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hoA/cofilin通路激活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参与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RhoA/cofilin通路激活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铝中毒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30只无特定病原体SD大鼠中随机选20只,予麦芽酚铝溶液腹腔注射2个月构建慢性铝中毒大鼠模型.将中毒模型大鼠分为铝中毒模型组(10只)和RhoA抑制剂组(10只),后者予Rhosin盐酸盐腹腔注射30 d.剩余的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中RhoA、cofilin、PSD-95、SYN的定位表达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铝中毒模型组大鼠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RhoA抑制剂组大鼠的潜伏期较铝中毒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o 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RhoA mRNA表达水平降低,cofilin mRNA、PSD-95 mRNA、SYN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增高,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海马CA1区RhoA阳性细胞率降低,cofilin、PSD-95和SYN阳性细胞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中毒模型组中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铝中毒模型组相比,RhoA抑制剂组突触数量增多,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增加,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铝中毒模型组线粒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RhoA抑制剂组的线粒体轻微膨胀,膜结构保持完好,线粒体形态及突触超微结构好于铝中毒模型组.结论 铝中毒可通过激活RhoA/cofilin信号通路破坏海马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杜仲叶总黄酮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参与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通路探讨杜仲叶总黄酮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 取SD雄性大鼠,用改良二次注血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杜仲叶总黄酮组、RhoA抑制剂组、RhoA激动剂组、杜仲叶总黄酮+RhoA激动剂组,每组20只.杜仲叶总黄酮组灌胃200 mg/kg杜仲叶总黄酮,RhoA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 mg/kg的RhoA抑制剂Y27632,RhoA激动剂组腹腔注射30μg/kg的RhoA激动剂U-46619,杜仲叶总黄酮+RhoA激动剂组灌胃200 mg/kg杜仲叶总黄酮的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 U-46619,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估;取脑组织后称质量,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然后制备脑组织切片并计算脑血肿体积百分比;透射电镜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突触结构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凋亡;鬼笔环肽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骨架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RhoA、ROCK、细胞骨架蛋白(F-actin)、丝切蛋白(cofilin)、磷酸化cofilin(p-cofilin)、促神经元及突触生长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素(SYP)]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血肿体积百分比升高,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凋亡及骨架结构损伤,神经突触结构改变严重,RhoA/ROCK通路激活,促神经元及突触生长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杜仲叶总黄酮或RhoA抑制剂干预治疗均可抑制RhoA/ROCK通路激活介导的神经元骨架结构改变,提高促神经元及突触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缓解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损伤及凋亡,促进神经功能修复(P<0.05).RhoA激动剂可促进RhoA/ROCK通路激活,加重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并削弱杜仲叶总黄酮的促神经功能修复作用(P<0.05).结论 杜仲叶总黄酮可通过抑制RhoA/ROCK通路活化来改善脑出血大鼠出血症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温阳活血利水方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足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该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HN模型组、温阳活血利水组、他克莫司组,每组15只.以尾静脉注射Anti-Fx1A血清法构建IMN模型.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Klotho、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组织蛋白酶L(CatL)及其底物Synaptopodin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皮质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1与ROCK2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磷酸化LIM结构域激酶p-LIMK1、磷酸化后p-cofilin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及电子致密物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干预4周后PHN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肾小球Klotho及Synaptopodi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RhoA、ROCK1、ROCK2活性显著升高(P<0.01),TRPC6、CatL、p-LIMK1/LIMK1及p-cofilin/cofilin表达显著上调(P<0.01);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足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与PHN模型组比较,干预4周后温阳活血利水组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肾小球Klotho及Synaptopodin表达显著上调(P<0.01),RhoA、ROCK1、ROCK2活性显著下降(P<0.01),TRPC6、CatL、p-LIMK1/LIMK1与p-cofilin/cofilin表达显著下调(P<0.01);足突融合改善,足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减轻.结论:Klotho/TRPC6/CatL/Synaptopodin/RhoA/ROCK/LIMK/cofilin信号通路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IMN的发病过程;温阳活血利水方药能够减少IMN大鼠蛋白尿,调整足细胞形态,其作用机制或与调控该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GCNT3 通过 PI3K/Akt/mTOR 和 RhoA/ROCK/Cofilin 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2023/8/5
β-1,3-半乳糖-O-糖基-糖蛋白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β-1,3-galactosyl-O-glyco-syl-glycoprotein β-1,6-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GCNT3)是黏液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不可缺少的一类N-乙酰葡萄糖转移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CNT3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以及病人的生存率有关,然而相关的研究仍较少报道.本研究旨在揭示GCNT3在调控肝细胞癌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本研究首先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 databases,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和正常组织中GCNT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GCNT3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1).同时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进一步分析了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GCNT3蛋白的表达,发现有30%肝癌组织GCNT3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随后,在肝癌细胞系HCCLM3和Huh7细胞中,采用CCK-8、平板克隆、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GCNT3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GCNT3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过表达GCNT3发挥相反作用.细胞周期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GCNT3调控G0/G1期关键蛋白质的表达来促进肝癌细胞周期G1/S的转换.进一步探究发现,GCNT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以及GCNT3上调RhoA/ROCK/Cofilin通路关键蛋白质的表达来促进F-肌动蛋白(F-actin)的形成,从而参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总之,本研究通过对GCNT3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分析,初步证明,GCNT3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功能有关,证实了 GCNT3在肝癌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肝癌治疗和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OSBPL2介导RhoA/ROCK2信号通路调控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Osbpl2-KO小鼠毛细胞静纤毛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I-OC1细胞和耳蜗内Rho/ROCK 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因子 Rho 激酶 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Lim 激酶 1(LIM domain kinase 1,LIMK1)、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 1(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cofilin 1,ADF/CFL-1)的表达水平.结果:Osbpl2-KO HEI-OC1细胞微丝骨架中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明显减少,细胞外周微刺突和丝状伪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Osbpl2敲除导致小鼠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变短且排列紊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HEI-OC1细胞和小鼠耳蜗中OSBPL2-KO均导致RhoA/ROCK2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论:在听觉细胞中OSBPL2介导的RhoA/ROCK2信号通路在维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