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1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引发肝脓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hvKP)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引发肝脓肿。 方法:C57BL/6小鼠腹腔分别注射对数期的K1型hvKP(K1-hvKP)和K35型肺炎克雷伯菌(K35-非hvKP)悬液构建小鼠肝脓肿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 +和Gr-1 +免疫磁珠分选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纯度。总糖试剂盒检测K1-hvKP和K35-非hvKP荚膜多糖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K1-hvKP和K35-非hvKP对人血中性粒细胞IL-18与IL-3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K1-hvKP和K35-非hvKP对人血中性粒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K1-hvKP和K35-非hvKP对人血中性粒细胞NETosis形成的影响。 结果:与K35-非hvKP比较,K1-hvKP感染C57BL/6小鼠后产生明显的肝脓肿。分离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纯度>95%。K1-hvKP的荚膜多糖含量显著高于K35-非hvKP。与K35-非hvKP比较,K1-hvKP显著促进人血中性粒细胞IL-18和IL-33的表达、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NETosis的形成。结论:hvKP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人血中性粒细胞NETosis形成而引发肝脓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密度粒细胞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病,其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物中富集有低密度粒细胞(LDGs)。LDGs是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其表型与功能都与中性粒细胞存在差异,但二者均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并发生自身死亡,即NETosis。LDGs和异常的NETosis通过增加Ⅰ型IFN合成、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等导致SLE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靶向LDGs与NETosis的药物有望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产生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纤维结构,是机体固有免疫的一部分,其形成过程称为NETosis。近年研究发现NETs是一把双刃剑。在正常条件下,NETs的产生可以发挥清除病原体等作用,维持机体内稳态,但是在过量产生或清除不及时的情况下,NETs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针对NETs的生成和NETosis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肺部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ALI/ARD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除常见的凋亡、焦亡等方式外,近年来铁死亡、坏死性凋亡、NETosis等方式逐一被发现。文章通过介绍铁死亡、坏死性凋亡、NETosis等方式在ALI/ARDS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不同ALI模型中的调控机制,为靶向治疗ALI/ARDS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铁死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脑损伤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增多、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钙超载等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和细胞焦亡三大经典细胞死亡方式 [1]。目前为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诸多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autophagy-dependent cell death,ADCD)、NETosis、铜死亡和铁死亡等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感染性疾病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随着细胞死亡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人们才逐渐发现有多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包括非凋亡性(10种)及凋亡性(2种)二大类。它们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热门研究的前沿课题,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程序性细胞死亡文献的梳理,围绕细胞坏死、凋亡、焦亡、铁死亡、中性粒细胞的炎性细胞死亡、铜死亡及细胞广泛凋亡等特征性表现,以及与若干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表达方法,探讨NETs在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AC)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非脓毒症者和21例脓毒症患者抗凝血。脓毒症患者符合3.0定义的诊断标准,血培养鉴定出革兰氏阴性菌,D二聚体含量>0.5 m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栓形成,即时收集外周血样。采用别藻蓝蛋白(APC)标记的白细胞分化抗原66b(CD66b)识别多型分叶核细胞(PMNs),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耦联PMNs膜表面MPO,Sytox orange(SO)核酸染料标记脱氧核糖核酸(DNA),建立FCM检测全血NETosis相关标志物方法。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染料观察溶血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进行NETosis相关标志物(SO/MPO)的特异性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Tosis相关标志物和白细胞总数(WBC)在SAC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Mann-Witney统计量的非参数法估计ROC曲线下面积(AUC),AUC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两相关诊断试验差异假设检验。结果:全血分离的PMNs与FACS试剂溶血后的PMNs对7-AAD的阴性表达率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1±6.6)%比(93.5±5.7)%, t=1.984, P>0.05]。NETosis相关标记物SO/MPO不能识别Etoposide药物诱导的PMNs凋亡(Apoptosis)。ROC曲线分析SAC患者的AUC,NETosis相关标记物取2.5%时的AUC高于WBC取8.0×10 9/L时的AUC(0.97比0.72, Z=2.01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FCM检测外周全血PMNs上NETosis相关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在SAC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肝衰竭患者中的促炎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肝衰竭患者中的促炎作用和NETosis在肝衰竭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的血清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NETs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DNA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中NETs标志物分子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供肝和肝衰竭患者肝组织中MPO水平.结果 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MPO-DNA水平高于对照组[(10.0±2.7)μg/L比(3.4± 1.0)μg/L](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观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E、MPO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肝衰竭患者肝组织中MPO的表达水平高于供肝组织.结论 肝衰竭时,中性粒细胞活化产生NETs,并通过NETosis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加重肝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18种中药多糖与Siglec-9的亲和力测试及其抗炎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比较18种中药多糖与唾液酸特异性Ig样凝集素-9(sialic-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iglec-9)的亲和力以及抗炎能力,探讨中药多糖发挥抗炎作用的新机制.方法 选择18种不同药性的中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法检测中药多糖结构.通过竞争性ELISA法检测多糖与Siglec-9的亲和力,并研究中药多糖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以及R848诱导中性粒细胞NETosis的影响,利用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Siglec-E(Lyz2-cre:Siglec-E flox/flox)小鼠来源的原代巨噬细胞和腹腔中性粒细胞进一步明确多糖结合Siglec-9产生抗炎作用的机制.结果 中药多糖的糖含量均在55%以上,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等组成,但单糖构成比各不相同.红外光谱检测4种代表性中药多糖均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柴胡和蒲公英多糖具有葡萄糖醛酸结构.枸杞和黄芪多糖与Siglec-9的亲和力,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和R8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NETosis反应无显著抑制作用.柴胡和蒲公英多糖与Siglec-9亲和力较强(P<0.01),能够显著抑制上述炎症反应,但其抗炎作用在髓系细胞特异性敲除Siglec-E基因小鼠来源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消失.结论 中药多糖与Siglec-9的亲和力有潜力成为研究中药抗炎作用的新的现代药理学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医药靶向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干预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通过一种名为NETosis的程序后形成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诱捕和杀死病原体.同时,NETs也广泛参与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癌症、再灌注损伤等重大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调节NETs已成为防治上述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突出的贡献.近年研究发现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和单味中药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癌症、再灌注损伤等重大疾病病理过程中的NETs,进而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该文综述近五年国内外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和单味中药调节NETs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