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分级预警护理在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改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病情分级预警护理对病情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 120例自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CCU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2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行常规CCU护理)与试验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病情分级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护理后心率相关指标水平、各项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总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梗死再发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心电图校正后QT(QTC)间期高于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生理评分、慢性生理评分及APACHEⅡ系统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分级预警护理有助于降低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率及病情状态的改善,缩短总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V-ONE"混合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开展"V-ONE"混合式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某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 4 个班 219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9)实施传统实训教学,试验组(n=110)在传统实训教学基础上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和技能评估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 90%以上的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有较好的评价和认同;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也认同该教学模式.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有助于提升护生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了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癌因性疲乏(CRF)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1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CRF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CRF的总体平均水平为(5.78±2.59),其中在认知维度中患者的轻度疲乏率最高49(40.83%),在行为维度中患者的中度疲乏率最高68(56.67%),在情感维度中患者的重度疲乏率最高34(28.33%);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情况、社会支持情况、肿瘤分期、焦虑抑郁程度、化疗周期、自我效能水平均为影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CRF的相关因素(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化疗周期、焦虑抑郁程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化疗周期、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水平与焦虑抑郁程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CRF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病情与CRF的临床特征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舒适度评分、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OP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感,提高患儿术后锻炼舒适度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锻炼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威海市立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行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并分析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6%(6/106),对照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2.34%(21/94)( χ2=11.870, P<0.05),且实验组干预1、2、3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2.83%、1.89%、0.94%,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8.51%、7.45%、6.38%。实验组简明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菌药的使用、抗精神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方式均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OR=5.223、19.151、8.138、3.456, P<0.05)。 结论: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抗菌药物、抗精神药物及院内管理有助于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 kg、(17.61±10.59) kg,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18.210, 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 t=5.005、-5.291,均 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47、1.614, 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 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42, P=0.303)。 结论: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延伸护理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的照护价值。方法: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和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及干预后第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水平、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中虹膜损伤、葡萄膜炎、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117/120)较对照组91.7%(110/12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损害控制的分组护理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损害控制的分组护理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进行髋部骨折治疗的超高龄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4例)及研究组(15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损害控制的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d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基于损害控制的分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216例,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妊娠期高血压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血脂、免疫功能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实施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脂,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患者获取良好母婴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模式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术后14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4 d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明显缩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