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磁珠对血液样本中EB病毒的富集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设计表达一种全新的重组蛋白(重组Ficolin-2蛋白,F蛋白)并包被磁珠,实现多种抗凝血中EB病毒的富集效果。方法:通过体外基因合成重组F蛋白基因片段,该片段包括人IL-2信号肽、his标签、人IgG1 Fc、人Ficolin-2颈区及纤维蛋白原样区域(fibrinogen-like domain, FGD);并整合进表达质粒pCDNA?3.1(+)载体中,通过转染HEK293F细胞,实现上清中的分泌表达;通过镍柱纯化蛋白后包被到蛋白A磁珠上构建F磁珠;最后,收集三种不同抗凝剂(分别为ETDA、肝素、柠檬酸钠)抗凝的临床EB病毒血样本,并且比较了F磁珠和课题组前期开发的重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磁珠(M磁珠)对三种抗凝剂抗凝血液中EB病毒富集的效果。结果:M磁珠对肝素和柠檬酸钠抗凝血液中EB病毒富集效果均较好( P<0.01),但是对EDTA抗凝血EB病毒没有富集作用;而F磁珠对三种抗凝血中EB病毒的富集效果均较好( P<0.01)。 结论:F磁珠可以实现多种抗凝血中EB病毒的富集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小板受体FcγRⅡA免疫学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血小板是来源于巨噬细胞的无核片段,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液循环中,其在生理性止血与病理性血栓形成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中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血小板在免疫方面的作用包括病原体的识别、影响内皮屏障功能和改变血管通透性、释放储存的炎症因子、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并进行信号传导以及通过表面受体进行免疫调节 [3,4]。近年来,针对血小板表面受体调节免疫信号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相关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LR)、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血小板Fc受体FcγRⅡA、钙离子依赖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PECAM-1)、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CEACAM-1)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TLT-1)等 [5]。其中血小板表面受体FcγRⅡA是一种对单体免疫球蛋白(Ig)G具有低亲和力而对含IgG免疫复合物具有高亲和力的受体,无论是IgG单体还是免疫复合物中的IgG都通过Fc片段与FcγRⅡA结合。此外,FcγRⅡA也广泛分布在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部分树突细胞及其他细胞 [6],在血小板介导的各类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gG唾液酸化在自身免疫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基化修饰是免疫球蛋白G(IgG)结构和功能的一部分,唾液酸位于IgG N-糖链的最末端,通过调节IgG与可结晶片段γ受体及补体的结合而调控IgG抗炎和促炎活性,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在疾病诊断、监测及治疗领域都显示出了巨大潜能,有望成为自身免疫疾病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FCGBP、SAA1、CXCL10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gG结合蛋白的Fc片段(FCGBP)、淀粉样蛋白A1(SAA1)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儿科收治的12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P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以同期健康查体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受试者血清FCGBP、SAA1及CXCL10水平,比较各组血清FCGBP、SAA1及CXCL10水平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FCGBP、SAA1及CXCL10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PP患儿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MPP组血清FCGBP[(115.68±10.57)ng/ml,(78.41±6.73)ng/ml,(12.55±3.25)ng/ml]、SAA1[(34.18±3.72)mg/L,(25.54±2.63)mg/L,(6.74±0.82)mg/L]及CXCL10[(714.26±55.64)ng/L,(353.74±42.67)ng/L,(106.25±12.92)ng/L]水平显著高于轻症MPP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ESR、PCT、LDH、D-D、FCGBP、SAA1、CXCL10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 OR=1.603,95% CI:1.190~2.160)、FCGBP( OR=1.757,95% CI:1.115~2.770)、SAA1( OR=1.900,95% CI:1.327~2.720)及CXCL10( OR=1.704,95% CI:1.212~2.397)升高是MPP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血清PCT、FCGBP、SAA1、CXCL10联合检测对MPP患儿预后不良风险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个指标检测。 结论:MPP患儿血清FCGBP、SAA1及CXCL10水平升高,并且与MPP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是MPP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gG4的免疫学作用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in G4,IgG4)在IgG的4种亚型中血清浓度最低,但其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臂交换、弱激活补体1q(complement 1q ,C1q)以及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Fc交互等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抗炎保护作用。自从发现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gG4异常升高后,很多疾病被发现存在血清IgG4异常升高的情况。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更多集中于IgG4在体内的免疫作用和IgG4相关疾病的病理学因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上。文章将以IgG4为出发点,综述IgG4的结构和功能特点、IgG4的免疫作用、IgG4升高疾病及最新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 下载GEO数据库中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据,筛选出显著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DAVID)工具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应用STRING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分析和找寻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的基因.结果 检索到GSE22255和GSE16561两个缺血性脑卒中的数据集,共有99个外周血标本.以P<0.05,差异倍数>1.0倍为条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8个,下调3个.GO功能注释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生物过程;主要分子功能为化学因子活性、蛋白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和Cytoscape分析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I)4、IgG-Fc片段低亲和力受体(FCGR)3B、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3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与其他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度最高.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伴随着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多种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其中HLA-DRB1、PADI4、FCGR3B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生儿Fc受体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生儿Fc受体(FcRn)是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蛋白的特异性受体,通过酸碱度依赖的方式与两者结合,使IgG和白蛋白免于被溶酶体降解而拥有较长的血浆半衰期.FcRn具有实现IgG和白蛋白的跨膜转运及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在自身免疫病中,抗FcRn抗体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FcRn,促进致病性IgG的降解;在传染性疾病中,通过增加治疗抗体与FcRn的亲和力,可以延长药物半衰期,而将病毒抗原与IgG的Fc片段结合可以引起黏膜的局部免疫反应,用于疾病防治;在癌症中,FcRn的配体白蛋白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可以实现高效给药,而FcRn本身或许可以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本文综述了FcRn的功能、相关药物研发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传染性疾病和癌症中的作用,以期为FcRn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人单链重组抗体的制备及功能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构建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的全人源重组抗体互补片段融合单链抗体(scFv-Fc),并进行表达及功能鉴定.方法 将前期筛选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的全人源scFv538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插入pcDNA3.1-人IgG1 Fc质粒,构建成scFv538-Fc/pcDNA3.1重组载体,瞬时转染HEK293F细胞表达重组抗体蛋白并纯化.纯化后的scFv538-Fc抗体通过ELISA检测抗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活性及特异性;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活性以及抗兔红细胞溶血实验验证scFv538-Fc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的中和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的scFv-Fc抗体,HEK293F细胞表达的抗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5000.表达纯化的scFv538-Fc能够特异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结合,并具备中和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的毒性作用,减轻α-HL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兔红细胞的细胞裂解作用.结论 成功制备有效中和金黄色葡萄球菌α-HL的全人源重组scF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IgE受体蛋白α片段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Ig)E受体蛋白α片段免疫吸附剂对人血浆中IgE的吸附效果.方法 构建含高亲和力受体α片段(FcεRIα)胞外区序列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4,瞬时转染至HEK293F细胞,并用Ni亲和层析纯化蛋白.ELISA法测定受体蛋白与人IgE、IgG、IgM、IgA的亲和力,同时将受体蛋白偶联至琼脂糖上合成免疫吸附剂,测定吸附剂对人血浆中IgE的吸附性能.结果 成功表达出重组受体蛋白,瞬时转染表达量为4 mg/L.纯化后蛋白分子量为30 000 Mr,ELISA实验表明受体蛋白与人IgE的结合活性较高,是其与其它免疫球蛋白结合活性的7~8倍,交叉反应较小.将受体蛋白偶联至琼脂糖凝胶合成的吸附剂对IgE的吸附性能平均值为(10 589±937)IU/mL,清除率平均值为(94.90±0.53)%.结论 将受体蛋白α片段偶联至固相载体的免疫吸附剂可以有效地特异性吸附IgE,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前景广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可溶性DSG2胞外域蛋白的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构建DSG2与人IgG Fc片段融合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验证其表达,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分泌型蛋白.方法:通过PCR扩增DSG2胞外域片段基因(DSG2 extracellular domain,DSG2ex),并将其整合到真核表达质粒pCMV3-IgG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MV3-DSG2ex-IgG1.将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入293T细胞中,使细胞外分泌表达DSG2胞外域蛋白,收集细胞上清液,经亲和层析Protein A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活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CMV3-DSG2ex-IgG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96 h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产物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30 kDa之间,与预期一致,纯化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含量为0.8 m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带有IgG1标签的DSG2胞外域蛋白能被IgG单克隆抗体识别.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DSG2胞外域蛋白具有明显结合人55型腺病毒(HAdV-55)Fiber Knob蛋白的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人可溶性DSG2胞外域蛋白真核表达及纯化的方法,且纯化出来了具有生物活性的DSG2胞外域蛋白,为后期其蛋白功能研究及抗腺病毒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