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时空多成分模型的中缅边境地区景洪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了解中缅边境地区景洪市2019年登革热时空分布特征及传播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缅边境地区景洪市2019年登革热本地病例逐日发病数,将人口密度、人均GDP、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因素作为协变量,构建基于Power-law算法的时空多成分模型,通过赤池信息量(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来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 中缅边境地区景洪市2019年累计报告3 30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率为763.44/10万.将人均GDP纳入时间自相关成分,同时将人口密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纳入局部特性成分的时空多成分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AIC=2 317),此时时间自相关成分为0.215 1[95%CI:(0.081 2,0.570 2)]、空间流行成分为0.000 4[95%CI:(0.000 2,0.001 0)]、局部特性成分为3.015 2[95%CI:(1.650 7,5.507 8)].协变量日平均相对湿度、人口密度、人均GDP、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的作用强度依次为2.815 9[95%CI:(0.021 6,367.168 5)]、1.822 7[95%CI:(1.497 6,2.218 3)]、1.208 8[95%CI:(1.057 7,1.381 6)]、0.356 1[95%CI:(0.011 9,10.673 9)]、0.310 4[95%CI:(0.003 6,126.548 2)].对发病数>20例的区域分析发现,允景洪街道、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和景洪工业园区时间自相关成分影响较大,嘎洒镇、勐龙镇和勐罕镇局部特性成分影响较大.结论 景洪市不同区域登革热时空构成存在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时空传播特征.人均GDP会扩大前期疫情对后期疫情传播的影响,人口密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则会影响研究区域登革热本地风险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陕西省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时空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的时空演变规律,为优化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个案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同期人口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采用R3.4.1、ArcGIS 10.2和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基于Power-law算法的时空多成分模型分析手足口病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2009-2013年陕西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29 904例,年均发病率122.50/10万;手足口病季节性明显,4-7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1.71%,高发病率县(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中东部区域;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09-2013年陕西省疫情的一类聚集区固定在以西安市为中心的陕西省中部和东南部,RR=2.24(95%CI:2.18 ~ 3.08);基于Powe-law算法的时空多成分模型结果显示: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受先前时段疫情影响较大的县(区)主要有渭南市潼关县和蒲城县、西安市未央区(时间自相关成分值分别为1.14、0.97和0.89);本地发病风险较大的县(区)主要有渭南市华阴市、西安市长安区和雁塔区(局部特性成分值分别为5.08、4.12和4.08);疫情受临近区域影响较大的县(区)主要是西安市莲湖区和高陵县、咸阳市武功县(空间流行成分值分别为2.12、2.08和1.77).2009-2012年陕西省的优势循环血清型为肠道病毒71型,2013年则变迁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疾病高发区采取针对性措施利于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