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阴虚质产妇产褥期饮食联合运动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阴虚质产妇产褥期饮食联合运动方案,并评价该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英国研究委员会复杂干预开发框架为指导,中医体质辨识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病例分析、小组讨论、德尔菲法确定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阴虚质产妇产褥期饮食联合运动方案。于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分娩的76名阴虚质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时间分为对照组( n=37)和试验组( n=39)。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阴虚质产妇产褥期饮食联合运动方案。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阴虚体质评分、恶露持续时间、产褥期并发症。 结果: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50项,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7和0.84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9和0.502( P<0.01)。干预后,试验组产妇阴虚体质评分、恶露持续时间、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阴虚质产妇产褥期饮食联合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为今后开展产褥期中医体质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5岁、在当地居住≥6个月的2 300例居家养老人群,于2021年7月15日—8月15日以面对面问卷方式收集其基本特征、健康状况和行为、中医文化素养、中医认知信念和中医药服务使用情况等信息,回收有效问卷2 123份。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浙江省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整体使用率为36.46%(774/2 123),6个种类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药口服(22.00%)、中药外治(15.12%)、针灸治疗(11.96%)、药膳调理(7.44%)、体质辨识(7.40%)和功法调理(4.57%)。居住地为城镇、没上过学、学历为小学或高中及以上、患有慢性病、适度活动或体育锻炼、相信中医、参加过中医药知识讲座的居家养老群体更倾向使用中医药服务(均 P<0.05);退休前职业为农业劳动者、生产运输工人、家庭劳动者更不倾向使用中医药服务(均 P<0.05);女性、有医疗保险、饮酒、中医文化素养较好者更倾向使用≥2种中医药服务(均 P<0.05)。 结论:浙江省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使用率相对较高;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医疗保险、相信中医、参加过中医药知识讲座等是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使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四川省6家透析中心2021年10-12月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相关参数、理化检查数据,同时采用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体系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纳入的232例MHD患者中,共分析出417种中医体质,其中平和质59例(25.43%)、偏颇质173例(74.57%);实性体质中痰湿质[47例(20.26%)],虚性体质中气虚质[86例(37.07%)]最为常见。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或贫血的MHD患者,在体质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MHD患者以偏颇质为主,性别、年龄、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对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影响,不同中医体质可能对MHD患者的贫血产生影响。从中医体质角度对MHD患者进行干预,可能对患者预后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体质学说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特征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体质学说,通过对亚健康人群实施诊断性刮痧,探讨不同体质的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的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招募志愿者,用温通刮痧杯对2 239名研究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测试和背部诊断性刮痧,观察不同中医体质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比较痧斑颜色、出痧速度、痧量、形态、疼痛性质及刮痧板下感觉特征与平和体质区别。结果:不同体质亚健康人群的痧象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平和质痧斑颜色鲜红色者占49.02%(351/716),出痧速度快者占90.64%(649/716),痧量多者占5.73%(41/716),形态为片状痧斑者占3.35%(24/716),疼痛性质为刺痛者占3.35%(24/716),刮痧板下感觉有结节者为0;湿热质人群中痧斑颜色为鲜红色者占86.72%(457/527),出痧速度快者占95.64%(504/527),痧量多者占100.00%(527/527)、形态为片状痧斑者占88.80%(468/527),疼痛性质为刺痛者占95.64%(504/527),刮痧板下感觉有结节者占97.72%(515/527),二者痧象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1.27~1 243.00,均 P<0.05)。 结论:不同体质的亚健康人群背部痧象特征不一,通过痧象特点辨识中医体质,能够指导患者健康调护,提高患者对中医刮痧治疗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针对传统健康管理实验教学中存在高成本、安全性、难重复性等突出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采用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结合中医特色,构建了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管理及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等内容的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虚拟仿真与实景模拟相结合,形成了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原官兵常见疾病与中医体质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高原官兵常见疾病发病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自行设计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疾病发病情况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对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中心疗养的271名高原官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状态评估。结果:271位高原官兵中,平和质48例(17.7%)、偏颇质223例(82.3%)。患1种及以上疾病者198例(73.1%),其中平和质18例(9.1%)、偏颇质180例(90.9%);患呼吸系统疾病者47例,其中平和体质2例(4.3%)、偏颇体质45例(95.7%);患消化系统疾病者53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1.9%)、偏颇体质52例(98.1%);患皮肤病者27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3.7%)、偏颇体质26例(96.3%);患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者148例,其中平和体质15例(10.1%)、偏颇体质133例(89.9%)。选择偏颇体质比例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提示高原官兵消化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 χ2=11.32, P<0.01),其中平和质与消化系统疾病[ OR=0.17,95% CI(0.040~0.726)]呈负相关( P=0.017),气虚质[ OR=4.98,95% CI(2.717~9.120)]、痰湿质[ OR=12.00,95% CI(5.269~27.332)]呈正相关( P<0.01)。 结论:高原官兵整体健康水平欠佳,其中偏颇体质构成比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与气虚质、痰湿质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老年痴呆的三级预防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老年痴呆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从预防和疾病管理角度着手防治老年痴呆很有必要。对于未病人群,从中医体质入手分析老年痴呆的易患群体,结合当前的预防方案,从检查、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运动锻炼等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人群进行早期体质预防;老年痴呆早期发病不明显,结合体质辨识与老年痴呆检查,从多方面加以预防;针对确切患病人群,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疾病管理指导,为老年群体提供确切可行的疾病预防与管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城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周边便利抽取9家养老机构,随机对入住的23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调研养老机构的237名老年人,仅1名(0.4%)非常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有195名(82.3%)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需求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6项中医药特色服务中,需求得分前3位的项目是穴位按摩(3.54±1.21)分、中医健康宣教(3.29±1.08)分、中药离子导入(3.23±1.26)分,满意度得分前3位是中医健康宣教(3.38±0.94)分、传统运动保健(3.33±0.95)分、艾灸(3.32±1.15)分。药物使用指导( r=0.996)和中药代茶饮( r=0.988)项目的相关系数位居前列,而中医体质辨识( r=0.305)和穴位按摩( r=0.484)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其他项目。 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服务认知程度较低、需求程度较高,老年人自身状况与医疗支付能力是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知识教育、开发中医药特色产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城市中医医养结合的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10—2021年有关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Bicomb 2.01和gCLUTO 1.0对所检索文献进行计量研究。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6篇,筛选出高频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体质""中医体质辨识""痰湿质"等42个,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高血压-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血压-中医辨体施膳、高血压-中医辨体施术、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结论: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地区发展不均衡,核心作者未形成,地区间的科研合作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社区中医健康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社区中医健康管理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中医管理组39?例,年龄(70.77±5.91)岁,病程为(7.97±3.12)年,其中男性26?例;对照组40?例,年龄(70.60±5.93)岁,病程为(7.70±3.01)年,其中男性2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管理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1?年的中医健康管理,包括建立慢阻肺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电子档案,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吐纳、八段锦、穴位按摩、穴位贴敷、依据中医体质辨识的饮食指导。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管理、随访,记录管理前及管理后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结果:中医管理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4.61%;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5.00%,中医管理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中医管理组CAT评分为(7.46±3.28)分,急性加重次数为(4.21±2.61)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为(1.99±0.79)L,用力肺活量(FVC)为(2.63±0.92)L;对照组CAT评分为(10.38±4.68)分,急性加重次数为(6.03±3.00)次,FEV 1为(1.66±0.65)L,FVC为(2.41±0.81)L。中医管理组CAT评分降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减少,FEV 1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社区中医健康管理能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