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血清信号素5A(Sema5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为合并组,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糖尿病组、合并组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比较糖尿病组、合并组临床资料[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FIN)、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Sema5A、IGFBP-3水平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ema 5A、IGFBP-3对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诊断价值.结果 合并组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且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糖尿病病程长于糖尿病组,血清HOMA-IR、FIN、HbA1c、T3、T4、FT3、FT4、TRAB、TPOAB水平高于糖尿病组,TSH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TPOAB、Sema 5A、IG-FBP-3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为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HOMA-IR、FBG、2 h PG、FIN、HbA1c、HDL-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2型糖尿病并发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与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ema 5A、IGFBP-3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804,2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00,且2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高于Sema 5A、IGFBP-3单独诊断的AUC(Z联合-Sema5A=2.156,P=0.043;Z联合-IGFBP-3=2.873,P=0.004).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清Sema 5A、IGFBP-3水平升高,且二者与糖代谢指标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鼾男性唾液蛋白昼夜差异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睡眠疾病,对体内代谢有多方面的影响,生物标志物研究成为热点和方向。但是很多蛋白表达本身存在昼夜变化,本研究拟对早晚采样时间点蛋白差异变化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经整夜睡眠监测确定为非OSAHS的无鼾成年男性28例。采集整夜睡眠监测前后的早晚唾液样本。每份唾液样本中都加入内参蛋白(牛胎球蛋白和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同步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通过靶向蛋白质组学方法定量分析98种与OSAHS相关的唾液蛋白。结果:唾液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总计平均变异系数为95.9%,其95%置信区间为(84.7%,107.2%)。以差异倍数>2倍且 P<0.05的标准筛选早晚差异表达蛋白,得到早晨表达上调蛋白有13个,未见下调蛋白,表达无差异蛋白72个。无表达差异蛋白主要为细胞骨架蛋白及相关结合蛋白、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和代谢相关蛋白等。表达差异蛋白功能涉及方面较广,包括机体免疫、血管生成、物质与能量代谢、神经发育和钙离子结合等。 结论:本研究发现部分唾液蛋白存在早晚明显差异,提示无鼾正常男性部分唾液蛋白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研究OSAHS患者生物标志物时,应考虑部分唾液蛋白固有的昼夜节律特性,规定时间段采样,并推荐早晚都进行采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阳还五汤调控自噬稳定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自噬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稳定动脉斑块,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选取ApoE-/-小鼠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高剂量)及阿托伐他汀组;C57BL/6J背景的ApoE-/-小鼠设为空白组,连续灌胃 4 周.Masson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斑块纤维化程度;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被泛素结合蛋白 62(p62)、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比较,补阳还五汤能够减轻小鼠主动脉窦补胶原纤维面积;升高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水平(P<0.05),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表达水平(P<0.05);降低小鼠主动脉中MMP-2、MMP-9 表达水平(P<0.05),升高PPARγ表达(P<0.01);降低小鼠主动脉p62 蛋白表达(P<0.01),升高LC3Ⅱ/LC3Ⅰ蛋白表达(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酒精性肝病患者脂代谢相关差异蛋白的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串联质谱标记(TMT)技术筛选和鉴定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对脂代谢相关蛋白和通路进行分析,探索其功能及生物学过程。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脏组织,筛选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样本8例,正常对照组样本3例。采用TMT技术筛选差异蛋白并进行富集信号通路分析和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探索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2组资料中有2 741种差异蛋白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以 P<0.05且|log 2(foldchange)| >1的标准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106种,与对照组相比,ALD组上调蛋白12种,下调蛋白94种。其中,与脂代谢相关的上调差异蛋白有2种,下调差异蛋白有14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在脂代谢中主要参与了脂质转运,脂肪酶活性的调节,脂肪酸结合以及胆固醇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甘油三酯代谢及脂肪细胞内脂解的调节等脂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结论:16种脂代谢相关差异蛋白可能是AL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附注射液调控应激反应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附注射液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控应激反应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Pharm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和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补充预测并统一基因名;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TTD、CTD、Drugbank、Disgenet和Pharmgkb数据库筛选应激反应调控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2.1工具获得参附注射液与应激反应调控交集的潜在作用靶点后,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上传至Metascape数据库中,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机制研究;使用Autoduck、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并获取参附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43个,相关作用靶点257个;数据库检索到应激反应调控相关靶点4 811个,与参附注射液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188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得到关键靶点14个。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8条,主要涉及循环系统及体液调控、对外来刺激及创伤的反应、MAPK级联反应、突触后膜、受体复合体、离子通道复合体、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高度相关通路20条,主要涵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肾上腺素能信号转导、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IL-17、TNF、MAPK、cGMP-PKG、PI3K-Akt、NF-κB、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参附注射液中山柰酚、β-谷甾醇、去甲基棱砂贝母碱、豆甾醇、人参皂苷、蛇床子苷、次乌头碱等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TNF、IL1B、PTGS2、HSP90AA1、MAPK1、NFKBIA、NR3C1、ADRB2等靶点,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状态、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和减少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应激反应进行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甲双胍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脂肪代谢和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8周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高糖高脂加胆固醇饮食(HFF)模型(HFF组)和HFF模型二甲双胍处理组(Met组),每组6只小鼠,喂养16周,第12周起Met组每天给予一次二甲双胍药物(150 mg/kg)灌胃干预,持续4周,正常饮食组和HFF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造模结束后,麻醉并称取小鼠体重后,取小鼠血清和肝组织,计算肝脏指数(肝重/体重),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TG;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质合成相关蛋白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cc、Fasn、Srebf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淋巴细胞抗原6(Ly6g)、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相对表达水平。其次,利用HFF组和Met组小鼠肝组织进行表达谱高通量测序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最后,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底物p6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Ⅰ/Ⅱ)、自噬相关基因5(ATG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iNOS、单位细胞趋化蛋白1(MCP1)、CD86]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CD206)的蛋白水平。两组间采用 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显示,与正常饮食组比较,HFF组小鼠肝组织脂滴累积,炎性细胞浸润增加;HFF组小鼠肝组织ACC、SREBP1c以及iNOS、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饮食组(1.03±0.15比0.60±0.15, t=3.277, P<0.05;1.04±0.08比0.70±0.10, t=4.467, P<0.05;1.16±0.02比0.54±0.22, t=3.772, P<0.05;1.20±0.15比0.51±0.09, t=6.908, P<0.05)。Met组小鼠体重、肝重、肝脏指数低于HFF组[(27.45±4.26) g比(35.51±1.69) g, t=4.306, P<0.05;(1.20±0.21) g比(1.74±0.17) g, t=4.839, P<0.05;0.04±0.01比0.05±0.01, t=2.147, P<0.05];Met组小鼠血清ALT和AST对比HFF组无明显变化[(21.33±4.32) U/L比(30.33±10.84) U/L, t=1.889, P>0.05;(106.70±17.33) U/L比(112.30±14.33) U/L, t=0.617, P>0.05)]。Met组小鼠血清TG、肝脏TG水平低于HFF组[(0.72±0.27) mmol/L比(1.33±0.41) mmol/L, t=3.004, P<0.05;(0.02±0.01) mmol/L比(0.05±0.03) mmol/L, t=2.350, P<0.05)];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观察到Met组小鼠肝细胞内未见明显空泡和脂滴;Met组小鼠肝组织中ACC、FASN、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FF组(0.37±0.13比0.66±0.09, t=3.174, P<0.05;0.61±0.03比1.11±0.14, t=6.069, P<0.05;0.48±0.05比0.88±0.01, t=12.310,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中ACC、FASN、SREBP1c mRNA表达水平低于HFF组(2.21±0.08比8.13±3.45, t=2.974, P<0.05;1.06±0.12比1.39±0.05, t=4.310, P<0.05;1.03±0.06比1.50±0.26, t=3.055, P<0.05)。Met组小鼠IL-1β、Ly6g、NLRP3、iNOS mRNA表达水平低于HFF组(0.47±0.02比1.40±0.08, t=21.030, P<0.05;0.16±0.06比0.65±0.19, t=4.276, P<0.05;0.67±0.04比1.17±0.16, t=5.082, P<0.05;0.82±0.52比4.49±0.78, t=6.784,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p-Akt/Akt、p-PI3K/PI3K比值低于HFF组(1.05±0.02比1.58±0.04, t=15.420, P<0.05;0.47±0.11比1.07±0.10, t=6.906,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ATG5、CD163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高于HFF组(1.05±0.11比0.52±0.04, t=7.690, P<0.05;0.99±0.02比0.64±0.04, t=14.470, P<0.05;1.58±0.05比1.34±0.03, t=7.091,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P62、IL-1β、iNOS、MCP1蛋白表达低于HFF组(0.72±0.06比1.07±0.08, t=6.047, P<0.05;0.17±0.10比0.56±0.10, t=4.310, P<0.05;0.42±0.03比0.78±0.15, t=4.038, P<0.05;0.39±0.10比0.72±0.02, t=4.253,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CD86、CD206蛋白表达对比HFF组无明显变化(0.65±0.04比0.68±0.08, t=0.600, P>0.05;0.72±0.33比0.88±0.21, t=0.664, P>0.05)。 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增强自噬,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减轻小鼠NASH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脂多糖诱导Toll样受体4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选择ApoE -/-小鼠24只,高脂喂养10周后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的特异性抑制剂TAK(TAK组),各8只。干预10周后取眼球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死小鼠留取颈动脉和主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巨噬细胞(MOMA-2)、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KR样真核起始因子2α激酶(PERK)、C/EBP同源蛋白(CHOP)、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水平。 结果:LPS组小鼠与对照组和TAK组小鼠比较,TC(25.0±2.3)mmol/L比(20.2±1.6)mmol/L、(20.8±2.6)mmol/L、TG(1.3±0.1)mmol/L比(1.3±0.1)mmol/L、(1.0±0.1)mmol/L、ox-LDL(17.4±1.3)mmol/L比(15.8±1.6)mmol/L、(12.1±1.1)mmol/L水平升高( P<0.05);斑块形态学及病理学比较,LPS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大,巨噬细胞含量增多( P<0.05),平滑肌细胞含量减少( P<0.05),斑块TLR4、IL-1β、IL-6、TNFα及NFκB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增加( P<0.05);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增加( P<0.05)。与对照组比较,TAK组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减少( P<0.05)。LPS组TLR4,质网应激通路蛋白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增加。 结论:LPS诱导的TLR4可上调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的表达,且引起内质网应激下游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增加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地骨皮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地骨皮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查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地骨皮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获取牙周炎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图。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建模后8周,治疗组局部注射1 ml地骨皮药液(将150 mg地骨皮颗粒溶于1 ml水中),模型组组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结果:地骨皮的10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55个疾病靶点治疗牙周炎,其中β-谷甾醇、豆甾醇、莨菪碱、金合欢素、阿托品、常春藤素等是核心成分,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B淋巴细胞瘤-2(Bcl-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JUN、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3)、肿瘤蛋白53(TP53)、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NCOA2)是重要的靶点。GO分析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BP)主要涉及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细胞对有机环化合物的反应、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正调控、对激素的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白细胞凋亡过程、正调控神经元凋亡过程、对氧气水平的反应、凋亡过程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分(CC)主要涉及细胞器外膜、外膜、转录调控复合体、线粒体外膜、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复合物、线粒体膜、膜筏、膜微区、细胞质核周区等,分子功能(MF)主要涉及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转录因子结合、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信号通路、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细胞凋亡过程、一般转录起始因子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等。KEGG分析结果提示地骨皮主要通过p53、细胞凋亡、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治疗牙周炎。动物实验显示,地骨皮能够明显改善牙周炎,同时也能改善RELA、Bcl-2、PTGS2、JUN、CASP3、TP53、NCOA2表达水平。结论:地骨皮主要通过调节p53、细胞凋亡、AGE-RAGE、PI3K-Akt、IL-17、HIF-1、TNF、MAPK、NF-κB等信号通路的RELA、Bcl-2、PTGS2、JUN、CASP3、TP53、NCOA2等疾病靶点,调节酶类活性、抗炎等生物过程治疗牙周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心病患者sLOX-1、SREBP-1及sST2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CHD患者156例作为CHD组,其中,稳定心绞痛(SAP)组51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6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sLOX-1、sST2、SREBP-1表达水平及QRS波时限水平,比较健康者与CHD患者sLOX-1、sST2、SREBP-1及QRS波时限水平,比较不同Gensini积分患者中sLOX-1、sST2、SREBP-1及QRS波时限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病变支数患者中,sLOX-1、sST2、SREBP-1及QRS波时限水平,采用Spesrman相关系数分析CHD患者的sLOX-1、sST2,SREBP-1与冠脉病变程度及QRS波时限的关系.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及健康组sLOX-1、sST2、SREBP-1、QRS波时限比较:AMI组>UAP组>SAP组>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分组、20~40分组和≥40分组sLOX-1、sST2、SREBP-1和QRS波时限水平比较:≥40分组>20~40分组>0~20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三支组、双支组及单支组sLOX-1、sST2、SREBP-1及QRS波时限水平比较:三支组>双支组>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sLOX-1、sST2及SREBP-1水平与患者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QRS波时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sLOX-1、SREBP-1、sST2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且与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临床防治CHD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内质网自噬系统探究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研究泽泻汤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LAP)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以高脂饮食喂养,ig泽泻汤干预8周后,ip雨蛙素(50μg/kg)制备HLAP模型.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及淀粉酶(amylase,AMY)、脂肪酶(lipase,LP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蓄积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 E2 相关基因(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p-eIF2α、Bcl-2 相互作用蛋白(Bcl-2 interacting coiled-coil protein-1,Beclin-1)、自噬蛋白 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自噬蛋白 12(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12,ATG12)、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Ⅱ/Ⅰ(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Ⅰ,LC3-Ⅱ/Ⅰ)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 1(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LAMP-1)表达.采用棕榈酸(200mmol/L)和雨蛙素(10nmol/L)处理胰腺腺泡AR42J细胞构建HLAP细胞模型,给予泽泻汤干预后,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PS、T-SOD活性;采用DCFH-DA荧光探针、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MMP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自噬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中 HO-1、Nrf2、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lch-like ECH-associatedprotein 1,Keap1)、BIP、eIF2α、p-eIF2α、Beclin-1、ATG5、LC3-Ⅱ/Ⅰ和LAMP-1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泽泻汤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及AMY、LPS活性(P<0.05、0.01、0.001),抑制肝脏组织中的脂滴蓄积,减轻肝脏及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同时上调血清及胰腺腺泡细胞中SOD、CAT活性(P<0.05、0.01),下调ROS水平(P<0.001),上调胰腺组织及细胞中HO-1、Nrf2、LAMP1表达(P<0.05、0.01、0.001),下调 Keap1、BIP、eIF2α、p-eIF2α、Beclin-1、ATG5、ATG12 及 LC3-Ⅱ/Ⅰ 表达(P<0.05、0.01、0.001).结论 泽泻汤可以防治HLAP,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过度自噬、恢复自噬通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