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TC医患沟通方案干预住院患者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医学人文的示善-倾听-交流-合作(GLTC)医患沟通模式制定住院患者沟通方案,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进医疗质量,有效增强医生沟通与临床工作能力。方法:自行制定《住院患者GLTC医患沟通方案》与《住院患者医患沟通满意度调查表》。于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应用沟通方案对来自江苏省5家三级公立医院的5名不同科室医生进行培训。通过问卷对医生及其负责患者进行调查,每次发放问卷250份,比较培训前后医患沟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方案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总体高于方案应用前( P<0.05),医疗费用与病情讲解沟通相关项目患者满意度较低;方案应用后,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满意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肿瘤内科医生对方案应用性评价高于其他科室( P<0.05)。 结论:应用GLTC医患沟通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建议将该沟通方案融入住院患者医疗过程中,并根据患者差异制定个体化的实施方案。要加强医疗费用方面的沟通和医学知识讲解,多种措施并举调整医生接诊心态,不断改进方案,提高临床应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妇幼保健院预住院患者沟通价值链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优化预住院服务是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有力举措。2022年6月,某妇幼保健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开展预住院患者沟通价值链管理实践,采用Kano模型和价值链理论分析患者需求属性、明确预住院患者沟通价值链,实施价值链增值活动,包括开展GLTC医患沟通模式、优化入院准备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入院准备群组管理平台和引入"浙里护理"平台,以实现患者沟通关键价值链增值,提高预住院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经过1年实践,预住院患者管理指标中开住院证后未登记率、登记后取消住院率和平均住院日分别由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的9%、3%、4.65 d降至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的6%、1%和4.13 d,院前检验检查及时完成率和院前患者平均满意度分别由93%和94%升至98%和97%。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可为我国医疗机构提升预住院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GLTC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GLTC[示善(goodwill)、倾听(listening)、交流(talking)、合作(cooperation)]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实习的30名口腔医学本科实习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5)和观察组( n=15)。对照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观察组采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评估两组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成绩(理论成绩、病历分析成绩、操作成绩、讲课成绩)、实习生进行医患沟通的能力、实习生教学主观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病历分析成绩、操作成绩、讲课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模式主观评价中提高学习兴趣、集体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GLTC医患沟通模式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在口腔修复实践教学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满意度及医患沟通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沟通方式对门诊医生的心理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索门诊经验沟通与医方示善(goodwill)-医方倾听(listening)-医患交流(talking)-医患合作(coopertion)(GLTC)门诊沟通方式对医生的心理影响,为改善门诊医患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由15名医生在医学人文能力实验室内分别以两类方式与30名患者沟通,全程跟进填写相关情绪量表和问卷,对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医生不同时间点情绪之间的差异.结果 医生应用门诊GLTC沟通方式后,大部分情绪分值分布显著低于门诊个人经验沟通(P<0.05);医生对患者的需要聚焦于患者配合医生行医;专家评价医生应用门诊GLTC沟通技能评分高于门诊经验沟通(P<0.05).结论 门诊个人经验沟通后医生负面情绪波动较大,门诊GLTC沟通后医生负面情绪降低,医生在医患沟通中要注意控制负面情绪,医、患、专家三方均反映门诊GLTC沟通方式效果优良,今后需要结合门诊实际,适当减轻门诊医生工作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门诊医生情绪状态及沟通细节影响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背景 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门诊医生的积极情绪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目的 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的医生情绪状态和沟通细节完成情况,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 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随机抽取 4 家三级综合医院中 6 个科室的 24 名门诊医生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符合患者纳入标准的门诊医患沟通场景作为沟通细节完成情况的观察场景.对所有纳入的同一批次门诊医生先开展个人经验式沟通方案(记为经验沟通组),然后开展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培训,一周后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记为GLTC组),比较经验沟通组、GLTC组沟通前后简明心境量表(BPOMS)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及沟通细节要点完成率情况.结果 经验沟通组医生沟通后BPOMS的疲劳维度得分高于沟通前(P<0.05);沟通后GLTC组医生BPOMS的疲劳、困惑维度得分低于经验沟通组(P<0.05);GLTC组的和蔼注视(接待)、礼貌语言(接待)、微笑(接待)、不轻易打断患者、适时点头回应、安抚、告知必要性、耐心(实验检查)、征询患者意见、耐心(诊疗与交流)、通俗讲解、语言安慰、态度友善、起身(结束与交代)、和蔼注视(结束与交代)、礼貌语言(结束与交代)、微笑(结束与交代)等沟通细节要点的完成率高于经验沟通组(P<0.05).结论 和门诊经验性沟通相比,门诊GLTC沟通更能改善医生情绪状态,缓解医生疲劳,同时相应沟通细节完成率提高,部分沟通细节完成率仍有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使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叉神经痛为常见性多发性脑神经病变类型,发病者常感受到面部类型不一的疼痛感(顽固性、刀割样或闪电样等),使发病者饱受疼痛折磨,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大打折扣[1]. GLTC医患沟通模式是指通过医方示善 (G)—倾听 (L)—医患交流(T)—医患合作(C)的沟通流程构建起医患间互为信赖、充分尊重与有效配合的良好医患关系,本研究将该沟通模式应用实践于2018年1至5月就治于我院的三叉神经痛护理对象之中,探讨将GLTC医患沟通模式应用实践于三叉神经痛研究样本中所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恶劣心境及睡眠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TN)患者应用示善(goodwill)、倾听(listenning)、交流(talk)、合作(cooperation) (GLTC)医患沟通模式干预后效果.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例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T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47例增加GLTC医息沟通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恶劣心境、治疗依从性、睡眠品质及疼痛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恶劣心境扭转率94%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总时间、REM潜伏期及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低于观察组的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TC医息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扭转A型肉毒素治疗TN患者的恶劣心境,改善患者睡眠品质,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疼痛,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医患沟通方式对门诊模拟患者情绪及需要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门诊个人经验沟通方式和门诊GLTC(医方示善-医方倾听-医患交流-医患合作)沟通方式应用后对患者情绪和需要所带来的影响,了解患者就医需要,提高医患沟通效率.方法:在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能力实验室开展门诊沟通实验,医生分别以两种方式与模拟患者群体沟通,期间患者填写相关情绪量表,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沟通方式的学生患者在紧张、生气、抑郁维度分值存在差异(P<0.05);GLTC方式应用后两类患者情绪分值存在差异(P<0.05),且96.67%的患者认为医生表现优良;词频分析显示医务人员耐心、解决问题等是患者诊疗中的重点需要.结论: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式更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尤其是生气维度.在实际医患沟通中,标准化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比学生患者稳定,这与患者社会阅历有关;安抚患者情绪要以患者需要为导向,同时也要保障该沟通方式的执行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探讨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评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认知达标人数占比94.29%、按医嘱服药人数占比97.14%,主动康复训练人数占比8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基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
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研究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临床见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试验组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进行专项培训.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老师评价优良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3%,P<0.05;试验组的自我评价优良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引入GLTC医患沟通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医学生从理论过渡到临床,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