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对出院后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连续抽取2023年3月至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193例住院患者.出院当天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出院后1个月随访出院后结局指标,包括是否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和再入院.结果 181例患者完成基线调查;159例患者完成随访调查.181例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00(151.00,201.00)]分;181例患者中27.1%(49/181)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通道数量的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r>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通道数量及出院指导质量是PCNL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159例患者中28.9%(46/159)的患者未做好出院准备.出院后1个月内,做好出院准备组微信群咨询、电话咨询、非计划门诊率低于未做好出院准备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通道数量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升出院指导质量并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以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困惑与症状不确定性,降低非计划就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FU)治疗肾结石伴肾功能不全老年(>60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拟实施肾结石手术的肾结石伴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60例采用PCNL手术(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采用PCNL+FU手术治疗(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7 d的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 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Scr、Cys C、NAG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7 d,联合组的Scr、Cys C、NA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联合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NL联合FU治疗肾结石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保证清除肾结石的基础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肾结石评分系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密红星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间行PCNL治疗的14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的术前结石特征进行量化分级和评分,分析并比较三种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结石清除率为66.9% (95/142),43例(30.3%)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三种评分系统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具有相关性( P<0.05),仅SHA.LIN评分系统与预测出血量有相关性( P=0.023)。Guy's分级系统、S.T.O.N.E.评分系统及SHA.LIN评分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828、0.894。 结论:三种肾结石评分系统均具有完善病情评估的能力,三种评分系统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具有相关性,而SHA.LIN评分系统在预测出血量方面优于Guy's分级系统和S.T.O.N.E.评分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种用于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的无线手控装置研发及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发一种混合动力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的无线手控操作装置并对其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舒适度和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现有瑞士EMS公司碎石系统的脚踏开关进行电路分析,掌握其控制原理,绘制无线控制原理框图,制作样机,进行体外试验,进一步进行初步临床应用与评价。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手术易用性、舒适度和碎石效率评分表》,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无线手控组和脚控组各10例,对该无线手控系统的易用性、使用舒适度、碎石效率进行评估,使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成功研发出无线手控装置样机,体外实验证实可实现无线手控碎石。成功进行无线手控系统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无线手控组的平均易用性得分和平均舒适度得分[(9.70±0.48)、(9.70±0.48)分]均高于脚控组[(6.20±0.79)、(5.30±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966、20.368, P<0.01),两组的平均碎石效率分别为(9.30±0.48)%、(9.40±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72, P>0.05)。 结论:该EMS无线手控系统能够在保证碎石效率的同时提高手术的舒适度与操作的灵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汉族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学习曲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学习曲线,为具备一定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经验的临床外科医师开展儿童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前瞻性构建的汉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数据库中选取348例汉族患儿纳入此项研究。其中,男250例,女98例;中位年龄为3岁;中位体重指数为17.1 kg/m 2。根据患儿结石位置、大小、身体基础条件等选择行经皮肾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术、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scopic lithotripsy,URL)或PCNL和URL联合手术。并根据手术次序,将行PCNL和URL的患儿各分为三个亚组。统计分析患儿的基线资料、术中数据、结石清空率(stone free rate, SF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omplication rate, CR)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在R3.5.1中进行非参数LOWESS回归建模,并绘制学习曲线来体现术者手术经验对腔内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348例患儿共行腔内手术375次,手术侧别共416侧,中位手术时间为30 min,中位术中灌注量为500 ml,中位结石负荷为1.77 cm 2。结石的整体清空率为88.0%(330/3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7/348)。其中发热62,血尿56例,石街2例。URL第1、2、3组中位结石负荷分别为0.5、0.8和1.8 cm 2,中位结石质量分别为375、824和1 321 cm 2×Hu,SFR分别为83.6%(92/110)、85.5%(94/110)和86.4%(95/110),均呈逐渐递增趋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中位术中灌注量分别为500、400和200 ml,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8.2%(20/110)、10.0%(11/110)、8.2%(9/110),均呈逐渐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2.7%(3/110)、9.1%(10/110)、11.8%(13/110),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CNL第1、2、3组结石质量分别为3 163、5 141和5 399 cm 2×Hu,中位术中灌注量分别为1 000、1 300和1 500 ml,SFR分别为41.4%(12/29)、65.5%(19/29)和78.6%(22/28),均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27.6%(8/29)、31.0%(9/29)、46.4%(13/28),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4.5%(10/29)、27.6%(8/29)和14.3%(4/28),呈逐渐递减趋势,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绘制学习曲线可见,随着腔内手术例数的积累,手术时长明显缩短,结石清空率逐渐增加,但手术时间及清石率也呈现进入学习曲线的平台。随着术者对结石质量较大患儿的纳入及患儿BMI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的学习曲线的平台期之后出现升高。 结论: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可显著提高结石清空率,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肾镜术中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本院收治的1例行PCNL术中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为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轻度积水,术中穿刺顺利,通道扩张后出血汹涌,视野不清,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术后当日复查CT提示左肾造瘘管误入下腔静脉。结果:根据CT测量结果,立即将左肾造瘘管退出肾静脉,并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肾造瘘管拔出后肾静脉自行愈合,患者恢复良好,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不恰当的扩张手法可导致腔静脉损伤,及时复查CT并退出肾造瘘管可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CNL、mPCNL、FURS术治疗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体内皮质醇(Cor)、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35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mPCNL组及FURS组;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 d记录患者肾盏结石清除率;术后1 h及术后1周检测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mPCNL组及FUR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PCNL组及FURS组患者的结石总清除率、中盏结石清除率、下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FURS组患者上盏结石清除率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Cor与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FURS组最低,PCNL组最高;mPCNL组与FUR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PCNL组( P<0.05)。 结论:采用mPCNL和FURS治疗肾盏结石,可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改善患者的术后Cor、S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引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探究早期识别策略与护理防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870例行PCNL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相关信息,并且与无尿潴留并发症的患者建立匹配对照,通过构建赋值模型、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CNL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开展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评估,明确其防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PCNL术前患者体重指数(BMI)越高,术后发生尿潴留风险越大;患有糖尿病、既往有尿潴留史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尿潴留;术中选择椎管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会显著增加术后尿潴留的风险;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也会明显增加术后尿潴留风险;术后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PCNL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论:对于PCNL术后患者,术前BMI高、患有糖尿病、既往有尿潴留史、术中选择椎管麻醉、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长均是术后拔管后出现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需有所警惕,而拔管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PCNL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保护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PCNL或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ESWL治疗无效后行PCNL或RIRS的75例1~2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CNL组(36例)和RIRS组(39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3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1% vs.84.6%, P>0.05)。RIR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多于PCNL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IRS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经ESWL治疗无效后行RIRS治疗的1~2 cm肾下盏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但RIRS碎石效率不如PCNL,总体花费较高,术后需行ESWL辅助治疗才能取得与PCNL相当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Guy's分级和STONE评分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Guy's肾结石分级和STONE肾结石评分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至2019年由同一名技术熟练的医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TONE肾结石评分和Guy's肾结石分级与术后结石清除率的相关性,并比较两者的优劣性。结果:Guy's肾结石分级1~4级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33%(14/15)、78.57%(11/14)、64.29%(9/14)、46.15%(6/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认为Guy's肾结石分级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有明显相关性,且随着分级增高,术后结石清除率降低。STONE肾结石评分5~7分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0.00%(18/20),8~10分组的结石清除率为72.22%(13/18),11~13分组的结石清除率为50.00%(9/18),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证实STONE肾结石评分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有明显相关性,即随着评分增高,术后结石清除率越低;Guy's肾结石分级和STONE肾结石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和0.854,两者预测术后残石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Guy's肾结石分级和STONE肾结石评分均可有效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结石清除率,且两者预测经皮肾镜术后结石残留的准确性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