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辅助肺磨玻璃结节性质及病理成份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及判断病理成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行胸部CT检查发现GGN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44例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成腺癌组GGN与炎性病变组GGN,然后根据贴壁成份的占比不同将腺癌组GGN分成高占比组和低占比组,记录2组测量参数(包括病灶长径、平均CT值、CT值标准差、紧凑度、球形度及患者年龄).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2组间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各测量参数鉴别良恶性GGN及判断恶性GGN病理成分的能力,同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YI)计算该测量参数的最佳诊断阈值,获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鉴别良恶性GGN及判断恶性GGN组织成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在腺癌组GGN与炎性病变组GGN测量数据对比中,腺癌组GGN病灶长径、平均CT值、CT值标准差大于炎性病变组GGN(P<0.05),腺癌组GGN紧凑度、球形度均小于炎性病变组GGN(P<0.05),而2组GGN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高占比腺癌组GGN和低占比腺癌组GGN测量数据对比中,仅发现高占比腺癌组GGN平均CT值小于低占比腺癌组GGN(P<0.05),其他无差异.③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鉴别腺癌GGN与炎症GGN的独立因素为病灶长径;鉴别高占比腺癌GGN和低占比腺癌GGN的独立因素为平均CT值.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CT特征定量分析有助于鉴别良恶性GGN,以各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最佳;但在判断恶性GGN的病理成份方面能力有限,但仍需结合临床其他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GGN良恶性及判断病理成份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各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肩关节加速MRI应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在肩关节MRI中提高图像质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3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50例疑似患有肩关节病变的患者,采用1.5T MRI行常规序列扫描图像为Fsecon组,使用并行采集加速因子2的扫描图像为Fsefast组,扫描序列包括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像(PDWI-FS)和T1加权像(T1WI),将Fsefast组传至Subtle MRTMdlr后获得图像Fsedlr组.测量三组图像中的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盂唇软骨、肱骨骨髓的信号噪声比(SNR)及冈上肌/盂唇软骨的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比较,两名放射科医师双盲采用Likert 4分法分别对Fsedl,组与Fsecon组的图像清晰度和伪影进行主观评价,并对这两组的病理异常结构进行诊断效能对比.结果 相对于Fsecon组,Fsedlr组扫描时间缩短了 44%,且图像清晰度评分、伪影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组内相关性系数为0.797~0.919.客观评价指标中,Fsedlr组的SNR和CNR均明显高于Fsecon组与Fsefa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位医师对Fsecon组与FSEdlr组病理异常结构的评估中,两组的诊断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675~1.000),在同一名医师的评估中也显示出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71~1.000),其中肱骨骨髓、关节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Kappa值均高于0.8.结论 将DLR算法应用于肩关节MRI检查中,能够提高图像质量、缩短图像采集时间,并保证诊断效能,提高检查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技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对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X线、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评价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中,MSCT的准确度更高,且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肺转移患者中11例(28.95%)病灶数目≥3个,MSCT图像中绝大多数病灶为实性结节,68.35%病灶边缘不光整,81.01%的病灶分叶,54.43%的病灶出现短毛刺,82.28%的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长毛刺病灶比例较低,为26.5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胚抗原表达升高、肿瘤原发于直肠以及Dukes C期为导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影像表现多样化,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癌胚抗原表达升高及Dukes C期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肺结节病诊断效能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对肺结节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度疑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取得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评估最终诊断明确.评价EBUS-TBNA联合TBLB诊断肺结节病的效能以及弹性成像在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胸部CT对于肺结节病分期的价值.结果:在131例高度疑诊为肺结节病的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为肺结节病的患者共有123例.其中105例患者单用EBUS-TBNA获得阳性的病理结果(阳性率为80.2%),58例患者通过单用TBLB获得阳性的病理结果(阳性率为44.3%);两者联合使用的诊断阳性率是89.3%.131例患者均进行胸部CT分期,其中Ⅰ期患者78例,Ⅱ期患者53例.在通过EBUS-TBNA及TBLB最终明确病理诊断后,根据是否出现上皮样肉芽肿浸润这一表现定义累及范围,发现根据胸部CT分类为Ⅰ期的患者中38.5%肺实质中检出上皮样肉芽肿浸润.结论:EBUS-TBNA联合TBLB可明显提高对肺结节病的诊断效能.单纯依靠胸部CT扫描进行肺结节病的分期并不可靠,会导致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建议使用EBUS-TBNA诊断可疑结节病时,即使没有肺部浸润,也推荐常规联合TBLB,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更充分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PV-DNA联合SCC-Ag、CA19-9、AFP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及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2年3月本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各80例临床资料,分别纳入宫颈癌组、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以及宫颈癌组不同FIGO分期患者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及HPV-DNA、SCC-Ag、CA19-9、AFP阳性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PV-DNA、SCC-Ag、CA19-9、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HPV-DNA、SCC-Ag、CA19-9、AFP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SCC-Ag、CA19-9、AFP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HPV-DNA、CA19-9、AFP 阳性率均高于 Ⅰ~Ⅱ 期患者(均 P<0.05);HPV-DNA、SCC-Ag、CA19-9、AFP 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96.3%)、准确度(91.8%)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AFP诊断特异度最高达100.0%(P<0.05).结论:HPV-DNA联合SCC-Ag、CA19-9、AFP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DCE-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DCE-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在术前鉴别诊断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2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DCE-MRI检查并获得病理结果的212例乳腺癌患者的图像,根据病理分子分型,将患者分为luminal型乳腺癌114例,非luminal型98例.按7:3的比例148例为训练组,64例为验证组.采用3D-slicer软件手动勾画病灶体积兴趣区(VOI),经LASSO回归及T检验批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筛选,筛选出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分别构建2个预测模型:单一影像组学模型及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校准曲线评价训练集中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一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0.850、准确率0.790、敏感度0.820、特异度0.765;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模型AUC值0.856、准确率0.783、敏感度0.791、特异度0.776.临床特征中,如绝经状态(P=0.009)、淋巴结转移(P=0.012)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165)、病理类型(P=0.687)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DCE-MRI的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在术前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96 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6 例(UPN组),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50 例(NUPN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年龄、性别、病史时长、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指标检测,同时行双侧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CSA)、杨氏模量(Emean)、长径、宽径、周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PN组与NUPN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浓度显著升高,而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PN组比较,UPN组病史时长、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PTH)、血钾浓度、血磷浓度均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钠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胫神经测量值组间比较,UPN组测得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等均高于NUP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三组样本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99、0.675、0.5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55.56 kPa、0.23 cm2、1.91 cm.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T影像组学模型对Ⅰ期尘肺病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对Ⅰ期尘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 例诊断为尘肺Ⅰ期和 199 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按照 7:3 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组及验证集组,使用 3D-slicer软件在CT肺窗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提取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对影像特征进行筛选,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CT组学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提取出 851 个特征,最终筛选出 9 个特征建立CT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训练集组的AUC为 0.930(95%CI 0.901~0.963),验证集组的AUC为 0.820(95%CI 0.742~0.895),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 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鉴别正常和Ⅰ期尘肺,对于Ⅰ期尘肺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模态影像及血清学特征对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及 CA125 等血清学特征在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资料,按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 96 例分为两种类型,Ⅰ型 41 例,Ⅱ型 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盆腔CT增强检查及MRI检查,分别测量记录病灶实性成分平均ADC值、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计算CT值差、CT强化率,记录肿瘤标志物CA125、HE4,将ADC值、CT值、CT值差、CT强化率、CA125及HE4 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用于评价Ⅱ型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CA125、HE4、年龄、静脉期CT强化率、延迟期CT值差、ADC值)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得出ADC值(OR:1.49,95%CI 0.99~2.00),CA125(OR:1.10,95%CI 1.00~1.15)及HE4(OR:1.20,95%CI 0.99~1.26)是Ⅱ型EOC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CA125、HE4、ADC及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2、0.75、0.85、0.88;ADC截断值为 1.005×10-3mm2/s,CA125 截断值为 381 U/ml,HE4 截断值 196 Pmol/l时,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85.7%、74.9%、78.6%,61.5%,66.7%、82.6%,三者联合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 81.5%、83.1%.结论 基于ADC值联合CA125、HE4 肿瘤标志物建立的Logistic模型能有效地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磁共振集合序列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定量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集合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与T2mapping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腱炎中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者在冈上肌腱扫描中的图像质量,以及两序列的T2值在冈上肌腱不同亚区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本院慢性冈上肌腱炎的患者30例(肌腱炎组)及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均进行了常规MRI、T2mapping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根据冈上肌腱走行将其分为外侧、中间、内侧亚区,并在MAGiC序列及T2mapping序列上测量不同亚区定量值.对比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与MAGiC T2WI的图像质量,并测量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肌腱炎组与对照组在不同亚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以及两序列的图像质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对慢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效能.对T2mapping序列与MAGiC序列测得的不同亚区T2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相关性.结果MAGiC序列重建图像MAGiC T2WI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5,P>0.05);MAGiC T2WI图像的CNR高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15.45(12.76,20.46)vs.9.94(8.74,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01),而MAGiC T2WI图像的SNR低于T2mapping序列第一回波图像[2.49(2.16,2.71)vs.5.82(5.1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09,P<0.001);MAGiC序列与T2mapping序列的T2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iC序列的T1值在肌腱炎组外侧亚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1、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2、0.663、0.799;内侧亚区T2mapping T2值、MAGiC T2值诊断冈上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711、0.762.MAGiC序列T2值与T2mapping T2值在冈上肌腱外侧亚区、中间亚区、内侧亚区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437、0.464).结论MAGiC定量图谱的T1、T2值与T2mapping T2值能够有效评估冈上肌腱内部成分的异质性,反映慢性冈上肌腱炎与正常肌腱内部成分的差异及肌腱自身的区域性差异,可为临床对冈上肌腱变性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