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视频突破教育与专题工作坊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微视频突破教育与专题工作坊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12月就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常规护理,试验组引入微视频突破教育与专题工作坊联合干预机制,对2组干预后的内瘘自护行为等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8.07 ± 3.00)岁;试验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8.93 ± 4.07)岁。干预后,试验组内瘘自护行为总分为(49.44 ± 1.84)分,对照组为(38.93 ± 2.1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4.65, P<0.05);试验组健康管理依从性中液体摄入、透析方案、药疗、饮食评分分别为(15.82 ± 1.37)、(12.87 ± 1.39)、(17.24 ± 1.33)、(21.60 ± 1.03)分,对照组分别为(11.20 ± 0.92)、(9.98 ± 1.14)、(12.11 ± 1.01)、(17.40 ± 1.10)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0.78 ~ 20.62,均 P<0.05);试验组积极心理资本评分中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评分分别为(38.69 ± 1.22)、(39.27 ± 1.10)、(33.29 ± 1.52)、(33.40 ± 1.39)分,对照组分别为(31.16 ± 1.26)、(31.04 ± 1.15)、(26.13 ± 1.52)、(27.09 ± 7.2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71 ~ 34.77,均 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8.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87, P<0.05)。 结论:将微视频突破教育与专题工作坊联合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中,利于其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管理依从性、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可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治疗: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内容介绍和最新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难愈合、易复发和预后差等特点。减压治疗是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溃疡愈合和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因素。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中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治疗专题主要包括1场大会报告、4场口头交流和2场讨论互动的工作坊(Workshop),论坛最后一天发布了2023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指南,其中包括《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指南(2023版)》,最新版减压指南仍然根据溃疡部位和缺血/感染情况提出不同的干预措施,但与上一版指南相比,新增了一些临床问题和重要结局,推荐要点也有所更新和增加。该文旨在介绍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中关于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治疗的内容,并对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指南(2023版)》进行解读。通过阅读该文,读者可一窥近4年全球关于糖尿病足溃疡减压治疗的相关研究和最新进展,并了解新版指南更新的内容及其依据和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系列护理专题工作坊在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与"基础护理学"课程相配套的6个护理专题工作坊,探索其在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护理学专业87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2012级38名学生为实验组,按照6个护理专题工作坊实施教学;2010级49名学生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大班授课方式教学.结果基础护理学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6.0±5.15)分,优良率49.5%,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但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6,P=0.087);教学满意度评分,实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25,P=0.002).结论系列护理专题工作坊应用于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教学,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可以尝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首届“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于2018年9月14日~16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习会由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和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柏林禅寺及北京赵州茶馆协办.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和肿瘤终末期患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善终需求同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效借鉴国内外安宁疗护工作的成熟经验,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模式.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安宁疗护领域的18位权威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60名研习生共襄盛会.研习会通过主题演讲、专家座谈、专题讲座及工作坊等形式,就安宁疗护的现状与前瞻、身心灵关怀、社区关怀和理想模式等分论题,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学术研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五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Cultural Psychiatry,WACP)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大会于2018年10月11-13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如期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文化精神医学、文化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推进文化精神医学的实际影响以获得全球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本次会议包括4场大会报告、3场特邀报告、38场专题报告、24场工作坊、10场论文报告、2场壁报展以及1场艺术展等.会议内容主要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卫生差异问题,神话、宗教、灵性与精神卫生,移民和难民的精神卫生问题,自杀行为、暴力、种族歧视、灾难、创伤与精神卫生,文化与精神障碍病耻感,与文化相关的心理治疗,文化胜任力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跨文化精神卫生的政策与实践,文化精神医学的未来发展等多个主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掌握与培训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程度,为制订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系统在职注册护士281名,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掌握及培训需求情况.结果 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掌握情况总分为(54.88±16.27)分,低于合格分,其中,仅胰岛素泵基础知识平均分达到合格分,胰岛素泵操作规范和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平均分均未超过合格线;外科护士对胰岛素泵操作规范、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的培训需求较高,以工作坊专题活动、手机APP在线学习形式需求最多.结论 外科护士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应开展不同形式的分层级培训,提高其胰岛素泵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技能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儿童康复与健康促进系列专题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SPRM)第十三届世界大会于2019年6月10日~13日在日本国际贸易港口城市神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日本康复医学会主办,藤田健康大学医学院Eiichi Saitoh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主题“作为医学前沿的康复(Rehabilitation as the Cutting Edge of Medicine)”,共设立了主旨演讲、会前工作坊、会中微工作坊、教学课程、ISPRM研讨会、论文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涵盖癌症康复、社区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等诸多领域,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参会代表共同交流和分享了最新的康复医学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我国有172名参会代表共襄盛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教育培训社区老年人备灾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教育培训对社区老年人备灾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成都市2个社区共102名老年人,随机将2个社区分为干预组(49人)和对照组(53人).干预组给予备灾包及备灾物品PPT专题讲解、教育视频、急救技能培训及工作坊(包括备灾物品展示、制定计划、创伤处理、互动问答等)等培训,对照组给予测血压、血脂、八段锦健康操等.比较2组备灾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组间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居住状况、教育程度、有没有长期慢性病、是否经历过灾难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通过教育培训,其备灾知识较培训前,培训后及1个月后显著增加(P<0.01);行为在培训后及1个月后均显著改善(P<0.01);备灾态度在干预前、干预后及1个月后差别不大,干预后及1个月后皆有所改善,1个月后稍有松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组老人的急救知识,通过干预大部分都有显著提高.结论 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增加其备灾知识,改善其备灾行为,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备灾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专科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入职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在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新入职护士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尤其是在急救技能及遇到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都比较差.新入职护士对临床工作内容的不熟练、工作环境的长期不适应,会导致较高的离职率[1],而如何使新入职护士通过亲身模拟的体验学习活动来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工作坊是一个小组围绕某个专题,进行的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可通过技能实践练习提高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技能操作水平,由于它主题鲜明、时间紧凑、形式灵活,逐渐被应用于护理领域中[2,3],并呈现出较好的效果.鉴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工作坊"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期为新入职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