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楼替代药材丫蕊花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百合科(Liliaceae)丫蕊花属植物具有和重楼属十分相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丫蕊花和重楼活性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具有抗菌、止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因此丫蕊花具有替代重楼的药效物质基础,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楼资源危机.综述丫蕊花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加快丫蕊花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丫蕊花皂苷G的浓度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丫蕊花皂苷G的含量,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150 mm×2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流速0.2 mL·min-,以人参皂苷Rg3为内标;分别于大鼠尾静脉注射丫蕊花皂苷G0.25、0.5、1 mg·kg-1,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经固相萃取法处理后,采用上述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3.0软件、非房室模型拟合药代参数.结果 0.01 ~1.0 μg·mL-丫蕊花皂苷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大鼠静脉给药后的血浆药动学参数为:t1/2=3.447±0.898 h、MRT0-∞=4.568±1.075 h、CL =0.858-±0.171 L·h-1 ·kg,AUC、Cmax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等比增大,符合线性药动学特征.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大鼠血浆中丫蕊花皂苷G的含量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5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CT15细胞,以不同浓度的YB16(0.125~16.000 μmol/L)干预24h,噻唑蓝(MTT)法检测HCT15细胞存活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吖啶橙(AO)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JC-1染色观察细胞膜电位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B淋巴细胞瘤-2 (Bcl-2)、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激活型PARP(cleaved-PARP)、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激活型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YB16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P< 0.05);与对照组比较,YB16组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0.500、1.000 μmol/L YB16组HCT15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542±0.04)、(0.351±0.03)]明显下降,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为(0.647±0.05)、(0.686±0.03)和(0.677±0.03)、(0.762±0.04)]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YB16可抑制HCT15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产地丫蕊花不同部位中3种皂苷成分含量测定及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测定丫蕊花中重楼皂苷Ⅱ、Ⅵ、Ⅶ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丫蕊花不同部位中这3种皂苷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个产地丫蕊花的全草部位和地下部位中重楼皂苷Ⅱ、Ⅵ、Ⅶ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以3种皂苷成分的含量为指标,对20批次丫蕊花进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样品进行聚类区分,并确定其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的检测质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2.04、0.007~0.28、0.168~6.72μg(r≥0.9995);检测限分别为1.92、1.75、1.87 ng,定量限分别为6.40、5.87、6.23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的RSD均小于2%(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101.38%、99.64%,RSD分别为1.17%、2.64%、0.75%(n=6).20批次样品的重楼皂苷Ⅱ含量为0.615~1.875 mg/g,重楼皂苷Ⅵ含量为0~0.095 mg/g,重楼皂苷Ⅶ含量为3.158~12.354 mg/g.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批次样品被聚为两类,批次S9~S12为一类,其余16批次样品被聚为一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20批次样品分为3个区,批次S1、S2、S8、S14、S16、S20被分为Ⅰ区,批次S9~S12被分为Ⅱ区,其余样品被分为Ⅲ区.不同产地的丫蕊花存在品质差异,且全草和地下部位中3种皂苷成分无差异性.权重排序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Ⅶ为丫蕊花药材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其中彭州和大邑县产丫蕊花药材中重楼皂苷Ⅶ最高.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丫蕊花中3种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以彭州和大邑县产丫蕊花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质量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丫蕊花属——陕西省百合科一新记录属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了陕西省百合科一新记录属——丫蕊花属(Ypsilandra Franch.),其新记录种为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提供了形态描述和野外照片,凭证标本藏于陕西理工大学植物标本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丫蕊花与重楼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重楼属(paris linnaeus.)是重要的中药材资源,被广泛用于经典方剂中.近年来,重楼抗肿瘤等新的药用价值被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市场对于重楼药材资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导致野生重楼资源的日益匮乏,其资源状况堪忧[1].所以,亟需对重楼替代药材开展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丫蕊花皂苷P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本实验对丫蕊花皂苷P进行体外及体内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为丫蕊花中甾体皂苷的研究及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测定丫蕊花皂苷P的MIC及MBC值,棋盘法检测丫蕊花皂苷P与抗菌药物的联用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试验检查丫蕊花皂苷P与抗菌药联合起来的动态杀菌效果.观察丫蕊花皂苷P在小鼠内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丫蕊花醇提物在白色念珠菌中的MIC值为0.25~1 mg/ml.丫蕊花皂苷P对多种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分布2~4 μg/ml,MBC值分布4~8 μg/ml.棋盘法的测定结果表明,丫蕊花皂苷P与氟康唑联合使用时,对菌株CAY0109、CA632和CA152有协同杀菌的作用;体内试验结果表明,丫蕊花皂苷P组小鼠中位存活时间都比感染对照组延长,其中丫蕊花皂苷P 2 mg/kg小鼠中位存活时间和感染对象组的中位存活时间有统计差异(P< 0.05).在局部脏器菌落数实验中,心脏和肾脏组结果显示2 mg/kg 丫蕊花皂苷P的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丫蕊花皂苷P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佳的抗菌作用,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