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内镜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缘穿孔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缘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方穿孔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4.5±14.2)岁。分析穿孔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比较手术前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4±3.1)个月(6~18个月),穿孔愈合率94.7%(36/38)。术后气导平均听阈为(21.4±7.7)dB HL,明显小于术前气导平均听阈[(30.9±8.9)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53, P<0.05);术后平均骨气导差为(10.8±6.0)dB,明显小于术前平均骨气导差[(18.4±6.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62, P<0.05)。骨气导差缩小(8.3±1.5)dB。随访期间,发生鼓膜炎2例(4.7%,2/38),再穿孔2例(4.7%,2/38),钝角愈合1例(2.4%,1/38)。无继发性胆脂瘤发生。 结论:耳内镜下蝶形软骨嵌入法修补鼓膜前方穿孔简单、微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再次Ⅰ型鼓室成形术经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Ⅰ型鼓室成形术的失败原因,总结再次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收治的再次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病例.通过复习患者病史、再次手术前鼓膜穿孔大小和部位、再次手术前后纯音听阈、再次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后鼓膜愈合等,分析初次手术的失败原大因,总结再次手术的手术技巧和成功经验.结果:42例(42耳)再次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均采用耳后沟切口,取同侧颞肌筋膜为修补材料.术中常规扩大骨性外耳道,鼓膜钙化12例,鼓室内硬化灶6例,锤骨柄与鼓岬相贴或粘连7例,残余鼓膜内侧与鼓岬粘连10例.再次手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6.4±8.7)dB HL.再次手术后3个月,鼓膜全部成功愈合,术后气骨导差为(14.0±7.3)dB HL,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0.000),其中气骨导差≤20 dB HL者35例(83.3%).结论:Ⅰ型鼓室成形术是一项较为精细的操作,术中受视野限制致穿孔前缘重叠不良,术中鼓岬黏膜损伤和(或)鼓室填塞明胶海绵不够造成移植膜与鼓岬粘连等,是导致鼓膜修补失败的常见原因.耳后沟切口Ⅰ型鼓室成形术(内植法),术中扩大了骨性外耳道使之平直,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从容松解鼓室粘连,确保穿孔前缘充分重叠,可提高再次手术的鼓膜愈合率并改善听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前缘穿孔效果及对患者听力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前缘穿孔效果及对患者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进行鼓膜前缘穿孔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行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鼓膜穿孔愈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以及治疗前后的气导挺阈值.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5.17±16.14)、(44.67±11.04)min,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出血量分别为(13.44±1.37)、(6.37±1.36)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鼓膜穿孔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鼓膜内陷、移植物感染的发生率为0.0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气导挺阈值分别为(41.56±4.52)、(41.36±4.53)dB,显著高于治疗前[(28.37±4.62)、(27.28±4.26)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组间气导挺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前缘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鼓膜穿孔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其听力恢复效果与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相比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与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前缘穿孔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耳内镜下嵌入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EBCM)与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治疗鼓膜前缘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鼓膜前缘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8)与观察组(n=58).常规组接受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EBC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的穿孔愈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气导听阈、骨气导差.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穿孔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气导听阈、骨气导差以及移植物感染率、鼓膜内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术,EBCM治疗鼓膜前缘穿孔听力恢复效果更好,且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用时少,穿孔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鼓膜成形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鼓膜穿孔(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TMP)的金标准方法,其目的是修复鼓膜穿孔和重建听力.目前常采用自体材料进行修复,包括颞肌筋膜、软骨和脂肪组织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传统显微镜鼓膜成形术通常需行全身麻醉和较大手术切口,显微镜下也不易暴露穿孔前缘,故可导致鼓膜修复失败.此外,目前流行的耳内镜鼓膜成形术需在术中掀起鼓膜外耳道皮瓣,存在损伤鼓索神经和听骨链结构的可能性,故仍需探索新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治疗方法的缺陷.蝶形软骨鼓膜成形术(butterfly cartilage tympanoplasty,BCT)于1998年首次报道,该术式将软骨塑形成蝶形形状后,嵌入鼓膜穿孔处以修复穿孔,操作简单且成功率较高.本文拟通过回顾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探讨BCT的有效性与局限性、及其应用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