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桃醌染发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探究了天然染料胡桃醌与头发相互作用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究其染色机理.结果表明,染发过程中,头发对胡桃醌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且染色速率和染色平衡吸附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33 K下头发对胡桃醌的平衡吸附量最大,为18.957 mg/g.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结合发现,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理论均能较好的拟合吸附数据.但相比而言,Freundlich吸附理论可以更好地表述头发对胡桃醌分子的吸附作用.此外,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物理吸附.ΔG <0,说明头发对胡桃醌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AH >0说明吸附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由Arrhenius方程求得活化能Ea为30.09 KJ/mol,表示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该研究以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500℃条件下制备甘蔗渣生物炭(SBC)、茄子秸秆生物炭(EBC)、玉米芯生物炭(CBC),检测其去除水中尼泊金乙酯的特性.结果表明:(1)生物炭的制备原料显著影响其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效果,三种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能力表现为SBC>EBC>CBC;此外,水中尼泊金乙酯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吸附效果.(2)三种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随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温有利于吸附;45℃下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为30 mg?L-1时,甘蔗渣生物炭(SBC)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最高,达99.7%;反应在最开始的120 min内增加迅速,经过270 min达到吸附平衡.(3)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这为农业秸秆废弃物应用于尼泊金乙酯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沙棘糠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促进沙棘糠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沙棘糠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300、400、500℃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吸附剂(BC300、BC400、BC500),检测其去除废水中尼泊金乙酯的效果.结果:生物炭的制备温度显著影响其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效果,3种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能力表现为BC500>BC400>BC300.此外,废水中尼泊金乙酯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吸附效果.25℃下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为20mg/L时,BC500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最高,达99.5%,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结论:探明了沙棘糠制备生物炭吸附剂去除尼泊金乙酯的最适条件,可为沙棘糠应用于尼泊金乙酯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株耐铅镉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以扎龙湿地污染的土壤为材料,进行耐铅镉菌株的分离鉴定,研究不同条件对菌株吸附铅镉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逐级驯化,筛选出一株耐铅镉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探究该菌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进行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本研究分离得到一株菌株JB15,最高耐受浓度为Pb2+ 1200 mg/L、Cd2+ 200 mg/L,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最佳吸附条件温度为30℃,pH为7.0,接菌量为8.0 g/L,吸附时间为60 min,铅镉吸附率分别为52.27%和62.38%;铅镉吸附量分别为19.60 mg/g和3.98 mg/g,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论]菌株JB15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为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