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肃北、肃南县鼠疫疫源地气象因素对鼠疫流行影响的非线性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甘肃省肃北、肃南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气象因素对鼠疫流行的影响。方法:收集1973 - 2016年肃北、肃南2个县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年及领先1、2、3年(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2、3个年份)的气象因素(年均降雨量、气温、相对湿度)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采用R2.3.2软件,以年鼠疫检菌阳性率为因变量,气象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采用非线性效应关系定量研究气象因素对鼠疫的影响。结果:2006 - 2016年与1974 - 1983年相比,年均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的平均值肃北县分别上升了0.99 ℃、3.55%RH、12.16 mm;肃南县分别上升了1.00 ℃、2.01%RH、14.60 mm。1973 - 2016年共发生11起人间鼠疫,发病12例,死亡7例。肃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3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0.40%;领先2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66%。肃南县鼠疫疫源地内领先1年年均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mm,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32%;领先3年年均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RH,动物鼠疫发生增加11.96%。另外,肃北、肃南县领先2年年均气温在一定范围内每升高1.00 ℃,动物鼠疫发生分别增加73.17%、70.18%。结论:甘肃省肃北、肃南县鼠疫的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密切,一定范围内的年均气温上升对鼠疫的流行不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存在滞后效应。另外,同一疫源地内不同类型气候对动物鼠疫流行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鼠疫菌耐药及耐消毒剂相关基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是否存在耐药及耐消毒剂鼠疫菌株,为鼠疫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方法:收集我国1943 - 2016年分离自10处鼠疫自然疫源地的2 753株鼠疫菌,根据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公布的耐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基因strA、str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SHV、CTX-M,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1、sul2、sul3,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序列信息,分别针对每个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2 753株鼠疫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法对所有DNA样本进行上述9个目的基因扩增。结果:PCR检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成立,2 753株鼠疫菌DNA样本均未见耐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基因strA、str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SHV、CTX-M,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1、sul2、sul3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对应的目的条带。结论:我国鼠疫菌尚未检测到上述耐药及耐消毒剂基因,但鼠疫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仍需持续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鼠疫耶尔森菌CRISPR基因分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简称玉树州)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的基因分型,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选取1963 - 2007年分离自玉树州鼠疫自然疫源地的44株代表性鼠疫菌,提取DNA,针对CRISPR的3个位点(YPa、YPb和YPc)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分析,鉴定CRISPR间区序列(spacer),确定CRISPR基因型和类群。结果:44株鼠疫菌在CRISPR 3个位点上共有23种spacer,YPa位点14种、YPb位点6种、YPc位点3种,其中有2种新spacer,a106和a107。根据spacer阵列形式,44株鼠疫菌被分为15个CRISPR基因型、6个CRISPR类群,6个类群分别为Cb4、Cc3′、Ca7、Ca7′、Ca△5′和Ca35′,其中Ca7为主要流行类群(34株)。结论:玉树州鼠疫菌CRISPR位点具有多种基因型,遗传多态性较高,种群结构复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建立鼠疫菌MIC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抗生素对鼠疫菌的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 Standard Institution,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鼠疫菌的MIC,并计算MIC 50、MIC 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以纸片扩散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观察两者的一致性。118株鼠疫菌分离自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 结果:检测的118株鼠疫菌,未发现具有单个或多个抗菌药物抗性的菌株,与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并获得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菌的MIC 50、MIC 90。 结论:成功建立了鼠疫菌MIC测定方法,该方法能高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鼠疫菌的MIC,评价鼠疫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实验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掌握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特征,为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展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2018年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档案、网络直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流行特征,包括宿主动物分布情况、鼠疫菌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人间鼠疫流行特征等。结果:2011-2018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总平均獭密度为0.21只/hm 2,其中天祝县平均獭密度最高,为0.58只/hm 2;嘉峪关市平均獭密度最低,为0.01只/hm 2。疫源地内共分离鼠疫菌381株,其中分离自人尸4株、宿主动物298株、染疫媒介79株;分离菌株前3位的县(市)依次为阿克塞县(38.85%,148株)、肃北县(31.50%,120株)、玉门市(16.27%,62株)。共检测旱獭血清6 860份、犬血清1 769份,F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0%(185/6 860)、8.42%(149/1 769);动物材料814份,F1抗原阳性率为4.30%(35/814)。共发生人间鼠疫4起,发病4人,死亡4人;其中3起发生在肃北县、1起在玉门市;发病月份分别为7、9、11、12月,主动接触牧羊犬等染疫动物是主要感染途径,外来放牧雇工为重点职业人群。 结论: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且各地区鼠疫疫情呈现不同流行状态;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控措施严防鼠疫的发生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气象因素对甘肃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动物鼠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以下简称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气象因素变化对宿主数量和动物鼠疫流行的影响.方法 收集1962-2014年甘肃黄鼠疫源地黄鼠血清阳性率资料,当年及领先1(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个年份)、2、3年平均降雨量,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采用SAS 9.3软件进行气象因素对黄鼠数量和动物鼠疫发生影响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研究气象因素对黄鼠数量的影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气象因素对黄鼠鼠疫流行的影响.结果 黄鼠年份血清阳性率与当年及领先1年平均降雨量、当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279、0.341、0.654,P均<0.05),与当年及领先1、2、3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360、-0.339、-0.273、-0.323,P均<0.05).GAM参数模型部分估计结果表明,领先2、3年平均降雨量与黄鼠密度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t=2.88、2.42,P均<0.05);GAM非参数模型部分估计结果表明,领先2、3年平均降雨量对黄鼠密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31.580、13.428,P均<0.05),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领先1年平均降雨量[比值比(OR)=2.475,95%可信区间(CI):1.175~5.213]是黄鼠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危险因子.结论 降雨量是鼠疫流行的危险因子,其对宿主数量和动物鼠疫流行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降水量(但不是持续的降雨量)达到一定量时,可为鼠疫菌的传播提供有利的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玉米秸秆和白菜废弃物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分析不同温度和贮存方式下玉米秸杆(IO)和白菜废弃物(IA)贮存30 d时的微生物群落. 设置低温(O)、中温(R)和高温(H)3种温度;每种温度条件均设有秸杆单贮(O)、白菜单贮(A)和二者混贮(X)3个处理组. 结果显示,IO原料附着细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5.26%)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33.78%),IA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80.2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8.57%). 贮存30 d后在属水平上,IO主要包括肠杆菌(Enterobacter)(47.11%)、肉食杆菌 (Carnobacterium)(27.71%)和泛菌(Pantoea)(10.14%)等;IA主要包括假单孢菌(Pseudomonas)(48.40%)、Pantoea(17.10%)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16.26%)等;IA中几乎不含乳酸菌,IO中乳酸菌丰度约28.71%. IO组低、高温单贮时主要包括Enterobacter(21.76%和35.87%)、Carnobacterium(40.42%和27.29%)和Pseudomonas(18%和26.99%),中温单贮时主要包括Enterobacter(66.72%);IA中、高温单贮时主要包括乳杆菌(Lactobacillus)(80.07%和74.63%),低温单贮时主要包括Lactobacillus(28.43%)、耶尔森氏鼠疫杆菌 (Yersinia)(19.50%)和Enterobacter(17.13%);二者低、中温混贮时主要包括Lactobacillus(52.03%和53.52%)、Enterobacter(5.98%和11.65%)和Carnobacterium(12.98%和10.65%),高温混贮时主要包括Enterobacter (70.57%). 综上表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反映了IO和IA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细菌群落的组成及丰度信息,白菜中高温单独贮存、秸秆/白菜中低温混合贮存时乳酸菌占优势. (图9 表3 参3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的鼠疫噬菌体携带情况,并对分离鼠疫噬菌体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2016年,在春、秋两季,分别采集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内5个鼠疫流行自然村的鼠类动物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并鉴定噬菌斑形态.结果 ①春季采集动物标本409份,未分离到鼠疫噬菌体;秋季采集动物标本444份,分离到鼠疫噬菌体40株,分离率为9.01%(40/444).②在5个鼠疫流行自然村均分离到了鼠疫噬菌体,各村间分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55,P>0.05).③在40株鼠疫噬菌体中,37株分离自齐氏姬鼠,2株分离自大绒鼠,1株分离自长尾大麝鼩.④分离鼠疫噬菌体的噬菌斑出现大(直径1.5 ~ 2.5 mm)、中(0.5~<1.5 mm)、小(<0.5 mm)3种类型.结论 云南省玉龙县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携带较高数量的鼠疫噬菌体,噬菌斑形态多样,其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多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棕形额蚤的形态鉴别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棕形额蚤是我国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之一,在分类上属于细蚤科、额蚤属的蚤种,活动敏捷,宿主比较广泛.文中在检索、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棕形额蚤的分类、形态鉴别特征、分布、生活史、致病性、人工培养和同工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棕形额蚤及其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拉善黄鼠寄生蚤数量与宿主数量和气象因素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阿拉善黄鼠寄生蚤数量与宿主数量和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1977-2014年甘肃省黄鼠疫源地内蚤数量数据和同期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采用SAS 9.3软件进行蚤指数与宿主数量和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进一步建立蚤指数与黄鼠密度和气象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结果 黄鼠年体蚤指数与黄鼠密度呈正相关(r=0.34,P<0.05);年洞干蚤指数与当年及领先1(相对于当年作为参照的前1个年份)、2、3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r=-0.44、-0.39、-0.45、-0.54,P均<0.01),与领先1年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r=0.38,P<0.05).月体蚤指数与当月及领先1、2、3月平均降雨量、平均温度,以及当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23、-0.34、-0.43、-0.29、-0.25、-0.33、-0.36、-0.38、-0.26,P均< 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蚤指数=3.983 1+0.695 1×黄鼠密度-0.004 9×年均降雨量,洞干蚤指数=10.780 4+0.009 1×年均降雨量-0.216 2×年均相对湿度.结论 蚤类和宿主动物及环境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除黄鼠密度影响蚤数量变动外,影响体蚤指数最大的两个气象因素是气温和降雨量,且影响存在2~3个月滞后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