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诊断Legg-Calvé-Perthes病的影像学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Perthes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常发生于2~14岁男性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儿成年后可残留股骨头畸形而致患侧髋关节过早发生骨关节炎。因此,临床医生亟需早期评估患儿预后以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避免不良结局。本文回顾和总结了X线平片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Perthes病预后评价的价值,为临床早期评价疾病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Legg-Calvé-Perthes病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Legg-Calvé-Perthes病(Perthes病)是一种儿童时期的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病程进展会出现股骨头变形,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其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但治疗指征和时机目前仍不明确。深入理解Perthes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预判结局,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2000年以后的Perthes病预后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将预后因素归纳分类,包括一般因素、疾病因素和干预因素,并依此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一般因素为临床第一时间能够获取的患者特征信息,发病年龄是最明确的预后相关因素,年龄越小,预后越好,6~8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疾病因素是指通过检查与评估获取的疾病特征信息。首先需要确认改良Waldenstr?m分期,早期治疗(碎裂早期前)更能保证预后。其次是疾病程度评估,包括坏死受累程度、股骨头形态改变、股骨头突出程度,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多数评估指标如Catterall分级、Herring外侧柱分型都是Perthes病晚期的指标。增强MRI或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MRI中评估股骨头灌注程度是Perthes病早期预测指标,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干预因素即不同的干预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包括手术或非手术、不同非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发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小龄、轻型病例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但具体指征还存在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股骨骨盆截骨治疗儿童重度Legg-Calvé-Perthes病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和联合Steel截骨治疗重度Legg-Calvé-Perthe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及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重度Legg-Calvé-Perthes病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单纯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治疗(股骨组),21例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teel截骨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股骨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联合组.随访时间平均(33.0±9.6)个月,股骨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73.5±3.5)d vs(79.9±5.1)d,P<0.05]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08.9±6.8)d vs(119.4±8.6)d,P<0.05]显著早于联合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髋关节屈伸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AI、LCEA、FHEI、Sharp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AI[(11.3±2.0)°vs(16.7±1.7)°,P<0.05]、LCEA[(33.4±2.1)° vs(25.2±2.8)°,P<0.05]、FHEI[(12.2±3.3)%vs(17.8±3.0)%,P<0.05]、Sharp角[(27.9±4.4)°vs(35.4±3.1)°,P<0.05]均显著优于股骨组,两组Stulberg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组比股骨组能够更好地达到股骨头包容效果,促进股骨头恢复,但是手术创伤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当今小儿矫形外科领域非常受关注的髋关节疾患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对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多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该病的治疗有了较多新的认识.除此之外,对于该病的预后近几年研究较多集中在骺板的累及程度、发病年龄及外侧柱分型.现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侧柱分型C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简称LCPD或Perthes病),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自限性、自愈性、非炎症性病变.在2岁至骨骼发育成熟阶段发病,主要集中在4~8周岁,男女比例约为4∶1,90%双侧受累[1-3].尽管自发现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该病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方案多样.目前常根据发病年龄、外侧柱分型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包容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包容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Herring等[4]指出,外侧柱分型C型的患儿易出现严重股骨头畸形和头臼不匹配,无论年龄大小、施行何种包容治疗方案均无明显效果.此类Perthes病患儿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研究显示,外侧柱分型C型Perthes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后其预后得到改善[5-7].因此,针对上述治疗观点的不一致,本文就外侧柱分型C型Perthes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侧Legg-Calvé-Perthes病不同发病方式的预后及其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非手术治疗双侧Legg-Calvé-Perthes病(以下简称:双侧Perthes病)的预后,并找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 ~ 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297例Perthes病患者中诊断为双侧Perthes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诊时受累髋关节所处的病理分期(改良Waldenstr(o)m分期)将患者分为:A组(首诊时双髋处于相同的病理分期)、B组(首诊时双髋处于不同的病理分期)、C组(首诊时第二髋开始发病前,第一髋已进入修复期).使用改良Stulberg分型作为结局指标评价预后(Ⅰ型为预后优良,Ⅱ型为一般,Ⅲ型为预后差).结果 共纳入20例40髋,A组4例8髋,B组13例26髋,C组3例6髋.A组1髋预后良好,优良率为13%,B组16髋优良率为62%、C组2髋优良率为33%.初诊时处于坏死期有6髋预后好,优良率为86%,碎裂期1髋优良率为14%,修复期12髋优良率52%.发病年龄≤6岁者优良率达65%,>6岁者优良率30%.结论 B组、首诊时处于坏死期、发病年龄≤6岁的患者预后均较好(P<0.05),发病的髋关节侧别与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lount病合并Perthes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Blount病又称胫内翻,是一种以患肢胫骨近端内翻、内旋为特点的影响外观及力线的畸形,一般累及双侧,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常需手术矫正.Perthes病(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LCPD)是一种儿童较常见的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11-12],该病发病以4~8岁最常见,多累及单侧,其中有10%的病例为双侧发病.Blount病和Perthes病合并发病较为罕见,两种疾病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且隐匿性发展.本报道1例Blount病合并Perthes病的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股骨头坏死的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儿股骨头坏死别名 Legg-Calve-Perthes 病(LCPD),也简称 Perthes 病,这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髋关节疾病,这是小儿骨科尚未攻克的疑难病,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患本病,但主要还是以 4-8 岁儿童多发,且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 4倍,而且基本上都是单侧发病,少部分为双侧发病.目前对于该病的定义,德国Perthes、美国Legg和法国Calvé均曾经对此病进行了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1加权脂肪抑制减影在Legg-Calvé-Perthes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T1加权脂肪抑制减影在Legg-Calvé-Perthes病(LC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LCPD的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接受髋关节灌注MRI检查,将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冠状位和矢状位T1加权脂肪抑制像进行减影得到的图像与平扫进行对比.结果 4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碎裂塌陷变扁,在T1加权像中病变呈中低信号,T2加权脂肪抑制像中病变呈混杂高信号,在减影图像上股骨头缺血坏死区呈极低信号.通过T1加权脂肪抑制减影能更精确地测量股骨头缺血区的范围.结论 髋关节MR灌注减影成像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股骨头缺血区的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