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甘肃省某医院结核病患者尿液和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临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结核病患者尿液、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在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就诊及体检筛查结核感染的人群,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53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确诊患者74例,纳入活动性结核组;体检筛查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果为阳性27例患者,纳入结核潜伏感染组;肺炎、支气管扩张及肿瘤等非结核病患者52例,经IGRA实验阴性后纳入阴性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尿液和肺泡灌洗液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等8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尿液样本中,活动性结核组IFN-γ、IL-2和IL-10均低于另两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4,IL-6,IL-17和IL-22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样本中,活动性结核组IFN-γ、IL-2和IL-10均低于另两组水平,活动性结核组IL-6均高于另两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4,IL-17和IL-22在三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尿液和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2和IL-10表达水平降低以及肺泡灌洗液中IL-6表达水平升高,可为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确诊患者中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中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对确诊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行QFT-GIT的389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出现假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389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中,QFT-GIT阳性347例,QFT-GIT阴性4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肺结核患者QFT-GIT检测假阴性结果与体质指数(BMI)偏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痰涂片阴性,合并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脓毒症有关( 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 2( OR=1.585,95% CI 1.076~2.336)、合并糖尿病( OR=5.157,95% CI 2.340~11.365)、恶性肿瘤( OR=5.596,95% CI 2.048~15.295)及脓毒症( OR=4.141,95% CI 1.042~16.459)均为QFT-GIT检测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 P<0.05或<0.01)。 结论:当肺结核患者出现极度消瘦、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或脓毒症等基础疾病时,QFT-GIT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尿毒症合并肺源性肺炎克雷伯菌脑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性,71岁,因"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4 d,咳嗽伴发热3 d"于2021年3月29日第一次入院。既往高血压,尿毒症透析2年。查体:神清,言语不利,双肺底湿啰音,右侧肢体肌力Ⅰ级且巴氏征阳性。白细胞10.72×10 9/L,C反应蛋白44.26 mg/L,降钙素原1.10 ng/mL,肌酐948.3 μmol/L,尿素28.22 mmol/L,癌胚抗原5.01 ng/mL。G、GM试验阴性,PPD阴性,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TB-IGRA)阳性。外院CT见左侧额、顶、枕叶片状水肿(图1A),左肺空洞。入院连续3 d痰培养未见异常。支气管镜见左肺下叶开口黏膜充血。肺泡灌洗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高通量测序示肺炎克雷伯菌(序列数9844)。经皮肺穿病理示纤维组织伴淋巴细胞浸润。头核磁示左枕叶及额颞叶异常信号。脑脊液培养5 d无细菌,高通量测序示肺炎克雷伯菌(序列数31)。诊断为肺脓肿、脑脓肿(肺炎克雷伯菌)。患者先后经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抗感染以及床旁血滤2周后未再发热自动离院。4月16日患者因"嗜睡伴发热1 d"返诊,体温峰值为38.5℃,查体躁动,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CT见大脑左半球大片低密度灶,其内团块样混杂密度,大脑镰下疝(图1B);左肺空洞消失。继续给美罗培南抗感染及床旁血滤治疗。4月19日患者神志转清,无发热,可简单应答,增强核磁见左侧额顶叶多发脓肿,有窦道连通(图2A),家属拒绝进一步手术干预。保守治疗1个月余后言语基本流利,右侧肢力Ⅱ-Ⅲ级,复查头核磁脓肿减小,脑疝消失(图2B)。6月30日右侧肢体V级转入下级医院。2个月后随访,患者症状未再反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技术对结核病辅助诊断的价值评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以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为靶标的新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技术,即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PCR荧光探针法,简称IP-10.TB)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性能,及该检测技术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技术的一致性。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前瞻性纳入疑似结核病患者,并募集结核分枝杆菌低感染风险人群。所有入组者同时行外周血IP-10.TB检测和T-SPOT.TB检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两种检测技术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IP-10相对表达量和释放γ-干扰素的斑点形成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纳入结核病患者235例、非结核病患者110例、结核分枝杆菌低感染风险人群153例进行最终分析。IP-10.TB检测(3/498,0.60%)和T-SPOT.TB检测(6/498,1.21%)获得的不确定结果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32)。在489例有效检测标本中,IP-10.TB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95% CI 86.8% ~94.6%)和81.1%(95% CI 75.8% ~85.7%),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低感染风险人群中的诊断特异度为98.0%(95% CI 94.4% ~99.6%);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95% CI 88.9% ~96.0%)和83.8%(95% CI 78.7% ~88.1%),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低感染风险人群中的诊断特异度为100%(95% CI 97.6% ~100.0%)。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检测技术的阳性符合率为91.0%(95% CI 87.5% ~94.5%),阴性符合率为88.9%(95% CI 84.9% ~92.9%),总符合率为90.0%(95% CI 87.3% ~92.6%),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0(95% CI 0.75 ~0.85, P<0.001)。 结论:IP-10.TB检测具有与T-SPOT.TB检测一致的诊断性能,可用于结核病辅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活动性结核病血浆代谢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及诊断效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筛选对结核病诊断有辅助意义的代谢性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的临床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和上海市东方医院的102例结核病患者[男49例,女53例,年龄为40.0(24.0,48.5)岁]、100例就诊于上海市东方医院经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检测为阳性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为44.0(37.0,52.0)岁]和96名健康体检者[男55例,女41例,年龄为43.0(32.2,52.8)岁]。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别检测其血浆中的小分子代谢物,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及单变量统计分析 t检验方法筛选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浆中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并对代谢差异物进行单变量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值及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结果:所有样本检测得到10 266个变量,经人类代谢组数据库检索定性,初步鉴定出1 153种物质。3组样本两两比较后,将同时满足VIP>1和 P<0.05的差异代谢物绘制韦恩图,得到的交集中含有38种主要差异代谢物。ROC曲线评估38个主要差异代谢物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发现乳酸、多巴胺、9-十五碳烯酸及12,13-二羟基亚油酸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时,其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2、0.98、0.94和0.94,特异度均大于90%,敏感度均大于80%,4种代谢标志物联合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94%。 结论:筛选出的4种代谢标志物乳酸、多巴胺、9-十五碳烯酸及12,13-二羟基亚油酸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非耐药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9例非耐药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初治用药方案分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HRZE)]组和HRZE联合利奈唑胺(HRZEL)组,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及安全性,并分析利奈唑胺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采用 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89例非耐药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中,男53例、女36例,起病年龄4.6(1.4,9.6)岁。HRZEL组27例、HRZE组62例,治疗前HRZEL组干扰素阳性率低于HRZE组[64%(16/25)比92%(55/60), χ2=9.82, P<0.05],脑脊液蛋白水平高于HRZE组[1.2(1.0,2.0)比0.8(0.4,1.4)g/L, Z=0.32, P<0.05]。强化期结束时,HRZEL组与HRZE组脑脊液蛋白、病原学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44例高脑脊液蛋白(>1 g/L)患儿中,男25例、女19例,起病年龄6.7(3.0,11.8)岁,其中HRZEL组21例、HRZE组23例。治疗前HRZEL组与HRZE组干扰素阳性率和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2%(13/21)比87%(20/23),1.7(1.1,2.2)比1.5(1.2,1.9)g/L, χ2=3.67、 Z=0.23,均 P>0.05]。强化期结束时,HRZEL组与HRZE组脑脊液蛋白水平、病原学阴转率和影像学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HRZEL组粒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及停或换药发生率均高于HRZE组[44%(12/27)比19%(12/62),7%(2/27)比0,33%(9/27)比3%(2/62), χ2=6.01、4.70、15.74,均 P<0.05]。 结论:对于非耐药的儿童结核性脑膜炎,HRZEL方案在病原学阴转及脑脊液改善上的效果与HRZE方案接近。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和集菌离心涂片法对尘肺合并结核诊断价值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分枝杆菌核酸(TB-DNA)和集菌离心涂片法五种方法联合检测对提高尘肺合并结核诊断效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张家口市肺科医院符合条件的15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ST、TB-Ab、IGRA、TB-DNA和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比较五种检测方式在尘肺及其不同分期中的阳性率,并对比结核菌感染及肺结核在尘肺不同分期中所占比例。结果:150例尘肺患者中尘肺合并结核菌感染者41例(27.33%),尘肺合并临床诊断肺结核24例(16.00%),尘肺合并确诊肺结核21例(14.00%),尘肺合并肺结核45例(30.00%);随着尘肺分期提高,尘肺合并结核菌感染、合并肺结核比例显著增加( P<0.05)。与TB-Ab、TB-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比较,IGRA检测整体及尘肺Ⅲ期阳性率较高( P<0.05),而与TS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较高,而与IGRA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尘肺分期的升高,TST的阳性反应强度有所下降,TB-Ab和IGRA的阳性数值呈正增长。 结论:TST、TB-Ab、IGRA、TB-DNA和集菌离心涂片法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尘肺合并结核的诊断效率,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周全血细胞IFN-γ和IL-2双因子检测在儿童结核诊断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索儿童外周全血细胞7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双因子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度疑似结核感染患儿89例,利用 10kD 培养滤液蛋白(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10)和 6kD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early secretary antigenic target-6 kD,ESAT6)刺激受试者全血18~24h,收集培养物上清,采用ELISA法(迪澳双因子试剂盒)检测上清中IFN-γ、IL-2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感染患儿比例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在活动性结核组中,以大于6岁和小于2岁患儿为主,潜伏性结核感组中,以大于6岁年龄段患儿为主;迪澳双因子试剂盒诊断结核感染与安图试剂盒诊断结果Kappa值为0.785,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患儿组IFN-γ、IL-2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迪澳双因子结果的ROC曲线表明,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1.0%,特异性为81.8%,AUC为0.880.结论 外周全血细胞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ATB和LTBI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西部某省生源高中学生潜伏结核感染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山东省青岛市来自西部某省的高中学生的结核潜伏感染情况,为开展青岛市学校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工作思路.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西部某省生源高中学生的基本情况、结核病接触史等信息,并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及胸部X线检查;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潜伏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21人,均进行TST及IGRA检测,其中IGRA阳性121例(19.48%)、TST强阳性61例(9.82%),阳性/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47.368,P<0.001),两种检测方法为一致性中等(Kappa=0.520).性别、民族、年级、户籍类型、身体质量指数及结核病接触史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为中等或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三年级[比值比(OR)=2.23,95%置信区间(95%CI):1.37~3.60]、有结核病接触史(OR=2.12,95%CI:1.12~4.20)学生的潜伏感染风险更高.1名潜伏感染学生在筛查后3个月末追踪随访时诊断结核病,其IGRA阳性和TST强阳性、有结核病接触史、无肺结核可疑症状.结论 在青岛市高感染风险学生群体中使用IGRA检测更具有实际意义;应加强升学、假期返校后的重点人群筛查工作,为青岛市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筛查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分析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assay,IGRA)对结核病诊断的辅助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进行IGRA检测的462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结核病组229例(肺结核组203例和肺外结核组26例),非结核病组233例.分析IGRA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n,Xpert MTB/RIF)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IGR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Xpert MTB/RIF在结核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42%、29.26%、40.62%,与非结核病组比较(38.2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RA单独检测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2%、61.80%、69.29%、72.7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9.26%、98.28%、94.37%、63.43%,Xpert MTB/RIF检测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0.60%、100%、100%、63.14%.IGRA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6.85%、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阳患者组、非结核患者组中IGRA检测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79.34%、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26,P<0.001);在菌阴患者组、非结核患者组中IGRA检测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73.15%、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56,P<0.001).结论 IGRA在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肺外结核和菌阴结核的筛查也有一定的优势,为临床上诊断结核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