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咽癌Twist1、Twist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下咽癌组织Twist1、Twist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9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wist1、Twist2蛋白表达情况,术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癌组织Twist1、Twist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下咽癌患者癌组织Twist1、Twist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05),其中T分期T 3+T 4期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Twist1、Twist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 1+T 2期和Ⅰ+Ⅱ期( 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病理分级为中低分化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 P<0.05)。术后随访52例患者,随访率89.67%,其中28例复发(53.85%),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7%(42/52)、53.85%(28/52)、21.15%(11/52)。Twist1、Twist2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 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临床分期、Twist1阳性表达、Twist2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Twist1、Twist2蛋白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强,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Twist1、Twist2蛋白的高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可能是下咽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潜在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咽鳞状细胞癌保留喉功能手术与全喉切除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并比较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手术与全喉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借鉴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的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头颈专用量表EORTC QLQ-H&N35的部分项目,设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42例行保留喉功能手术(保喉术组)、38例行全喉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组)的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结果:保喉术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2.46±15.71)分、(80.56±22.67)分和(90.08±19.50)分,均高于全喉切除术组[分别为(79.39±32.75)分、(68.42±25.05)分和(61.84±29.55)分,均 P<0.05],两组患者的经济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照中位术后时间(70个月)分层分析显示,术后时间<70个月和术后时间≥70个月,保喉术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包括社会支持与社交、家庭相处评分)分别为(89.04±25.47)分和(90.94±13.28)分,均高于全喉切除术组[分别为(65.48±29.14)分和(57.35±30.32)分,均 P<0.01]。 结论:行保留喉功能手术比全喉切除术,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更优。应在确保患者远期生存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喉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喉功能保留术式患者吞咽康复早期进食性状情况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不同喉功能保留术患者吞咽康复早期进食食物性状的变化。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行喉功能保留术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采用纤维内镜吞咽检查(FEES)结合误吸评分量表(PAS),前瞻性观察患者在试进食早期进食固体、糊状、流质3种不同性状食物的误吸、误侵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1例,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19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固体与糊状食物适应性评分分别为(1.14±0.36)、(1.29±0.56)分和(2.53±2.04)、(2.84±2.31)分,Friedman M检验进行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值为23.463、22.227, P<0.01),流质食物适应性评分为(2.10±1.09)、(4.42±2.24)分,流质与固体和糊状的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0.976~1.105, P<0.05);术后20 d该2组术式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喉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LCP-CHEP)17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12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评分分别为(4.65±1.90)、(5.59±1.46)、(6.53±1.13)分和(6.67±1.07)、(4.50±2.07)、(6.92±0.79)分, M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M值为29.525、22.136, P<0.01);术后20 d该2组术式中固体和糊状食物的成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流质与固体和糊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75~-0.853, P<0.05)。 结论:喉功能保留术患者的早期康复中垂直组和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组对固体和糊状食物适应性较好,水平组对糊状适应性较好,CHEP组对固体适应性较好,4组对流质的适应性均最差,且CHEP组与水平组对流质的康复需要更长时间。了解不同术式患者在试进食早期对食物性状的适应性,有助于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开展逐步递进式饮食训练,降低康复周期内误侵、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经口咽喉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安全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经口咽喉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头颈外科2020年7月27日至2021年10月31日,应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经口切除咽喉肿瘤的55例连续性病例资料,男性44例,女性11例,年龄25~79岁。其中口咽肿瘤41例,咽旁间隙肿瘤9例,喉肿瘤2例,下咽肿瘤2例,咽后间隙肿瘤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情况、鼻饲饮食及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入路切除,1例梨状窝癌因下切缘暴露不佳术中改为开放手术。机器人平均手术时间为64.4 min,平均出血量为24.8 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9 d,平均经口进食时间为11.1 d,17例(30.9%)患者术中行预防性气管切开。38例咽喉癌患者中,同期行颈部淋巴清扫28例。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时间1~15个月,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前提下,应用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经口切除咽喉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后低剂量放疗对无高危因素晚期下咽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低剂量放疗对术后无高危因素晚期下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头颈外科确诊的235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35例患者分为2组:术后低剂量放疗组(50 Gy,158例)与高剂量放疗组(>60 Gy,7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治疗、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情况。应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5(5~94)个月。全组3年总生存(OS)率为68.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年OS率分别为70.3%、64.9%( P=0.356);全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4.3%,两组3年PFS率分别为65.8%、61.0%( P=0.3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T分期、N分期、病变位置、病理分化程度为影响预后的因素( 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放疗剂量、手术与放疗间隔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与3年OS和PFS均有关,为独立预后因素( P<0.05),性别、放疗剂量和手术与放疗间隔与OS、PFS无关。 结论:对于术后无切缘阳性和包膜外侵犯高危因素的下咽癌患者,术后瘤床和选择性淋巴结引流区给予50 Gy放疗剂量,不会降低疾病的局部控制和总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梨状窝后壁鱼刺致急性颈段硬脊膜外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下咽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由于该区域的解剖结构比较隐蔽,可能存在因咽腔狭窄暴露不佳而漏诊的情况。因异物留存时间过长导致的各类并发症临床文献时有报道,由于下咽梨状窝区域异物造成的急性颈段硬脊膜外感染病例临床上罕有报道。本例患者异物取出后1周出现了对侧的颈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后出现颈部疼痛及感染症状持续加重,颈部增强CT及MRI检查明确了感染的部位及罕见病因,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患者痊愈。1个月后随访,患者状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咽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下咽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特征有病变隐匿、侵袭性强等特点,且患者群体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目前,下咽癌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不仅在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更加注重保留喉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不同分期下咽癌手术治疗的进展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口手术治疗下咽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经口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法,正在成为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自1990年以来,经口激光手术被用作具有良好肿瘤学控制和良好功能效果的器官保存策略,尽管由于其技术难度而未被广泛使用。经口机器人手术作为下咽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逐渐流行。经口视频喉镜手术也是一种新的用于治疗喉咽病变手术系统,使用硬性内镜联合开口器代替显微镜可获得更广阔的可视化手术视野,解决经口激光手术的局限性。另外,随着窄带成像的普及,广泛用于胃肠道浅表癌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被用于治疗浅表下咽癌。这些治疗方法成本低廉,在肿瘤学和功能方面的结果与经口机器人手术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机遇与挑战并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自从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口咽和下咽手术的应用,全世界范围内头颈部肿瘤TORS得到广泛开展,手术部位从口咽和下咽扩大到喉、咽旁、鼻咽以及颅底等解剖领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TORS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期TORS重点号组织了5篇国内从事TORS团队的临床研究和1篇继教类文章,希望给有志从事TORS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达到抛砖引玉,推动国内TORS有序和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期重点号内容是头颈肿瘤精准治疗。述评《贯彻实施头颈肿瘤精准治疗的理念和策略势在必行》,从多角度、多层次和多侧面论述实施头颈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性,提出贯彻实施头颈肿瘤精准治疗的理念和策略势在必行,并对头颈肿瘤精准治疗提出指导意见和发展方向。论著《上颌骨切除术后缺损分型及一期精准修复的研究》将上颌骨缺损进行改良分型,并根据各分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瓣,提出可在不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前提下,既兼顾了功能和外形,又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论著《外鼻恶性肿瘤的精准切除及缺损修复》总结分析了48例外鼻恶性肿瘤的病例资料,认为有限度地应用Mohs手术原理基本能够满足外鼻恶性肿瘤精准切除的需求,个体化应用邻近组织瓣以及多种形式的额瓣,可兼顾手术复杂性并达到外鼻修复满意。论著《T4b期下咽癌非手术综合治疗77例回顾性分析》指出针对T4b期下咽癌,利用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方法保喉率高,且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内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物、使用何种放疗设备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综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及当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继续教育园地《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精准评估》论述了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评估方法,文章强调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对不同肿瘤、不同病例进行精准化、个体化的评估,以达到全面认识肿瘤并合理、精准施治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