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V-ONE"混合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开展"V-ONE"混合式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某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 4 个班 219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9)实施传统实训教学,试验组(n=110)在传统实训教学基础上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和技能评估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 90%以上的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有较好的评价和认同;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也认同该教学模式.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有助于提升护生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了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培训方案在护理学专业学生安全注射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安全注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选取某医学院校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1名学生,对照组39名学生。在安全注射培训中,试验组学生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育。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安全注射的知识、信念与行为水平。2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学生的安全注射自评总分和教师现场评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1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8.34±17.43)分比(194.18±11.83)分, P<0.01];现场评价总分[(15.20±1.21)分比(12.03±1.66)分, 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3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4.61±13.52)分比(194.10±8.18)分, P<0.01];现场评价总分[(13.61±1.14)分比(12.46±1.10)分, P<0.01]。 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可以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安全注射知识和态度水平,改善注射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方法: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构建三共一进(基础共享、专业共生、岗位共选、能力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群专业模块课程与X证书内容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整群抽样法选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群994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此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748人中男150人,年龄19~22(20.00 ± 1.23)岁,女598人,年龄19~21(19.00 ± 2.57)岁。2021级助产专业学生118人均为女生,年龄18~20(18.00 ± 2.11)岁。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28人,男66人,年龄19~21(19.00 ± 2.11)岁,女62人,年龄19~21(19.00 ± 2.54)岁。护理专业群完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老年照护技术》等自编教材5部。730名学生参加X证书考核,729人通过,通过率99.9%。结论: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多岗互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础护理学"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实验互补充的基础护理学课程"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级护理学本科8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抽样确定5至8班为对照组,1至4班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隐性逃课中自我调整维度、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91.30±10.38)、(23.30±4.50)、(82.31±10.06)、理论(72.31±10.13)、操作(87.93±4.60)],均高于对照组[(87.31±16.40)、(21.23±4.51)、(79.42±9.79)、理论(70.14±9.67)、操作(86.50±4.67)];隐性逃课中学业认知、学习习惯、课堂认知、学习环境4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护理学"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学生隐性逃课,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患者安全感知能力培训项目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情景教学法的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患者安全感知能力培训方案。方法:以文献检索为基础,通过德尔菲法制定培训方案。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Cr)为0.868,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08、0.246,具有较高一致性,最终形成4个一级条目,13个二级条目的患者安全感知能力情景教学法培训方案。结论:基于情景教学法的护理专业学生患者安全感知能力培训方案内容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为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患者安全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ItgInsight的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3个数据库中检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与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的文献。通过ItgInsight分析发文量趋势、高刊文期刊、作者关联网络、产文机构合作、研究热点聚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近5年来我国共发表护理课程思政相关文献333篇,发文量逐年增加;主要刊文期刊为教育类期刊,以职业教育期刊最多。依据研究方向,学者们被分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能力设计"5个作者群。发文机构之间较少进行学术合作。84.68%(282/333)的文献获得了基金资助,总体资助比例较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思政元素切入点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2017—2021年"价值观"持续成为研究热点。结论: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数量虽增加,但还未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且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级别较低,机构间的学术合作还有待加强,研究热点更新较快,但研究的可持续性尚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90后护生做家务劳动与基础护理学实训操作动作技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90后护生做家务劳动与基础护理学(基护)实训操作动作技能的关系。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经过基护训练的学生,自制家务劳动与基护实训操作动作技能考核成绩问卷。2020年4月,通过朋友圈发放二维码,微信扫描,匿名填写,立即发送返回。探讨90后护生做家务劳动与基护实训操作动作技能的关系。结果: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100%。其中专科学历270份,其余196份是本科学历。护生每天做家务时间平均(38.47±5.18)min,经常做家务占11.37%,大多数护生做家务态度是被动的及认为家务劳动是大人的事分别为76.61%、74.46%,护生14岁及以上开始做家务人数占69.32%,护生做家务的种类≤2种占66.09%。其中,女性,经常或积极做家务,自认为与大人有同样责任做家务,开始做家务的年龄≥6岁或做家务的件数≥4件是护生基护实训操作动作技能取得较好成绩的促进因子;认为做家务劳动是大人的事情,做家务劳动态度是被动的和开始做家务劳动的年龄≥18岁是护生基护实训操作动作技能取得较好成绩的阻碍因子。结论:做家务劳动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做家务劳动年龄越早、做家务劳动的种类越多,其动手能力就越强,间接提高护生学习期间实训操作技能的精细动作,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综合医院开展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为口腔专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口腔专科操作技能,也需要有较强的基础护理技能和整体护理意识。本文结合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实际,初步构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从专科护士个人职业规划、多学科轮转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口腔护理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口腔各学科操作技能强化、个性化培训策略制定和临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规范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学2个本科班级共计103名学生,根据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两组,护理一班为研究组,护理二班为常规组。常规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采取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比较两组学生日常考试及学期末考试结果,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在竞赛前后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在急救流程、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监护护理、宣传指导、记录填写等日常考试内容中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能力、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等出科考试内容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另外,竞赛前,研究组学生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竞赛后,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病例分析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仍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优势进一步明显。 结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理论说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其岗位胜任力的提高,进而通过提高其护理意识,促进其在参加工作后护理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是检验护理教育质量和临床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更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估工具进行汇总,详细描述了各种评估工具的适用人群、内容条目、评分方法、信度和效度等,旨在为护理教育工作者选择适当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估工具而供参考,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努力实现护理学科品质和内涵的全面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