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计算机配准方法下的无牙颌印模误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研究上颌无牙颌的黏膜变化.方法:纳入 20 例上颌无牙颌患者.使用有孔托盘和藻酸盐材料获取初印模,用模型扫描仪(D810,3shape)对所有印模进行扫描并转化为数字化模型.对模型分别使用"最佳拟合法"和根据分区自行定义的一种新的匹配方法(区域拟合法)配准对齐,计算其偏差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区域拟合法和最佳拟合法在各区域偏差大小趋势相同,偏差最小的区域分布在牙槽嵴区,偏差最大的区域为后堤区.区域拟合中牙槽嵴偏差(0.129±0.065)mm,后堤区偏差为(0.366±0.154)mm;最佳拟合中牙槽嵴偏差为(0.158±0.052)mm,后堤区偏差为(0.267±0.159)mm.两种方法比较,P<0.05.结论:两种配准方法均证明无牙颌功能性印模具有显著的黏膜下沉变化,不同区域各不相同,区域拟合法提供了口腔模型配准的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垂向湍流、温、光对浅水湖泊下沉藻类垂向分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垂向湍流、温、光等是影响藻类生长和垂向分布的关键因素.基于大型浅水湖泊(太湖)的背景物理场(辐射、水深、水温和消光等),利用藻类生长-扩散模型的敏感性试验,探讨物理过程对浅水湖泊中下沉藻的垂向分布的影响机制.水温是次表层叶绿素峰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nmum:SCMax)或谷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Minimum:SCMin)形成的限制性条件;当水温大于阈值时,随深度的增大,过强光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转变为弱光限制藻类的生长是SCMax形成的关键;垂向湍流的裹挟作用是弱化SCMax强度的关键过程.该研究有利于厘清物理过程对藻类群落演替的作用机制,强化对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