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lucizumab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56岁.因突发左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感2 d于2014年12月30日到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就诊.左眼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史3年,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20年,右肾结石行经皮肾结石取出手术2年,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1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注brolucizumab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特征为脉络膜内异常血管形态,如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和血管末端息肉样扩张,视网膜下橘红色结节样病变及出血性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易造成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积血,是主要致盲眼底病变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是目前PCV治疗的主要方法,在消除异常血管网和清除息肉样病灶、减轻血管渗出及促进渗出液吸收、改善视力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频繁的玻璃体内药物注射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也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此外,治疗后的高复发率也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寻求药效持久且经济负担较轻的新型治疗药物是PCV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brolucizumab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VEGF类人源化单抗药物,具有组织穿透性强、局部药物浓度及生物利用度高、注射剂量小、药效持久和注射间隔时间长等优势,为PCV的临床治疗及患眼预后改善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虽然有较多文献证实了brolucizumab治疗PCV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文献多来自于日本、印度和韩国,仍然缺乏中国的临床实践数据。随着该药物在多个国家的批准上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治疗方法可惠及更多的PCV患者。我国的眼科医师和研究者应密切关注brolucizumab在PCV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以上人群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也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是其晚期阶段,可导致最严重的视力丧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渗漏形成的主要因素,抗VEGF治疗是目前唯一实现多数患者视力改善并且停止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因此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wAMD一线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治疗wAMD的抗VEGF药物主要有哌加他尼、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治疗方案有固定式、按需式以及治疗和延长式治疗方案.Brolucizumab和abicipar pegol是2种新的抗VEGF药物,正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以上药物治疗wAM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药:brolucizumab
编辑人员丨2023/8/5
brolucizumab属人源化的单克隆单链Fv抗体片段,是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19年10月批准brolucizumab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单次玻璃体腔内注射brolucizumab约24 h后达血清峰浓度,全身消除半衰期约为4.4 d.临床研究表明,与阿柏西普相比,brolucizumab对最佳矫正视力的改善呈非劣效性,且brolucizumab的疗效更为稳定,能更好地降低视网膜中心区厚度,减少组织积液,并可维持较长的给药间隔.brolucizumab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视力模糊、白内障和结膜出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药——brolucizumab
编辑人员丨2023/8/5
Brolucizumab是一种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能够通过抑制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来阻断VEGF通路,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内皮细胞的增殖,降低血管的通透性.2019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治疗.本文对brolucizumab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评价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小分子抗VEGF药物Brolu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ARMD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成为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的首选,但频繁玻璃体内注射带来的不便和并发症不容忽视,因此寻求药效持久的新型药物以减少注射次数成为必要.Brolucizumab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抗VEGF药物,具有组织穿透性强、药物浓度高、注射量较小、药效持久和注射间隔较长等优势.注册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证据显示Brolucizumab相较于阿柏西普疗效呈非劣效性;其改善视网膜内积液/视网膜下积液能力更为显著,且可维持较长的给药间隔;另外,Brolucizumab的安全性较高,严重不良事件如视网膜血管炎已有报告,但发生率较低.Brolucizumab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Brolucizumab在nARMD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小分子抗VEGF药物BroIucizumab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已成为DME首选治疗,但频繁注射带来的经济负担及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因此开发疗效更持久的药物以延迟注射间隔十分必要.Brolucizumab是一种对VEGF具有高亲和力的单链抗体片段(scFv),与其它抗VEGF药物相比,其具有分子量小、组织穿透性强和作用更持久的特点.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证据表明Brolucizumab在提高DME患者视力方面非劣效于阿柏西普,且其消退视网膜积液及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CSFT)作用更强,注射间隔更长.同时,Brolucizumab眼内注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Brolucizumab在治疗DME中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9年9—10月FDA批准新药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1/1/16
2019年9月,FDA批出1个新分子实体:Ibsrela (tenapanor).10月,FDA批出5个新分子实体:Aklief(trifarotene)、Beovu(brolucizumab)、Scenesse (afamelanotide)、18F-fluorodopa、Reyvow(lasmiditan);1个新生物制品: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ivacafto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