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表肌腱膜系统多矢量悬吊在面颈部年轻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表浅肌腱膜系统(SMAS)多矢量悬吊在面颈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实施颊部除皱术34例和颊颈部除皱术10例。全身麻醉后,先行颊部、下颌缘吸脂,取耳前、耳后切口,皮下剥离完成后,分离腮腺区SMAS,再对SMAS进行多矢量荷包缝合悬吊固定,切除多余皮肤,减张缝合切口。结果:4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效果满意,下垂软组织得到复位,面颈部提升自然,无面神经损伤、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SMAS多矢量悬吊可明显改善颊颈部组织松垂,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的年轻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型肉毒毒素联合注射改善面颈部老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联合注射改善面颈部老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进行面颈部联合注射A型肉毒毒素女性患者30例,年龄29~66(42.2±8.8)岁。注射部位包括额部、眉间、眼周、鼻背、下颌缘等,注射后4、24周通过皱纹严重程度量表(facial wrinkle scale, FWS)、半颜面中线上下颌缘最低点到内眦水平线距离AB值评估疗效,同时通过面部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 GAIS)及自我年龄感知(self-perception of age, SPA)评估患者的主观改善度,并评估患者满意度及注射后不良反应。结果:注射后4周时,上面部各部位皱纹改善总有效30例(100%),AB值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35, P<0.05)。注射后24周时,上面部各部位皱纹改善总有效率为16.7%(5/30)~36.7%(11/30),AB值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8, P<0.05)。注射后4周和24周时分别有100%(30/30)和66.7%(20/30)患者经GAIS评估面部状态得到了改善,100%(30/30)和63.3%(19/30)患者认为自己变年轻。患者满意度100%(30/30)。注射后有注射部位轻微瘀斑5例、眉毛上抬无力1例,均在1~2周内自行消失。 结论:A型肉毒毒素面颈部联合注射在面部年轻化的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FACE-Q量表评估全面部除皱术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全面部除皱术的手术方法并进行FACE-Q量表评估。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对接受全面部除皱提升术女性患者1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3.3岁)进行FACE-Q系列14个量表的评估。结果:共44例患者完成FACE-Q量表,随访6~86个月,平均27.9个月。面部整体满意度(87.30±10.79)分,额部及眉部满意度(92.16±10.12)分,颧部满意度(93.30±6.95)分,颊部满意度(91.20±10.17)分,颈部满意度(87.16±9.65)分,整体皱纹评估(87.57±9.71)分,额部皱纹评估(91.80±10.23)分,眉间皱纹评估(90.43±10.76)分,鼻唇沟评估(88.25±12.10)分,鱼尾纹评估(91.52±13.66)分,社会功能(88.70±9.40)分,心理功能(88.77±10.49)分,手术决策满意度(90.86±9.06)分,手术结果满意度(90.03±10.61)分,自我评价年轻(8.33±3.15)岁。<40岁、40~50岁、>50岁年龄组的量表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面部除皱术为综合的全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案。经FACE-Q系列量表证实在短期及长期随访中有较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术式在中下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及美学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对比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与单纯SMAS筋膜下悬吊切口在中下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92例行中下面部除皱术的就医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将采用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的就医者纳入A组(n=51),将采用传统切口单纯SMAS筋膜下悬吊的就医者纳入B组(n=4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客观测量指标(下颌部高度、下颌缘角度、颈部角度)、主观评估指标(鼻唇沟、木偶纹、下颌部形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92.16%与B组90.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113.92±18.66)min和术后恢复时间(13.26±1.93)d均短于B组(168.06±26.73)min和(16.39±2.06)d,手术切口长度(9.27±1.41)cm短于B组(13.91±1.6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下颌部高度、下颌缘角度、颈部角度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鼻唇沟、木偶纹、下颌部形态较术前均有改善,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面神经或血管损伤、秃发或发际线后移、耳垂变形、皮肤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96%、3.92%、0.00%、1.96%与B组4.88%、4.88%、2.44%、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血肿发生率13.73%低于B组46.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与传统切口单纯SMAS筋膜下悬吊两者均能有效改善面部老化,且两者除皱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改良切口SMAS筋膜瓣折叠重构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且就医者术后恢复较快,可降低术后就医者血肿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