67%(9/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鹿瓜多肽可加速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促进骨折愈合,可能与瑞舒伐他汀能提高患者BMD、改善骨代谢和调节骨折修复细胞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离子色谱法测定鹿瓜多肽注射剂中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和果糖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鹿瓜多肽注射液、注射用鹿瓜多肽中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和果糖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Dionex CarboPac PA20 色谱柱(150 mm×3 mm,6 μm);Dionex PA20 Guard预柱(30 mm×3 mm,6 μm);流动相:水-25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1 mol/L醋酸钠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进样量:25 μL;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结果 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果糖的线性范围均为 0.1~10.0 μg/mL(r>0.995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52%、97.80%、97.03%、97.72%、98.35%,RSD值分别为 2.88%、1.49%、2.01%、1.83%、1.84%.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鹿瓜多肽注射剂中糖类杂质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鹿瓜多肽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骨生长过程中炎症因子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骨生长过程中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52例,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研究组在钙尔奇D联合骨化三醇基础上予以鹿瓜多肽治疗,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血测定炎症介质、骨代谢以及红细胞相关指标,测定骨密度,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L1~4和髋部骨密度升高,治疗后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红细胞电泳指数(EEI)含量降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及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含量升高,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含量升高,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腰椎L1~4和髋部骨密度较高,治疗后EAI、EEI含量较低,DTER含量较高,治疗后ALP、ACP、PICP、BGP含量较高,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含量较低,IL-2含量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5.0(0%)与研究组有效率(90.38%)数据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瓜多肽能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改善红细胞相关、骨代谢以及炎症指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致喉头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患者,男,46岁.因“高处坠落伤致颈后部疼痛并双上肢麻木1天”于2015年9月5日入住我院骨一科,入院诊断:颈椎骨折(C3);颈脊髓损伤(ASIA D级).入院查体:体温36.7℃,心率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40/9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正常,轮椅推入病房,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20 mg+0.9% NS 500 mL ivgtt qd促进骨骼愈合;复方甘露醇125 mLivgtt bid脱水;门冬胰岛素30早10U晚8U ih控制血糖;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 im qd营养神经;低分子肝素钙0.5万单位皮下注射液qd预防血栓.2015年9月15日14∶33患者全麻下行经前路颈3椎体骨折切开复位颈3~4椎间盘切除去左侧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于15∶50安返病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24 mg加入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5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四肢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胫骨干、尺桡骨、股骨干、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药物对斑马鱼呼吸代谢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和注射用鹿瓜多肽对斑马鱼的窒息氧浓度和耗氧率等指标的影响,探讨斑马鱼作为药物筛选模式动物的可能性,以及微量氧电极法应用于药物初筛的可行性.方法:将斑马鱼通过药物处理5d后,放入25 ml的窒息室,连续测定溶氧浓度,直到窒息,求得各处理组的窒息氧浓度、窒息时间、特定体质量耗氧率等参数.结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斑马鱼的窒息氧浓度、静止耗氧率、窒息时间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不会增加氧气消耗,也不会降低低氧耐受能力.注射用鹿瓜多肽对斑马鱼的窒息时间、特定体质量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斑马鱼的窒息氧浓度有显著提高的作用(P <0.05),表明鹿瓜多肽可降低实验鱼的低氧耐受能力.结论:注射用鹿瓜多肽能显著提高斑马鱼的窒息点,斑马鱼可用于药物药效的初筛研究,微量氧电极法可应用于药物的初筛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形成过程中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形成过程中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h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于制模后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射频热疗组于制模后给予射频热疗治疗,模型组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7d、13d及19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评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实验兔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经相同天数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依次降低,软骨组织Ⅱ型胶原含量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疗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Mankins评分逐渐降低,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含量逐渐增高,各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疗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鹿瓜多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显著增加软骨中Ⅱ型胶原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溶媒配制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4种常用溶媒配制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稳定性,优选最佳溶媒配制方案,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将鹿瓜多肽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4种临床常用溶媒分别配制,定时观察配制溶液的外观、pH值和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 鹿瓜多肽与4种溶媒混合配制后,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但不溶性微粒均随着配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不溶性微粒增幅依次为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4h后≥10μm不溶性微粒数均超过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其中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1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就已超过药典规定的限度,4h后≥25 μm不溶性微粒数也超过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最佳配制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其次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且配制后的溶液应在4h内使用完毕,不建议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鹿瓜多肽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和对照组共103例进行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的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患者年龄、联合用药、剂量、过敏发生时间4个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联合用药、过敏发生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OR值分别为3.918、5.657、5.464.结论 中青年患者、联合用药,10~ 30 min内发生的不良反应为鹿瓜多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