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编制原则与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中医行业亟需建立统一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以规范中医古籍分类和管理。基于此,通过对各种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编制原则,对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分类表,参考《中华古籍总目》分类表,对具体类目进行设置与调整,最终形成《中医古籍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对8 663种中医古籍进行了分类实践与应用。《中医古籍分类标准》可为各类中医古籍藏书单位提供明确和可靠的分类参考依据,进而更好地促进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统一,推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法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医药图书在法国及欧洲、非洲其他法语国家有深厚的读者基础。1977-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44种法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针灸是最受欢迎的主题。10家出版社共出版科普类图书7种,学术类图书37种,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类(含挂图)29种,养生保健类6种,中医文化类5种,中医术语词典类3种,中药类1种。主题逐渐多样,并有精品问世,提升了学术性。相关代表性著作在合作版权模式、中医标准化、图书学术性、中医法语翻译、国内市场等方面具启示作用。目前,中医经典著作的法文译本缺少国内翻译;法文版中医图书属小众图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同步;海外作者著作不乏错误,应重视传承正确的中医知识;本类图书海外市场竞争激烈,需深度调研、精准选题,并开拓全媒体出版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吴门抄本医籍《杨寿山医案》考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抄本《杨寿山医案》1卷,孤本,现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主体内容为辑录晚清吴门名医杨寿山的医案。较之杨氏其他存世医案,该抄本具有收载案次最多、病程记载最详的特点,且书中所载医案鲜见于杨氏其他存世著作,较大程度地丰富了研究杨氏临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的史料。考证发现,《杨寿山医案》抄本作者为清末民初吴门医家、书法家黄寿南,该抄本此前未作为黄氏的存世医籍而被登记在册,抄本内容现貌形成的时间上限为1890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古籍分类方法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30家中医专业图书馆和24家省市级综合馆的馆藏中医古籍数量、目录分类方法、目录出版情况、目录网络共享查阅情况,以及中医古籍专科目录分类方法的评价及相关意见或建议等开展调查,分析相关统计数据、收集反馈信息,以了解国内图书馆中医古籍的分类方法、使用情况,以及分类编目工作中的实际需求。结果显示,相较于综合馆,中医古籍藏量多集中在中医馆;中医馆选用的中医古籍分类方法分散,且以自编分类法为主,分类方法的统一性较差;中医馆古籍书目整理的深度和规范性也存在明显差距。提示,国内图书馆行业亟需统一、规范的中医古籍分类标准来提供专业化的方法指导.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编制与应用对于促进中医古籍的共享与交流、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化进程、推动《中华医藏》编纂工程高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西博尔德的本草之缘——从一道日本高考题谈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西博尔德(1796—1866)是日本江户时代驻日本长崎荷兰商馆的一位医生,他在日本期间收集了大量植物、矿物标本、图书,以及生产生活器物。这些文物被带到欧洲,其中一部分保存在荷兰莱顿西博尔德日本博物馆。透过该馆丰富的藏品,可以了解西博尔德在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桥梁作用,同时对于了解中医药的传播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学概论》的编修与传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中国中医政策调整后,真正解决了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温课基本教材难题的,是《中医学概论》的问世。这部当年销量最大的中医图书,契合了改组后的卫生部以及那个历史阶段的多方面需要,也初步实现了中医药学术体系的重构,影响所及,远不止一代人。一个甲子过去,诸多问题值得深长思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陆彦功《伤寒类证便览》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伤寒类证便览》是明新安医家陆彦功编集整理的一部伤寒类医籍,计12卷,初刊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国内外现存有3种版本:一种为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全本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的残本,两地藏本均为婺源汪范依据陆氏保和堂于明弘治十二年刊本进行缮写翻刻的刻本,刊刻时间不详,原保和堂弘治十二年刊本未见;一种为藏于四川省图书馆的所谓“明弘治刻本”;一种为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清代精抄本。其文献来源主要有《伤寒类证》《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活人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事难知》《伤寒图歌活人指掌》《胎产药方》《小儿伤寒药方》。该书使已经亡佚的《伤寒类证》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通腑泻肺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通腑泻肺法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预后及呼吸力学。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2001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通腑泻肺法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采用ARDS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抗感染、器官功能维护及营养支持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以通腑泻肺法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院内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呼吸力学参数。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收集数据及评估偏倚风险;应用RevMan 5.3软件完成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评估;应用R语言Meta包进行Meta分析,并评价主要观察指标的潜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7项RCT、1 76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99例,对照组8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 RR)=0.46,95%可信区间(95% CI)为0.36~0.59, P<0.000 1〕,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标准均数差( SMD)=-1.92,95% CI为-2.56~-1.29, P<0.000 1;ICU住院时间: SMD=-1.84,95% CI为-2.49~-1.18, P<0.000 1〕,氧合指数明显改善( SMD=2.26,95% CI为1.56~2.96, P<0.000 1),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阻力明显降低(气道峰压: SMD=-1.26,95% CI为-2.35~-0.18, P=0.021 8;气道平台压: SMD=-0.61,95% CI为-1.08~-0.14, P=0.010 7;平均气道压: SMD=-1.67,95% CI为-2.93~-0.42, P=0.009 1;气道阻力: SMD=-0.88,95% CI为-1.09~-0.67, P<0.000 1),肺顺应性增加( SMD=1.57,95% CI为0.78~2.36, P<0.000 1)。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研究院内病死率的15项RCT呈"倒漏斗"形分布,说明无潜在发表偏倚( P=0.499)。 结论:通腑泻肺法可降低ARDS患者院内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改善呼吸力学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王肯堂《胤产全书》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胤产全书》是明代王肯堂编撰的妇产科专著,计4卷,由张受孔等参订刊行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通过对《胤产全书》国内外藏本调研,发现存世的版本有4种,分别为明代“书林乔山堂”刊刻的本子,藏于国家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将明代“书林乔山堂”刻板修订刊行的本子,分别藏于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日本文化四年(1807)抄录明刻本的抄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明代刻板修订刻本的抄本,藏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经过调研,没有支撑“清康熙刻本”的充分证据,现存刻本均应是明代刻本。《胤产全书》文献主要来源于《脉经》《产宝》《妇人大全良方》等著作,兼有王肯堂的发挥补充内容,王肯堂编辑《女科证治准绳》以其为主要蓝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感症精义约编》与《医宗己任编·西塘感症》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感症精义约编》是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未载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经与现行的《医宗己任编·西塘感症》比较研究发现,《感症精义约编》继承了《西塘感症》尤重阳明中土、顾护胃中津液、详脉症参舌象的学术思想,临证结合体质强弱、遵循因时制宜,又在重视传经理论应用、强调正气主导思想方面进行了丰富拓展。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感症精义约编》在精简《西塘感症》中部分正文论述和补注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症类病、遗病等分类及15种病证、14个论述、备忘、心法、冯师农的验证反思等内容,使类目更加清晰,内容更加翔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