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系统梳理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数据挖掘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收录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ups等数据库中的近20年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及SPSS Modeler 18.0、Gephi0.10.1软件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 ①针刺优势以靶器官功能与多项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为主;中药优势为能进一步增强肺通气功能;针刺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哮喘患者临床疗效.②针刺治疗哮喘重要程度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定喘、足三里、肾俞、膻中,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定喘-肺俞支持度最高,其次为脾俞-肺俞;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为常用经脉.③体现针刺优势的腧穴处方重视局部选穴,循经选穴,上下配穴.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是提高疗效的主要原因,其临床优势在于局部与整体兼顾,"标本同治,从肺论治,局部选穴,远近配穴"的临床取穴规律是针刺优势的体现之一,这为针药结合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符文彬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经验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青少年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符文彬教授认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神失所养,阳气不足为其发病的体质因素;治疗上主张以疏肝调神为根本治法,同时重视温阳化气及疗效巩固;综合运用针刺、精灸、皮内针、刺络等方式,制订以"一针二灸三巩固"为基本模式的整合针灸治疗方案进行诊疗,效果理想.总结符文彬教授应用疏肝调神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中医临证经验,并附验案 1则加以阐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不同免疫程序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的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程序中BALB/c小鼠体内针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特异性IgG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将戊型肝炎疫苗系列稀释后腹腔免疫BALB/c、C57BL/6、NIH和KM品系小鼠,筛选适宜的动物模型。将适宜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一针免疫组(0周免疫)、二针免疫组(0-4周免疫)、三针免疫组(0-4-12周免疫)和佐剂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免疫程序相同),眼内眦采血收集血清,对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清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结果:C57BL/6和KM这两个品系小鼠在免疫戊型肝炎疫苗后各剂量组抗体阳转率较高,显示应答过于敏感。BALB/c和NIH品系小鼠对各剂量组疫苗免疫应答程度比较适宜,抗体阳转率也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选用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一针免疫组的BALB/c小鼠体内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在第10周左右达到峰值,为44.35 U/ml,下降后维持在(5.52~13.28) U/ml;二针免疫组在加强免疫后抗体迅速上升于第8周达到峰值,从第10周开始血清抗体浓度开始缓慢下降至平稳期,最终维持在(16.50~32.54) U/ml;三针免疫组在1~12周的血清抗体变化趋势与二针免疫组相似,第三针加强免疫使小鼠体内抗体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延长了抗体的衰减周期,其特异性IgG含量维持在(62.65~72.61) U/ml,分别是一针免疫组和二针免疫组的9倍和3倍。结论:本研究确定了BALB/c小鼠适宜作为动物模型探究不同免疫程序中戊型肝炎疫苗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该疫苗的体内效力提供数据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膀胱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URBT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研究组选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手术相关指标(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更平稳,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一针穿刺成功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低( P<0.05)。 结论: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还可提升穿刺成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300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瘘分为胰瘘组(43例)和非胰瘘组(257例),其中210例患者使用"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术,90例使用传统胰管空肠吻合术完成胰肠吻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洪氏一针法"与传统方式胰肠吻合术在胰肠吻合时间及术后胰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在胰瘘组和非胰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OR=1.180,95% CI1.047~1.338, P=0.008)、胰腺质地( OR=0.375,95% CI0.135~0.861, P=0.036)是LPD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胰肠吻合术相比,"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时间短,术后胰瘘发生率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BMI高、胰腺质地软是LPD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胰肠吻合方式相比,"洪氏一针法"胰管空肠吻合并未延长LPD时间和增加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肛手工加固低位吻合口在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术后低位吻合器吻合口在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taTME并行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的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术前病理学诊断直肠癌;(3)肿瘤距离肛缘≤8 cm(根据盆腔MR);(4)术前评估为初治可切除病变;(5)无论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疗;(6)行taTME手术,行吻合器端端吻合,并行可吸收线间断加固吻合口,吻合口距离肛门≤5 cm。排除标准:(1)既往具有恶性结直肠肿瘤病史;(2)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需急诊手术患者;(3)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4)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主要步骤:在确认吻合口无出血后,使用3-0单股可吸收线采用"8"字缝合法间断加固吻合口,缝合肠壁的浆肌层,一圈缝合6~8针。上一针的出针点对应下一针进针点。术中可根据吻合器吻合的结果,对吻合口薄弱部位进行加固。主要观察指标为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和是否二次手术及其方式;吻合口漏感染率和吻合口狭窄率;术中和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51例患者纳入研究,均顺利完成taTME和经肛吻合口加固手术,手术中位用时169(109~337)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0(10~600)ml。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8(5~16)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直肠系膜,无远切缘阳性病例,1例(2.0%)患者出现环周切缘阳性。12例(23.5%)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1例(2.0%)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予以人工扩肛处理后痊愈。有3例(5.9%)患者发生需要手术干预的C级吻合口漏、均为男性,其中2例术中未行预防性造口,行二次手术予以回肠造口及吻合口修补后痊愈;有1例经肛门探查修补吻合口,予以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1例(2.0%)出现肛周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坐浴等局部对症处理后康复。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结论:经肛手工加固taTME术后低位吻合口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冰冻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应用CK5/6抗体快速免疫组化辅助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北京医院41例前列腺穿刺冰冻组织行CK5/6抗体快速免疫组化患者的资料。患者中位年龄76(69,79)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2.37(7.07,26.17)ng/ml。靶病灶的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均≥3分;其中3分9处(21.95%),4分15处(36.59%),5分17处(41.46%)。MRI检查病灶中位长径1.40(1.09,2.20)cm。病灶位于移行带14处(34.14%),外周带23处(56.10%),同时累及外周带和移行带病灶4处(9.76%)。采用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联合系统穿刺活检,术中于靶区和非靶区各额外取1针组织进行冰冻病理切片,并行HE染色和CK5/6抗体快速免疫组化染色,冰冻剩余组织行常规切片HE染色和CK5/6抗体常规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冰冻病理和冰冻剩余组织常规切片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以及靶向联合系统穿刺的实际诊断结果等数据。以同一针穿刺组织的常规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快速免疫组化冰冻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及其病理分级分组的准确性。结果:在41例患者中,靶区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诊断前列腺癌35例,阳性率85.37%(35/41),其中ISUP分级分组1组17例(48.57%),2组8例(22.86%),3组4例(11.43%),4~5组6例(17.14%);同一针靶区冰冻剩余组织切片HE染色诊断前列腺癌35例,阳性率85.37%(35/41),其中ISUP分级分组1组16例(45.71%),2组9例(25.72%),3组4例(11.43%),4~5组6例(17.14%)。靶区组织快速免疫组化结果CK5/6表达阴性35例,阳性6例;常规免疫组化结果CK5/6阴性35例,阳性6例。非靶区组织快速免疫组化结果CK5/6表达阴性12例,阳性29例;常规免疫组化结果CK5/6阴性12例,阳性29例。靶区快速免疫组化诊断前列腺癌的35例与常规免疫组化诊断结果完全吻合,假阳性率为0,敏感性为100.00%(35/35),阳性预测值为100.00%(35/35)。非靶区快速免疫组化诊断前列腺癌的12例与常规免疫组化诊断结果完全吻合,假阳性率为0,敏感性为100.00%(35/35),阳性预测值为100.00%(12/12)。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应用CK5/6抗体快速免疫组化辅助冰冻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穿刺术中辅助冰冻病理诊断的可靠性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症治疗新标准:一针、一眼、一导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医学的发展需要各种监测,重症治疗也通过静脉或动脉置管实现。血管置管通常应用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这种操作方法经常出现各种置管相关并发症,有些临床医生甚至会认为很难避免,出现置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在这个节点我们提出重症治疗新标准"一针、一眼、一导管",最大限度降低导管置管相关并发症,实现这个标准需要改变原来置管观念,树立重症治疗新标准理念,这样才能通过一些方法而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实施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那曲市HBV母婴阻断实施现况,发现母婴阻断工作存在的问题,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方法:从那曲市东、中、西三个地区单纯随机抽取6家医院,调查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产前HBV标志物筛查率、HBsAg阳性率、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及时接种率和未及时接种的原因、母婴阻断后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PVST)开展情况。结果:6家医院共调查孕产妇4 132名,产前HBV标志物筛查率为100.00%(4 132/4 132),其中HBsAg阳性孕产妇阳性率为10.36%(428/4 132)。在428名HBsAg阳性孕产妇的新生儿中93.46%(400/428)的新生儿及时进行了HepB1和HBIG联合接种,28名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为出生低体重(早产)(19名)和新生儿黄疸(6名)。共有100名婴儿符合PVST检测条件,只有21.00%(21/100)进行了检测,HBsAg均为阴性,但有7名婴儿抗-HBs阴性,其中仅2人进行了1剂次补种。79名婴儿未进行PVST的主要原因为家长不知晓(82.28%,65/79)。结论:那曲市住院孕产妇HBsAg筛查率达到100%的要求,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黄疸是未及时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第1针和HBIG联合接种的主要原因,家长不知道需要检测是未进行PVST检测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