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慢阻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我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总患病人数过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已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慢阻肺的基层防治严重滞后。开展基层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意味着将慢阻肺防控重点转向疾病上游或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患者和居民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肺功能检查设备和基层医生肺功能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肺功能检查尚未在基层普及;即使已经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质控合格率低、报告欠准确的现象较为普遍。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呼吁和支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提倡“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慢阻肺和肺功能知识的培训,培育更多有呼吸专长的全科医生,并通过医防融合和呼吸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和指导医师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识和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和指导医师对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专培")的认识和态度,为全科专培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2年12月,对北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7名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和11名指导医师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主题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取出3个主题: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和指导医师一致认为需更进一步明确全科专培的目标和意义;全科专培方案应个体化;全科专培需采用多学科融合教学方式。结论:目前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和指导医师一致反映全科专培的目标和意义不够明确,全科专培效果有待提高。建议全科专科医师和指导医师共同协商,结合培训医师的工作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个体化的全科专培方案,采取多学科团队融合教学,促进全科专培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某儿童专科医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调动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产出效率,以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查阅和人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经验初步确定指标库。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和权重,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指标进行可量化标准制定,形成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估模型。选取某研究型儿童专科医院的5名专职科研人员为评估对象,分别采用新构建的模型和该院原有绩效评价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组织15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最终构建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与23项三级指标的儿童专科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模型。其中,一级指标科研产出、科研过程和科研投入权重分别为0.507、0.267和0.226。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绩效评价模型的考核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助于研究团队发现不足。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可对科研人员起到正向引导与激励作用,推动临床与基础的交叉融合以及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态神经影像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神经系统解剖复杂、手术风险高,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基础知识、空间思维、操作经验要求很高。本研究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助力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实践。通过神经影像学与虚拟现实技术多模态融合,桥接神经影像与手术视野,为医师提供了全息三维空间影像,使其能够在肉眼直视下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模拟;为下一步现实手术过程提供定位依据和实践指导,可显著缩短神经外科专培医师的培养周期并提高学习成效;从多个层面提高专培医师的能力水平,并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产生深远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方法: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构建三共一进(基础共享、专业共生、岗位共选、能力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群专业模块课程与X证书内容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整群抽样法选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群994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此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748人中男150人,年龄19~22(20.00 ± 1.23)岁,女598人,年龄19~21(19.00 ± 2.57)岁。2021级助产专业学生118人均为女生,年龄18~20(18.00 ± 2.11)岁。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28人,男66人,年龄19~21(19.00 ± 2.11)岁,女62人,年龄19~21(19.00 ± 2.54)岁。护理专业群完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老年照护技术》等自编教材5部。730名学生参加X证书考核,729人通过,通过率99.9%。结论: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多岗互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分析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科研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的指标和结果,分析医院科研现状,制定科研发展对策。方法:以某三甲妇产专科医院为例,通过科技量值结果和态势分析法,深入探讨医院科研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结果:医院外部机遇是国家和市政府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导向明确;挑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科研工作提出交叉融合的要求,高层次人才流动加速,与对标医院差距明显。内部优势是专科优势较明显,实施医院科室科研分级管理后科研成果产出逐年增多,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劣势是缺乏基础研究科研平台,缺少高端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不足,缺乏高水平基础与临床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和成果转化率低等。结论:医院需完善绩效考核,搭建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水平成果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的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模式影像诊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25岁,因"右眼视物模糊2年,左眼视物模糊9个月"于2022年1月24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2020年1月患者因发热诱发右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右眼黄斑区散在点状黄白色病灶,诊断为右眼脉络膜炎,予右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症状缓解;2021年4月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10 d后右眼视物模糊加重、左眼出现视物模糊,于某专科医院查见结核菌素试验、抗弓形体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类风湿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核抗体阴性,行双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期间双眼视力持续下降。2022年1月患者双眼视物模糊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症见:双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遮挡,偶有闪光感,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涩。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8,矫正无提高;左眼0.25,-5.25 D=0.5;双眼眼压12 mmHg(1 mmHg= 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示:右眼前节(-),眼底视网膜豹纹状改变,黄斑区数个黄白色圆形萎缩灶,融合成片(见图1A);左眼前节(-),眼底黄斑区数个黄白色圆形变性灶(见图1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驼峰样隆起伴神经上皮层下积液(见图1C),椭圆体带部分缺失及穿凿灶(见图1D);左眼RPE隆起及视网膜逆行穿凿灶(见图1E);双眼病灶下局部脉络膜巩膜组织信号增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示:病灶部位呈高荧光并逐渐染色渗漏,晚期荧光素潴留;对应部位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呈现低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示:右眼视网膜层片状团簇样新生血管,脉络膜层粗大新生血管(见图3A);左眼脉络膜层团簇样新生血管(见图3B)。西医诊断:双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双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医诊断:视瞻昏渺(湿热内阻证)。治疗:予双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中医治疗以祛湿清热、宣畅气机,予以三仁汤加减,整方如下:薏苡仁35 g、杏仁9 g、豆蔻仁12 g、通草12 g、淡竹叶9 g、厚朴9 g、滑石15 g,水煎服,日1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专科护士主导的前置化管理在微创入路腰椎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前置化管理在微创入路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脊柱骨科住院行腰椎融合术的154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前置化管理。干预前和术后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Macnab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2周的Macnab评分均较高于干预前,ODI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Macnab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前置化管理能缓解微创入路腰椎融合术患者的术后腰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能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肺癌术后病理诊断现状多中心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揭示中国肺癌外科病理诊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肺癌病理规范和科研数据水平并构建中国肺癌病理结构化大数据库。方法:依据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规范内容要求,制定病例报告表,按照病例报告表指标内容要求,回顾性收集23家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原发肺癌患者原始临床病理资料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吸烟史、病理报告(包括分子检测)、治疗及预后等,经脱敏、滤过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结合领域知识库实现原始文本信息结构化处理,进行数据管理分析以及构建结构化数据库。结果:共收集到153 817份原始病理报告,57 748份分子检测报告及13 295条治疗及随访信息,最终获得有效结构化病理报告75 941份(包含86 979个原发肺癌病灶信息)。整体治疗及随访数据质量不满意。患者男女比例为1.2∶1.0;吸烟史可及8 648例(11.39%),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例为0.92∶1.00;高发年龄为60~69岁,占38.76%。常见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为腺癌(74.58%),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8.01%),小细胞癌(2.18%),腺鳞癌(1.71%),肉瘤样癌(0.82%);组织学类型与性别、年龄及吸烟状态显著相关( P<0.05):男性患者以腺癌(58.5%)和鳞癌(31.6%)为主,女性患者腺癌占91.6%,鳞癌仅占3.4%;非吸烟患者以腺癌(85.6%)为主,吸烟患者腺癌和鳞癌分别占50.6%和37.7%;随年龄增长腺癌占比下降,鳞癌及小细胞癌占比上升。指标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医院与肿瘤专科医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至2017年使用率较低的主要指标为周围肺病变、pTNM分期、沿气道播散、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前5位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依次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CK)7、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Ventana、Napsin A及p63,免疫组织化学套餐指标数最常见7~9项。整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51.32%(10 335/20 139,均为PCR法)、ALK融合基因阳性率6.18%[2 084/33 726,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平台阳性率分别为3.01%、8.93%及6.58%]、KRAS突变率7.01%(662/9 441,均为PCR法)。腺癌中EGFR、ALK(总)、KRAS阳性率分为58.14%(9 986/17 175)、6.59%(1 791/27 176)、7.52%(607/8 068),鳞癌中分别为5.83%(113/1 939)、0.40%(1/251,仅PCR和FISH法)、1.76%(15/852)。由于预后数据质量问题,难以获得有效生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结论:国内肺癌病理报告规范化程度(包括分子检测)整体基础良好,但大部分模式仍处于非结构化连续文本状态;肿瘤术后病理分期、新辅助治疗反应病理评估及高质量预后数据需予以重视与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套餐使用均衡但欠精确;有待采用基于信息系统的肺癌结构化报告模板及结构化数据整合存储模式,以整体提升我国肺癌病理诊断规范及临床数据共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社区康复医学为代表的社区特色专科与全科融合式发展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是当前提升基层服务内涵、留存基层健康需求的针对性策略。作为机构内发展相对成熟的特色专科,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医学科已历经12年的发展历程,站在新一轮的学科建设周期起点。现基于枫林社区康复医学科与机构内全科团队通力合作的成熟经验,分析社区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制约瓶颈、社区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社区特色专科与全科的融合式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