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梅先教授扶正补虚治疗冠心病学术经验及临证举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蒋梅先教授认为冠心病多为由虚而发病,因虚致实,胸中大气失振是病本.稳定性冠心病多虚且虚中夹实,气虚血瘀贯穿发病全程;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实虽急,但正气大虚.久病归肾,久痛入络.治疗上蒋教授强调以补为主,尤其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更要注重补中寓通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活血应当贯始终冠心病治疗始终;在治疗中除通阳宽胸外,还应当注意填精安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补虚固本、兼顾五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密度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因果关系.方法 暴露包括骨质疏松、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足跟骨密度、前臂骨密度,结局为GERD.筛选与暴露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作为主要方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 法作为补充,评估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IVW法表明遗传预测的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P=0.005,OR=35.687,95%CI:3.009~423.194),全身骨密度(P=1.57×10-5,OR=0.910,95%CI:0.872~0.950)和腰椎骨密度(P=0.005,OR=0.917,95%CI:0.863~0.974)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而股骨颈骨密度、前臂骨密度、足跟骨密度与GERD不存在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足跟骨密度与GERD之间存在异质性,但不影响随机效应IVW法得出的因果关系的结论,其余暴露与GERD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intercept表明无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表明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骨质疏松是GERD的危险因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的增加是GERD的保护因素.这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进行GERD的早期筛查及诊治,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咖啡摄入增加骨关节炎风险: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探索咖啡摄入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公开发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数据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中位数法、加权中值方法和MR-Egger回归法估计咖啡摄入与OA风险的因果关系,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多效性检验验证结果稳定性.使用不同种类咖啡摄入进一步验证其对OA风险的影响.结果 MR分析表明,咖啡摄入对OA产生不利影响,其中自我报告OA:OR(95%CI)为 2.16(1.65~2.82);髋关节或膝关节OA:OR(95%CI)为 2.22(1.74~2.84);髋关节OA:OR(95%CI)为 2.17(1.45~3.24);膝关节OA:OR(95%CI)为 2.37(1.83~3.07).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比较稳定,多效性检验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进一步验证发现咖啡摄入确实会导致OA风险增加,但不同咖啡类型会对OA产生不同影响.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咖啡摄入增加了骨关节炎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磁固相萃取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定量检测鸡肉和猪肉中的恩诺沙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利用磁性固相萃取(MSPE)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建立一种鸡肉和猪肉中恩诺沙星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合成Fe3O4@共价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分离和富集恩诺沙星.以银纳米颗粒为增强基底,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采集恩诺沙星的SERS光谱.利用恩诺沙星的特征SERS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恩诺沙星位于745.77cm-1拉曼位移处的SERS信号强度与其浓度的对数值在5.0x10-7~1.0x10-5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62.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和0.23 μg/g.该方法检测鸡肉和猪肉中恩诺沙星的回收率为80.97%~10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6%~4.6%.结论 MSPE-SERS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为恩诺沙星的快速检测和现场检测提供了 一种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并首次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冠心病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宽胸气雾剂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LDL-C、TC、TG、hs-CRP、Hcy、FIB、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VEG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NO、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斑块体积、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能改善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斑块稳定性具有良好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肤痒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肤痒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选择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总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5℃,进样量为1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对19批次的肤痒颗粒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HPLC指纹图谱共发现9个共有峰,其中4个为已知特征峰,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阿魏酸.19批次肤痒颗粒与对照图谱相似度为0.767~0.995,相对保留时间范围为0.189~1.587,相对峰面积范围0.032~11.220.19批样品可聚为3类,特征图谱比较显示,14家公司中A公司的2批次、B公司的1批次样品相似度均低于0.9,E、G公司样品及L公司的一批次样品相似度大于0.98.结论:建立的该肤痒颗粒HPLC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肤痒颗粒的质量评价指标,为肤痒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质谱流式技术扩宽临床研究广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质谱流式技术是近来年发明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利用金属同位素标签替代荧光标签,并利用质谱对标签进行定量,通过结合质谱和流式细胞技术,可以同时对单细胞进行超多参数、无需补偿的测量,大大增强了评估复杂细胞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弥补了荧光流式的不足。其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免疫、肿瘤、血液、药物和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曲线下面积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曲线下面积法评价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BMI 20~28 kg/m 2,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40):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采用滴定法缓慢静脉注射1 mg/ml瑞马唑仑或10 mg/ml丙泊酚,当对口头指令反应消失时停止给药。计算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给药后第1个10 min内MAP低于或高于基础值的曲线下面积(AUC MAP-、AUC MAP+)和HR低于或高于基础值10%的曲线下的面积(AUC HR-、AUC HR+)。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注射痛发生情况。术后24 h随访术中知晓发生情况,记录术后30 d内心血管并发症、脑梗死及少尿或无尿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R组比较,P组AUC MAP-增大(平均差值为59.375 mmHg·min,95% CI 26.763~91.987 mmHg·min),AUC HR-增大( P<0.05),AUC MAP+和AUC HR+、血管活性药使用率、使用例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未见注射痛和术中知晓发生。 结论: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瑞马唑仑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优于丙泊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脓毒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脓毒症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收住我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的脓毒症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常规治疗(常规组,A组, n=17),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辅助治疗(益生菌组,B组, n=17),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C组)。入组24 h内记录所有脓毒症患儿的一般情况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并于入组后5~7 d,采集患儿的粪便样本,同期留取健康患儿粪便样本,运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肠道菌群功能,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α多样性指数及β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两组脓毒症患儿肠道菌群的丰度均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同时菌群的个体差异也呈加大趋势,但是服用益生菌后,上述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 P<0.05);在菌门水平上,常规治疗组的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比例最低,变形菌门的数量明显增加( P<0.05);在菌属水平上,肠球菌成为常规治疗组中的优势菌种,而在益生菌组中双歧杆菌、普氏粪杆菌及丹毒丝菌、扭链胃球菌的比例明显提高( P<0.05);益生菌组与常规组相比,两者在线粒体合成、外泌体、mRNA转录降解及半胱氨酸代谢等通路的丰度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脓毒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下降,结构稳定性差,同时拟杆菌减少伴变形杆菌增多,而添加益生菌辅助治疗后可增加患儿双歧杆菌及普氏粪杆菌等有益菌的比例,减少肠球菌等机会致病菌的数量,其差异性代谢通路可能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型仪器技术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在大型仪器平台人才队伍中引入博士研究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管理让其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人才队伍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运转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平台近年来都加强了高层级人才的引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并通过职级晋升、提升待遇等管理手段,保持仪器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结论:高精尖仪器是仪器技术平台的基础,高学历人才是仪器技术平台的核心。只有更多的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加入技术平台,才能让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更好地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