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条纹病抗性鉴定及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大麦条纹病是对大麦产量及品质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探明我国不同来源的大麦种质对条纹病的抗性差异并挖掘与大麦抗条纹病相关联的候选标记,本研究利用97个SSR标记对137份大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并结合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大麦条纹病菌后共鉴定出18份免疫、27份高抗、28份中抗、42份中感和22份高感大麦材料;在97对SSR引物中挑选出85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85对SSR标记共检测到65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为7.57个;SSR标记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401~0.8646,平均值为0.5799;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393~0.8498,平均值为0.5155,137份大麦材料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1021~0.4807,平均值为0.2774;聚类分析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137份大麦种质分为4大类群;根据一般线性模型(GLM,general linear model)共获得7个与大麦抗条纹病显著关联的标记(P<0.05),解释率在5.80%~17.89%之间,其中标记EBmatc0039的解释率最高;标记EBmac77和MGB357与大麦条纹病抗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二者在一般线性模型中解释率分别为6.07%和9.60%.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麦抗条纹病育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株型是影响棉花机械化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开展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研究,可为棉花株型分子育种提供标记及材料来源.[方法]以 403 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 201 对多态性SSR标记,对 6 个环境 4个株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挖掘株型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结果]6 个环境中株高、果枝始节高、果枝始节位和果枝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13.70%、21.51%、14.18%和 11.51%,广义遗传率为 46.24%-74.15%;201 对标记共产生 394 个多态性等位变异位点;能同时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P<0.01)和 2 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显著(P<0.05)关联的位点共38个,包括与株高关联的位点16个、与果枝始节高关联的位点6个、与果枝始节位关联的位点11个、与果枝数关联的位点5个,5 个位点同时与多个性状关联;鉴定到含有目标性状优异等位基因的材料 31 份,其中 6 份材料同时携带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结论]在 403 份陆地棉自然群体中,鉴定到 38 个与 4 个株型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发掘出 31 份含有优异等位基因的典型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南方90份秋播区蚕豆粒型性状的SSR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蚕豆(Vicia faba L.)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作物,在我国南方为秋播作物,主要生产大粒鲜食型蚕豆,对该地区蚕豆资源进行粒型性状关联分析,发掘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有助于鲜食型蚕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以90份秋播区蚕豆资源为材料,于2019年和2020年对其粒型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采用67对多态性的SSR标记对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共扩增出278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4.1,聚类分析将该资源分成3大类,其中粒长、粒宽和百粒重3个性状值较大的品种主要分布在A类群.在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的MLM(Q+K)模型分析了 67个SSR标记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通过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0个与粒型性状显著相关联的分子标记(P<0.001),其中有29个标记P值小于0.0001.在多年多点的分析中,ICS48和ICS455同时与粒宽和粒重显著关联.根据关联分子标记的稳定性和贡献率,得到3个与粒型相关的优势等位位点:ICS48-H1、ICS51-H1以及ICS455-H3(P<0.0001;r2>18%).本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秋播区蚕豆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抑郁症患者关联负变化与其交感神经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关联负变化与其交感神经功能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分别进行32导标准和改进范式关联负变化(CNV)、上肢和下肢皮肤交感反应(SSR)测定,同时与38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对比,并将患者组改进范式CNV各指标值与上下肢SSR潜伏期和波幅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上肢和下肢SSR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5);患者组改进和标准范式CNV按键反应时间(RT)、A点潜伏期和PINV时程较对照组延长,B点和S2后负波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5),患者组标准和改进范式RT、A点潜伏期、PINV时程、B点和S2后负波波幅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上肢和下肢SSR潜伏期与改进范式CNV中RT、A点潜伏期和PINV时程呈正相关(P<0.05),与B点、S2后负波波幅呈负相关(P<0.05);上肢和下肢SSR波幅与CNV中RT、A点潜伏期和PINV时程呈负相关(P<0.05),与B点、S2后负波波幅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期待、唤醒、记忆等综合认知功能损害,并在认知任务难度增加的情况下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与其交感神经功能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黑杨基因组的初步组装及SSR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黑杨是人们以小叶杨和欧洲黑杨为亲本培育出的杂交种,兼具双亲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的优点.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小黑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初步组装出小黑杨基因组,并以此为基础,识别分析其SSR序列,为小黑杨品种划分、表型性状关联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共组装得到了366 876条总计368.96 Mbp的contig序列;对其中不小于2000 bp的21 788条的非冗余contig进行SSR分析,共识别出18 111条SSR序列,其中一、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序较多.对得到的SSR序列设计引物,共得到12 838对引物,供今后实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诱导及F1代遗传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病原菌.通过从昆明市寻甸县采集110P和H-6两株致病疫霉,明确其染色体倍性、交配型、线粒体单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经对峙培养,利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方法获得有性生殖F1代群体POP1(60株),并对POP1进行表型和基因型测定.结果 表明:冷冻处理24h为最佳条件,卵孢子萌发率达5.09%+0.15%;POP1的交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均发生了分离,其中交配型分离比为A1∶A2∶A1A2∶自育型(SF) =16∶5∶17∶22,毒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 =11∶49,甲霜灵敏感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2∶58;3个表型的分离均偏离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特点.基于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POP1基因型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时,可将所有菌株分为14个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可将POP1分为6个分支,其中优势群体为S1,占分离群体的61.67%.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8对SSR所代表的基因型和几个重要表型有显著相关性(R2=0.6667).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致病疫霉卵孢子萌发体系,解析了有性生殖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特点,为深入探索致病疫霉的变异规律及病害流行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辣椒疫病抗性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SSR标记技术,对194份辣椒核心种质疫病抗性进行关联分析.58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78个等位变异,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6732,多态信息量(PIC)平均值为0.3859,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4400,说明供试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析将194份材料划分为两个亚群,亚群1的疫病抗性水平高于亚群2.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2个SSR位点与辣椒疫病病情指数显著关联(P<0.05),表型贡献率为2.98%~16.05%,15个SSR位点与辣椒病株率显著关联,表型贡献率为2.95%~21.29%;表型贡献率最大的位点为CM0005,位于第7号染色体,其余位点分布于第2、3、5、7、8、9和11号染色体,与已有报道有所差异,说明供试种质可能含有新的疫病抗性基因.根据关联位点表型效应值,发掘出CM0005c、ge35-141pmH0135Cd和Hpms1-139c等12个疫病抗性优异等位变异及种质171、55、161、65、132、128、91、106、125、127、169等优良抗性载体材料.本研究结果为辣椒疫病抗性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材料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薯‘新选048’自交系群体表型鉴定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研究木薯‘新选048’自交系群体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比例、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等方面对‘新选048’的83个自交系株系进行表型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表明,自交系株系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处于9.94%~ 157.74%之间,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低于质量性状,叶长最低,茎分叉习性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处于0.07~1.91之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质量性状,叶尖形状和顶端叶颜色最低,最大薯长最高.块根中氢氰酸(HCN)、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发生分离.与亲本相比,各株系的淀粉含量均低,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且分离出低HCN株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26对,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6对.24个表型性状共提取了9个主成分,21个性状起主要作用.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8对引物共扩增出78条条带,多态性比例达89.74%,各株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0~0.90之间.对比表型聚类和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完全相同,聚类结果并无明显规律.本研究通过自交系鉴定出一批木薯中间材料,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为木薯自交系育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花油脂相关性状与SSR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是一种富合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油料作物.为寻找与红花油脂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已经开发的多态性良好的48对SSR引物,系统分析了来自27个国家74份红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并结合红花油脂相关性状的表型数据,应用TASSEL3.0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general linear model)和混合线性模型(MLM,mixed linear model)对红花油脂性状和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8对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632~,0.3750,平均值为0.2937;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653,~0.5000,平均值为0.3700.UPGMA聚类将74份红花分为3个类群,分别包括7份、52份和15份材料.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4份红花可分为3个亚群,各亚群分别包括7份、55份和12份材料.在显著水平P<0.05条件下,通过GLM和MLM两种模型都检测到了18个与油脂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变幅分别为5.42%~20.69%和4.35%~20.69%.两种分析方法相比,除标记Ct589和Ct178不同外,剩余16个标记在两种分析方法中都能检测到.研究表明:所选74份红花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结构差异性显著,适合用于红花油脂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本研究为高含油量红花辅助育种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9份苦玄参种质SSR遗传多样性及品质性状相关标记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苦玄参主产区69份苦玄参种质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并筛选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优良种质基因.为苦玄参种质资源评价、遗传进化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20对引物进行批量扩增.利用各标记位点的遗传多态信息,分析69份苦玄参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并通过一元线性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分子标记.结果:2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观测等位基因3.8个,高于有效等位基因数(1.969 2个),稀有等位基因率为38.2%,等位基因分布不均匀.等位基因多态率范围为0~59%,平均38.24%,各位点多态率差异较大.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0.621 1,平均0.378 0;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1.240 1,平均0.759 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变化范围为0~0.682 3,平均0.440 9;以上3个指标最高的为P21,最低为P7,各位点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各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82 4,低于平均期望杂合度(0.442 5),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65 9;基因流Nm平均值为0.433 2,种质遗传分化较大,基因流较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苦玄参苷IA和IB相关的位点各有5个,其中仅有1个位点与2个成分的含量均相关.结论:20个SSR标记位点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供试69份种质遗传分化大,基因流较小;从供试2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9个与苦玄参苷含量相关联的标记位点,试验结果可为苦玄参遗传进化分析及良种选育和繁育等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