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H. pylori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根除 H. 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临床检测 H. pylori的最常用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应用UBT诊断 H. pylori感染较多,亟需建立UBT检测 H. pylori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高UBT的规范性,推广UBT在 H. pylori检测中的应用,推动早期胃癌筛查和 H. pylori感染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根除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和胃癌预防的重要措施,由于 H. pylori对抗生素耐药等原因, H. pylori根除率明显下降,需进一步优化根除方案。基础研究显示某些中药能抑制 H. pylori生长,临床研究表明铋剂四联方案联合某些中药可提高 H. pylori根除率,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提高 H. pylori根除率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本文结合2022中国 H. pylori感染治疗指南的相关内容,对中药和胃黏膜保护剂在 H. pylori根除治疗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Maastricht Ⅵ/Florence共识报告》及其更新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是胃内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诊治领域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抗生素耐药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准确检测 H. pylori感染,获取 H. pylori耐药信息,以及制订高效根除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进一步规范 H. pylori感染的诊治,欧洲幽门螺杆菌与微生态研究小组结合最新的文献证据制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Maastricht Ⅵ/Florence共识报告》,内容涵盖 H. pylori感染根除指征及其与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 H. pylori感染的诊断、 H. pylori感染的治疗、 H. pylori与胃癌、 H. pylori与肠道微生态5个方面,现对该共识的内容及其更新点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诊个性化诊疗:首战即决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大规模根除治疗的推进,导致幽门螺杆菌( H. pylori)耐药率不断升高,加上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 H. pylori球形变、患者依从性、医生治疗方案不正规或经验式反复根除治疗等因素, H. pylori根除率逐渐下降。个性化治疗是实现 H. pylori感染者首诊成功得以根除的有效措施。随着克拉霉素耐药分子诊断试剂盒在我国首次获批与美国胃肠病协会(AGA)有关难治性 H. pylori感染定义更新,遵循国际最新共识与指南、符合国情、赶超国际水平的基于耐药基因检测的 H. pylori首诊个性化诊疗走向前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幽门螺杆菌临床诊疗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研究我国幽门螺杆菌( H. pylori)诊断方法与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等现状,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 H. pylori个体化诊疗与首次成功根除技术路径。 方法:选择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病工作组成员所在单位(34家医院和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 H. pylori诊断方法开展、院内抗生素使用、 H. pylori专病门诊开设和菌株库建立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H. pylori诊断方法开展方面,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学诊断、药敏试验、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包括有意向开展)在34家医院的开展率分别为47.1%(16/34)、47.1%(16/34)、64.7%(22/34)、100.0%(34/34)、38.2%(13/34)、88.2%(30/34)、97.1%(33/34)和44.1%(15/34)。院内抗生素使用方面,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呋喃唑酮和四环素在34家医院中的使用率分别为100.0%(34/34)、97.1%(33/34)、97.1%(33/34)、91.2%(31/34)、52.9%(18/34)和44.1%(15/34)。34家医院中有25家(73.5%)设立 H. pylori专病门诊,14家(41.2%)建立 H. pylori菌株库。 结论:我国多数地区 H. pylori尿素呼气试验已普及,粪便抗原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诊断待加强;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可及性较低,值得关注;较多医院已设立 H. pylori专病门诊,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建立菌株库,为个体化诊疗和首诊根除 H. pylori技术路径的研究、制订和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糖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及对根除疗效、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10年3月至2019年12月体检的1 5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4~91(66.6±7.6)岁,其中男性1 063例(67.1%),女性521例(32.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空腹血糖、H.pylori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对血糖控制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7%)263例和不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7%)27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269例)进行H.pylori根除治疗,并比较根除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后复发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48.2%(763例),血糖控制不佳增加H.pylori感染风险( OR=1.611,95% CI:1.269~2.045, P<0.01)。803例完成H.pylori根除治疗,总体根除率为90.9%(730例),不同血糖组、对照组间比较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年后总体复发率为3.8%(27/730),血糖控制不达标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和达标组( P<0.05)。便秘是根除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且糖尿病组25.1%(134/253)和对照组16.4%(44/269)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增加H.pylori感染和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根除策略的地区差异性与我国的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卫生健康问题,其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升高。尽管已历经数十年的研究,但是临床医师仍需寻求最有效、安全和简单的 H. pylori根除方法。各种临床指南很难为不同人群提供一致的 H. pylori根除建议,其中地域因素,包括疾病谱、抗菌药物耐药率和社会背景对于确定 H. pylori感染的影响和管理策略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国外主流指南建议的 H. pylori根除治疗方案及其依据,同时总结根据我国临床实践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根除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幽门螺杆菌( H.pylori)感染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且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根除 H.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尿素呼气试验(UBT)是目前临床检测 H.pylori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等特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应用UBT检测诊断 H.pylori感染较多,亟需建立 H.pylori-UBT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高UBT检测的规范性,从而推广UBT在 H.pylori检测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早期胃癌筛查和 H.pylori感染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全球 H. pylori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IBD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不少学者认为 H. pylori可能是IBD的潜在保护因素。但也有学者有不同的声音,即IBD是 H. pylori感染的保护因素,他们认为可能与IBD相关遗传易感基因、氨基水杨酸和(或)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用药史、IBD相关胃黏膜微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利于 H. pylori在胃黏膜的定植有关。因此, H. pylori与IBD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但根除 H. pylori可降低胃癌发病率是肯定的。因此,对有指征患者进行 H. pylori根除治疗仍是我国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物敏感试验后治疗与经验性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对根除 H. pylori的经验性四联方案药物经济学的影响。 方法:基于1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2935010)的382例 H. pylori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其中药物敏感试验组(药敏组)28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并根据 H. pylori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三联或四联方案治疗;经验组9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96例,胃镜经验组),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经验四联方案治疗。同时,以经验组患者为基础设立模拟的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经验组(UBT经验组;96例,采用 13C-UBT检查首次发现 H. pylori感染),在成本核算时去除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相关费用,补充 13C-UBT的费用,其他情况保留胃镜经验组患者的信息。以 H. pylori根除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比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成本-效果比(CER),以及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基于ITT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ITT分析结果显示,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分别为(1 747.41±149.30)、1 032.71、657.71元,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分别高(714.70±149.30)和(1 089.70±149.30)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CER分别为(19.08±1.49)、12.09和7.70元/%;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ICER分别为(115.27±1.49)和(175.76±1.49)元/%。药敏组相较于经验组的ICER受 H. pylori根除率和药物敏感试验费用的影响均较大:当经验组 H. pylori根除率降低时,药敏组的ICER随之下降;当药敏组的 H. pylori根除率增高时,ICER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当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调或上调20%时,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为99.15和131.40元,药敏组较UBT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59.63和191.89元。 结论:对于通过 13C-UBT明确 H. pylori感染而无胃镜检查指征的患者,首选经验性四联方案;对于拟行胃镜检查明确 H. pylori感染的患者,在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可承受额外开支115.27元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后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根除方案;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降将更加有利于药物敏感试验后个体化治疗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