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七线调衡疗法探析并病例汇报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脑卒中是威胁全球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颈椎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提出颈椎病变可能通过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卒中。颈项部是气血流通的关键,是脑与躯干四肢连接的枢纽和沟通的桥梁,很多疾病发生、进展与颈项部气血失和相关,本研究课题组在传统中医经络循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颈项部解剖学特点,依据骨性标志定位法创新性提出颈部七线调衡疗法。颈部七线调衡疗法可改善脑供血、安神补髓、调衡项背部经络平衡、松筋理结止痛,组方简洁、规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在脑卒中的预防和慢病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理问题基层诊疗共识(2023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负担较大 [1]。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同时还影响患者预后 [2]。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并可导致病情恶化 [3]。该问题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尤为突出。目前已有《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4]《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5]和《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6]等可指导基层医师对冠心病进行规范诊疗,但尚缺乏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合并心理问题诊疗的基层规范,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组织相关专家,遵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关于心血管疾病指南或专家共识制定及文件撰写规范的建议》,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8年颁布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7]、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9 年发布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指南》 [8]和ESC2019年发布的《抑郁与冠心病立场文件》 [9]等指导性文件,结合领域内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全科以及中医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多轮讨论,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针对SCAD合并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基层随访及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接诊成年SCAD患者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探讨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方法:该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提取乡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特征,并对全国范围内的18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于2019年1—4月进行。根据访谈结果对胜任力特征条目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乡村全科医生鉴别胜任力和基准胜任力。结果:共获得约4.6万秒的访谈录音和约17.5万字的访谈文本,提取得到“敬业精神”“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出诊服务”“良好关系的建立”“成就导向”“有自己的专长”“主动了解社区人口动态及健康状况”8项鉴别胜任力,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基本医疗操作技能”“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中医诊疗能力”“社区合理用药”“转诊服务”“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和评价”“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了解医疗卫生体制及相关政策”“急诊急救处理能力”10项基准胜任力。结论:该研究初步得到了乡村全科医生岗位的8项鉴别胜任力和10项基准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院-家庭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中,采用医院-家庭(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80例患者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回顾性对比.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40例患者为干预组.试验组应用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两组体重测量、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价自我效能,自制的《消化内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PG-SGA、CD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体重、PG-SGA、CDSES 评分均改善,且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61.70±5.30)kg vs(58.51±5.25)kg,t=2.704,P=0.008],PG-SGA、CDSES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8.0%、34.1%和33.1%,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为了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中华医学会指导下,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组织糖尿病相关领域及基层医疗卫生专家共同制定了《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本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实践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旨在进一步推动基层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同质化与规范化。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管理人群包括辖区内18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基本要求、健康管理流程、诊断、治疗、急性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慢性并发症检查、中医药防治、转诊及健康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在慢性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在慢性冠心病行针灸治疗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综合科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0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针灸治疗,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实施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节点内自我护理效能、运动耐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7、14、28 d后,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自我效能综合评分呈显著提升趋势( 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干预7、14、28 d后,运动耐力水平涨幅趋势较为可观( P<0.05)。 结论:对收治的慢性冠心病采取针灸治疗患者,实施精细化自我行为管理康复护理对策,在充分调动护理自我护理管理意识与效能水平的同时,机体运动耐受能力也随干预时间逐渐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国超重与肥胖患者人数已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儿童肥胖人数更不容忽视。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且减肥后极易反弹。因此,需要运用多重干预手段和联合治疗方法,以阻止肥胖症的发生发展。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中西医治疗,以及代谢减重手术等,都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及国外关于肥胖症的专家共识,多为单学科或双学科共识,且集中于营养及外科手术。然而,需要认识到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生管理。我们急需制定基于临床的多学科共识,以减少对该疾病诊疗的单学科偏颇。为此,本共识邀请内分泌学、减重外科学、中医药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心理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以期从多学科角度更新优化肥胖症的诊治观念。期望对肥胖患者进行中心化管理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改善代谢紊乱和预防肥胖并发症的最终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中医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中医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中医的哲理和思维,指出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皆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因,尤其须重视脾胃虚弱;对微观病理的辨识,认为萎缩是"虚",肠化生是"逆",内瘤变是"瘀(郁)";治则应遵循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并强调整体论治。特提出CAG应按消化心身疾病管理,重视医患沟通,实行"心胃同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深圳市2023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情况,并与2019年进行比较。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4年1月23日至2月3日对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及卫生院全科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2019年和2023年开展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常见疾病诊疗、儿童慢性疾病管理、适宜技术、儿童专用药物剂型配备、儿童专用中成药及中医适宜技术、转诊及远程会诊项目开展情况。对于没有开展的项目,进一步调查原因。设置一个开放式问题“为了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有哪些建议”。结果:共收回559家有效问卷,占2023年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及卫生院的64.48%(559/867)。与2019年比较,2023年有11个儿童健康服务项目的开展率明显增加(均 P<0.01),其中2023年的开展率分别为:6岁以下儿童常见病诊疗(96.06%,537家)、雾化吸入治疗(96.60%,540家)、流感等呼吸道病原学检测(90.70%,507家)、轮状病毒等肠道病原学检测(34.53%,193家)、过敏原检测(81.75%,457家)、血氧饱和度监测(84.44%,472家)、儿童西药专用剂型配备(90.52%,506家)、儿童专用中成药配备(89.27%,499家)、中医适宜技术(88.19%,493家)、相对固定的向上级转诊医院(95.17%,532家)和远程会诊(19.14%,107家)。2023年开展率<85%的项目未开展的原因,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方面主要因为场地和人员欠缺;在疾病诊断检测方面,包括场地欠缺、人员欠缺及知识和技术能力欠缺;远程会诊主要是设备和人员欠缺。394家机构人员(70.48%)对开放式问题提出了建议,依次为:开展和加强各种培训(44.42%,175/394),专家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坐诊带教占18.53%(73/394),增加场地和设备占9.39%(37/394),到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占8.88%(35/394)。 结论:2023年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儿童常见疾病诊疗及其相应的适宜技术、药物配置开展等方面较2019年提升明显,但在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儿童慢性病管理和远程会诊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