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LR4/MyD88/NF-κB通路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通过探讨苦参及其炮制品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苦参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持续高温高湿环境下,配合高糖高脂饲料及蜂蜜水,建立湿热型小鼠模型,进而通过自由饮用含3%葡聚糖硫酸钠(DSS)的蒸馏水,建立湿热型UC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沙拉嗪300 mg/kg)、生苦参组、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均按5 g/kg剂量给药)、麦麸辅料组、米泔水辅料组,UC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连续10 d.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粪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一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摘取结肠并测量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切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 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苦参及其炮制品组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缩短程度减小(P<0.01),结肠病变程度减轻,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血清中MIF、TNF-α、IL-6、IL-1β、IL-8含量降低(P<0.01),IL-10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 MDA 含量降低(P<0.01),SOD 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NF-κBp65 mRNA 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麦麸辅料和米泔水辅料组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苦参组、米泔制苦参组较生苦参组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 苦参及其炮制品具有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经麸炒或米泔制后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抗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联合常规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联合常规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温水熏洗坐浴和常规换药,B组给予痔瘘洗剂熏洗坐浴及常规换药.两组均持续治疗3~4周.比较两组治疗3~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7 d后的疼痛评分、水肿症状积分及创面渗液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出血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创面面积愈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4周后,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更高[93.33%(28/30)vs 70.00%(21/30),P<0.05].治疗7 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水肿症状积分及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1周后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7 d后,与A组比较,B组更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出血消失、创面愈合、术后住院及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均更短,创面面积愈合率更高(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1/30)vs 10.00%(3/30),P>0.05].结论 痔瘘洗剂熏洗坐浴能够有效减轻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患者疼痛及水肿状况,减少患者创面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进一步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PLC-Q-TOF-MS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物质成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化学成分,探讨酒煎法对该方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ALO 90A C18色谱柱(2.1 mm × 100 mm,2.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作为流动相体系,以0.3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根据化合物精确分子量、质荷比、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在线数据库与相关文献报道,通过Agl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95种化学成分.结论 该研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化学成分与物质分类,发现酒煎法可丰富该方有效成分并减少潜在毒性成分,为进一步探究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增温对杉木凋落叶和宿存叶分解过程养分释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气温变化对杉木枯死叶片分解的影响,以杉木人工林的凋落叶和宿存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网袋法,利用武夷山气温垂直分布特征,选择了 620 m、1003 m、1410 m和1948 m四个海拔气温梯度,采用异地移位试验模拟增温对杉木凋落叶和宿存叶分解速率及分解过程中N、P、Mg、Ca元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叶和宿存叶的干重残留率随分解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在不同海拔气温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凋落叶的分解速率(K)表现为K620m>K1003 m>K1410m>K1948 m,宿存叶则表现为K1003 m>K620m>K1410m>K1948m.增温缩短了凋落叶和宿存叶的半衰期和周转期.(2)增温显著影响凋落叶和宿存叶的N、P、Mg、Ca残留率(P<0.05),二者整体均表现为在T620m下具有较低的养分残留率,而在300-360 d分解时段,宿存叶在T620m下具有较高的P残留率.增温并未改变凋落叶和宿存叶P、Mg、Ca素的释放模式,但改变了宿存叶N素的释放模式.(3)凋落叶和宿存叶的干重残留率与N残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P残留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较于N、P而言,Mg、Ca残留率与干重残留率间的相关性较弱.气温升高显著加快了凋落叶和宿存叶的质量损失速率及养分释放速率,促进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物质循环.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杉木枯死叶片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海拔樟子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海拔梯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分布、种类、生长速度和生理特征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探究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海拔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利用大兴安岭北部满归地区5个海拔樟子松的树芯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并分析5个海拔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特征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了不同海拔间的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异同及响应关系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海拔相比,中高海拔(1150m)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可能包含更多的气候信息.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高海拔(1200 m)樟子松对温度的响应并不明显,仅与上年10月和当年9月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中高海拔和中海拔(900 m)的樟子松分别对生长季4-9月和5-8月的温度表现出较好的显著正相关,中低海拔(800 m)和低海拔(700 m)的樟子松均受到了干旱胁迫的抑制,均与当年6月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4月和6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10月到当年9月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发生突变后,高海拔、中高海拔和中海拔樟子松的生长趋势显著上升,而中低海拔和低海拔樟子松的生长趋势下降.相关结果显示,当年5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是高海拔、中高海拔和中海拔树轮宽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滑动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海拔和低海拔的樟子松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均减弱,中高海拔和中海拔樟子松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但中海拔樟子松对帕默尔干旱指数的敏感性减弱,中低海拔樟子松对降水和帕默尔干旱指数的敏感性均减弱.研究揭示了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海拔樟子松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评估大兴安岭樟子松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基于列线图建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列线图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89例,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低体温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85例)和非低体温组(10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构建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图并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体质指数(BMI)偏高、麻醉时间>2.5 h、手术时间>2 h、输液总量>1 600 ml和入室体温低均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进行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85(0.839,0.931),区分度良好,该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0.638,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77.9%.校准曲线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医护人员可根据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ASTM F2131-02标准试验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优化基于ASTM F2131-02标准试验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体外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在美国试验材料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ASTM)建立方法的基础上,对检测细胞株(W-20-17及C2C12细胞)、rhBMP-2稀释方式(2及3倍系列稀释)、细胞培养时间(24、36、48、72h)、细胞冷冻温度(-20及-80 ℃)进行优化,并验证优化方法的特异性、中间精密性、线性及耐用性.应用优化方法检测不同厂家来源rhBMP-2的比活性.结果 确定采用C2C12细胞作为检测细胞;最佳rhBMP-2稀释方式为2倍系列稀释;最佳细胞培养时间为48 h;最佳细胞冷冻温度为-80 ℃.rhBMP-2样品中加入杂蛋白(牛血清白蛋白)时,C2C12细胞可特异性响应其中的rhBMP-2诱导作用;2名实验员于2个时间点共12次检测结果的CV为11.7%;rhBMP-2样品的理论效价在70%~142%范围内与实测效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y=0.983 1 x-0.010 3,R2为0.996 4;采用4、11、21代次C2C12细胞检测rhBMP-2比活性的CV为5.2%.采用优化方法重复2次测定不同厂家来源rhBMP-2样品比活性的CV为1.3%~7.5%.结论 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中间精密性、线性及耐用性,可用于rhBMP-2体外生物活性的检测,为其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SUI女性患者60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培补肾气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CIQ-SF评分、1 h尿垫量、I-QOL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周、6周后两组ICIQ-SF评分、1 h尿垫量及I-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全部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6周后APTT、PT和Fbg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具有更好的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SUI具有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310例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55例使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研究组155例使用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每组脱落5例,按每组150例进行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考组76.33%,不良反应率10.67%低于参考组2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Y-BOCS、CG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HAMD-24评分、HAMA评分、SFRS评分、PSQ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 ℃,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 29个共有峰,指认了 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